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中国的爱神——月下老人的传说,牵红线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中国的爱神——月下老人的传说,牵红线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7-16 10:15:57
阅读:

神话的大千世界59:月下老人的传说

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之下的白云庵里的月老殿中有这样的一副对联: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

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这副对联出于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后来便广为流传,用在月老殿中自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中国的爱神——月下老人的传说,牵红线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月下老人庙

我国至今还有称媒人为“月老”的习惯。月老,即是月下老人的简称,月下老人是我国民间传说中掌管婚姻煌神。这位神仙由来很是有趣。

据唐代李复言的《续幽怪录》记载,当时有个叫韦固的人,婚姻一直不顺。十七岁那年,他经过宋城(今河南商丘县南)。一天晚上,他见到一位老人,端坐在月光之下,靠着一个布口袋,不停地翻着书。韦固很是好奇,忙问他所翻何书。老人答,他是掌管婚姻之神。韦固又问袋中是何物,老人答是红绳子,用来系在夫妇的脚上,这样一来,哪怕对方是仇敌,贫贱悬殊,远在天涯海角,也最终会走到一起。这即是“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传说。

韦固想到自己的婚姻,忙问他未来的妻子究竟是谁。老人给他查了一下,说是店北头卖菜的瞎老太太的小女儿,此时才满三岁。韦固偷丛地见到那女孩,觉得那女孩很是丑陋,不由得大怒,于是暗中派人去刺杀她。刺客做贼心虚,没有刺死女孩,只刺中了她的眉心,韦固连夜逃走了。

十多年过去了,韦固从军,在军中屡立战功。但奇怪的是,他的姻缘仍是不顺,处处碰壁。刺史王泰非常赏识他,得知他还未有妻室,于是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新娘年方十七,容颜秀丽,韦固也是十分的高兴,但奇怪的是她的眉心总是有一块小小的贴花。韦固忙问究竟,这才得知妻子正是那个老人所说的“店北头卖菜的瞎老太太的小女儿”,她本是王刺史的侄女,后被当成亲闺女抚养长大。韦固这才知道“天意”不可违,从此和妻子十分的恩爱。宋城县令听说了这个故事,就将韦固住过的客店起名为“定婚店”,他还亲自题写了匾额。

中国的爱神——月下老人的传说,牵红线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韦固遇月下老人

这个故事流传极广,明初刘兑还以此为题材,写了一本《月下老定世间配偶》的杂剧。在《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中,薛姨妈也对林黛玉和薛宝钗提到了这个月下老人:

薛姨妈道:“我的儿,你们女孩家那里知道,自古道:‘千里姻緣一線牽’。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久终久有机会作了夫妇。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凭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或是年年在一处的,以为是定了的亲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由此可见,这个月下老人的神通实在很大。所以旧时的一些追求美满婚姻的青年男女,都会祈求月老为他们拴好红线,为自己找到如意的另一半。但世间的姻缘往往不会总是那样的令人满意,所以有许多人会说月老“不长眼睛”,造成了无数的悲剧。这当然不是月老的错,而是古时的婚姻制度和不合理的伦理纲常造成的。

中国的媒神和西方的媒神区别着实不小。月下老人是一位寄托着无数人美好愿望的“幸福之神”,之所以将此想象成老者,是因为老人阅历深、社会经验丰富,办事比较牢靠。而西方的媒神丘比特,则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男孩,他拿着他的弓箭胡闹乱射,往往更不靠谱,难怪西方人说“爱情是盲目的”。

至于拴红线的习俗,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据史料记载,荆州都督郭元振,年纪很大依然没有婚配,宰相张嘉振见他很有才干,而且长得仪表不凡,有心招他为婿。因一时间找不到媒人,于是张嘉振就想了一个办法,他让他的五个女儿全坐在幔子后面,每人手中各拿一根红线,将线头露在外面,让郭元振隔着幔子去牵。郭元振一下牵到了最为漂亮的张家三小姐,两人于是喜结连理。

这个牵红线的故事到了宋代慢慢地变成了婚礼上的牵红巾的仪式。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嫁娶》中有详细的记载。到了清代,又变成了在婚礼上,扯起红布,新娘和新郎各持一端,相牵入洞房。这样的情景在古装影视剧中仍是十分的常见。

中国的爱神——月下老人的传说,牵红线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中国传统婚礼,夫妻之间要牵着红巾

这种在婚礼上“拴红线”的习俗,并不仅是汉族所独有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傣族、白族、蒙古族、高山族等都有这样的习俗。这样的习俗因有“同心相结,白首偕老”的美好寓意,所以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人坚持这样的婚俗。笔者认为,这样的婚俗比起随大溜的西方穿婚纱的习俗更有意义,理应继续坚持下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