新华社西安1月14日电 题:守好“源头活水” 换来金山银山——汉江源头第一村“护水记”
新华社记者孙波、沈虹冰、陈晨
皑皑白雪覆盖,远方山峦如黛。山青、水绿,亭台、民居,一场大雪,将大巴山深处的汉水源村变成了一幅水墨画。
陕西省宁强县汉源街道办汉水源村的汉江源头(1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67岁的杨仕华闯入画中。走在村里新修的观景步道上,他习惯性地向河里张望。他笑着说:“现在乡亲们都知道要保护水源,没有人往河里丢垃圾了。”
这里是陕西省宁强县汉源街道办汉水源村,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源头的第一个村落。1500余公里长的汉江,正是从这里的涓涓细流发源,穿过陕鄂间的崇山峻岭一路东去。在丹江口水库,汉江水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输往京津等地。宁强县及所在的陕南地区,也因此成为南水北调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守好‘源头活水’,换来今天的金山银山。”汉水源村支书王光俊感慨地说。
作为村里的外来户,杨仕华对汉水源村的过往印象深刻。十几年前,他看中了这里清洁的水源,从60公里之外搬迁至此,养起了娃娃鱼。水是真好,可汉水源村的贫穷也令他记忆犹新。
“全是土坯房,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我去探水源,腰上别一把镰刀,边走边开路。”杨仕华回忆说,村里土壤贫瘠,没什么收成。到了夏天,山洪和泥石流经常将土层“剥掉”,也卷走了庄稼人一年的希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乡亲们开始养猪养牛,搞起香菇种植。种香菇需要用木头做菌棒,十年生的木材最好,于是山里有些林子就再也长不大。树一小,水存不住,汉江源头的水量时常只有碗口大。牲畜的粪便更是直接排到水里,“河岸上到处都是猪屎牛粪,难闻得很!”65岁的村民马成梅回忆道。
“咱们村在汉江之源,要是源头污染了,还怎么保障一江清水输往京津?”王光俊说。2010年起,村里开始下狠功夫保护水源。禁止砍树、关闭养殖场、改造厕所叫停污水直排,村两委还和村民签订协议,要求各家保持好自家卫生。
村里一下子炸了锅。“都这么穷了,再不让搞产业,吃啥?咋活?”气汹汹的村民把村干部堵到家里,非要讨个说法。张继强也是在那时被迫放弃了每年四五万元收入的香菇种植,开始到宁强县城打工。
不过,留守在村里的老人马成梅却渐渐看出了变化:山上的林子密了,汉江源的水量大了,从“碗口粗”变成了“盆口粗”,水也越来越清;过去几乎年年有的山洪不见了踪影;到了节假日,开始有北京、天津、武汉的游客自驾来到这里。
“咱这天天看的山水,城里人还真就‘稀罕’!”马成梅曾不得其解。
位于陕西省宁强县汉源街道办汉水源村的汉江源头,石崖上刻有“汉江源”字样(1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护住了绿水青山,汉水源人开始踏上转型之路。2014年,村里流转2100亩土地,引入2家企业发展起茶叶和中草药种植园。群众每年有流转金拿,还可以到园区打工。在园区的示范带动下,不少村民种上了白芨、天麻和银杏,全村一半人家里种着茶树,110多户人养起了蜜蜂。到了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为7632元,比2014年翻了近一番。
这绿水青山,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快来尝尝我们汉江源头的水!”马成梅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屋,手脚麻利地沏好几杯热茶。一年前,她一家告别居住十几年的土坯房,住进了新盖起的二层小楼。政府出钱规划,给村民的家统一“披上新衣”。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一栋栋风格一致、有着浓郁陕南风情的民居,三三两两点缀在山间。村里小桥、亭台相映成趣,健身步道延伸向汉水源头。抬眼远眺,汉江与嘉陵江的分水岭巍峨矗立。
“村里到县城的新路今年五一节前就能通车,到时会有更多的游客来汉水之源一探究竟。”汉源街道办党委书记陈益品说,如今的汉水源村“四季有花、三季有果、时时有景”,街道办准备支持村民将自家房子做成民宿,发展乡村旅游。
在守护一江清水的日子里,环保渐渐成为汉水源人的自觉和习惯。“污水集中处理、种地施有机肥。谁要乱扔垃圾,邻居都不答应。”马成梅说,等开春了,家里准备开个农家乐,用汉江源头之水迎接八方来客。
屋外,雪伴青山。屋内,暖意融融。
“别光说话,喝茶嘛!边说边聊!”马成梅提醒道。
记者回过神来,轻轻呷了一口汉江水泡的茶。
嘿,真甜!
- 上一篇:能驱惊悸是远志,心悸失眠常用它
- 下一篇:袁崇焕——不完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