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树涵 (读史专栏作者)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现在被冠以“月满西楼”的歌名,翻成新曲,在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的大舞台上,在拥有亿万视众的电视媒体上演唱,并广泛传唱于坊间,在KTV歌厅里,唱它的人,也不再都是那些文人雅士,而是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群。李清照已经走出了象牙塔,属于人民大众,令人实在感慨不已!
每每看到、听到人们随性地唱着这首歌,我就想,不知大家是以什么心情唱这首歌的,了解这位一代才女、大词人凄惋又坎坷的人生吗?
01才华横溢的“娇羞女”
李清照于公元1084年3月13日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历城处于闻名天下的齐鲁文化之中,这是一个盛产思想家与文学大家,文化氛围极为浓厚的神圣之地。李清照幼年自然潜移默化受到熏陶。
她青少年时过着非常优雅、富足、无忧无虑的生活,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她的父亲李格非曾任礼部员外郎,而且是大文豪苏轼的学生,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是个大学者,大文学家,著作颇丰,藏书甚多。母亲也是很有文学修养的人。
李清照得天独厚,又天资聪慧,在书香的濡养下,很快就成长为名满京师的才女。
她此时写的诗文,令当时的文人大家赞赏不已,纷纷著文予以极高评价。最为人推崇的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驟》。
写的是一夜狂风和淅淅沥沥的细雨之后,海棠绿叶渐肥,而红花渐少的情景,在诗情画意之中,形象的细致入微的表达了一个青春少女惜花伤春的心情,使得“当时士人莫不击节称赏”。
而我最喜爱的却是那阙《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写一个妙龄少女(其实就是作者自己),荡完秋千,似乎有点累了,慵懒地整整发麻的一双纤纤玉手,香汗细细,浸湿了罗衫,就像沾上露水的一株鲜花。
此时,忽然看到有个年轻后生走进园中,顿时慌得袜子都脱落了,金钗也掉了,含羞走去,却又不肯离开,靠着园门,回头打量着这位后生,装着在嗅青梅的样子。
此词的表现手法,可以说臻至艺术创作的绝佳境界。像是一幅工笔画,情景交融,维肖维妙;又像一部短小的动漫电影,将一个怀春少女娇羞之态,活灵活现地跃然于人们面前。
这正是这位一代才女,在妙龄时,青春靓丽,妩媚婀娜,而又怀有纯情少女的羞涩的写照。
02志同道合又充满悲欢离合的婚姻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她的才华与美丽赢得了青年才俊赵明诚深情的爱慕之心。
当时身为太学士的赵明诚,久知她的才名,在一次赏花灯时与她邂逅,就再也放不下对她的爱的追求。
回去编了个字谜:“言与司和,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给父亲看。
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官居礼部侍郎,后又升至右仆射(丞相),是李清照父亲李格非的上司与同事。
然而二人政见截然不同。赵属于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称新党);而李则属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称旧党)。王安石与司马光同于1086年去世,本来新旧党争可以缓和一些了。偏偏又来个“元佑更化”,旧党重新得势。
赵便想与李修好关系,加之又素闻李清照的才名,破解儿子的字谜明明白白是“词女之夫”四字,是要娶清照为妻,便同意了赵李两家联姻。一一但是党争却种下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姻不幸的种子!
李清照与赵明诚于1101年喜结伉俪。时年清照18岁,明诚21岁。
明诚是“金石家”和收藏家,喜爱金石研究,字画收藏,也精于诗词和著书立说。所以夫妇二人,志同道合,相濡以沫,十分恩爱,绝对称得上是美满婚姻。
而且,二人非常有志气,不愿靠权大财大的父母生活,宁愿过着清贫的日子,直到明诚谋得了官职,才好了起来。
然而,灾难很快就降临在了这对无辜的青年夫妻头上,党争所带来的隐患终于显露了出来。
原来所谓“元佑更化”,是垂帘听政的高太后做的主。待宋熙宗亲政以后,便完全颠覆了祖母所做的一切,重新重用新党,被称为元佑党人的旧党纷纷又倒了霉。
这旧党人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苏轼苏辙兄弟,苏门后四学子的李格非自然也难逃厄运。就在清照婚后的第二年,即1102年,李格非被一撸到底,罢了官,回到了济南章丘老家。
这还不算,封建专制是要搞株连的,明令元佑党人亲属一律不得留在京城,1103年,清照无奈告别了丈夫,也去了章丘。
此时宋王朝的党争是十分惨烈的,不但有新旧党之争,而且新党内部也在进行着争权夺利的相互倾轧。宋徽宗上台之后,越演越烈。1107年,赵挺之与权奸蔡京之间的争斗,最终已赵的失败告终,也被罢了相,后抑郁而死。
曾经显赫一时的李赵两家,就这样“转眼乞丐人皆谤”,彻底垮掉了。
赵明诚虽然“幸运”的还做着官,但大势已去,在京城也待不下去了,只好移居青州。
李清照便也到了青州,将居所取名“归来堂”,为自己取名“易安居士”,这就是她又名“李易安”的由来。
“归来”“易安”都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词语,李清照用此表达了她决心隐于市井,与世无争的心情。此时她才25岁,已经尝试了人世间的雨雪风霜。
在青州,她在家整理明诚的《金石录》,明诚在外做官维持生计,开始了两人时常离别的生活。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也就是现在大家传唱的“月满西楼”,就作于这一期间: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正是她们夫妻分离,相互思念,凄苦又无奈的真实写照。
夫妻二人就这样在青州待了近二十年。而李清照也到了44岁,步入了中年。
03颠沛流离的南渡生活与再嫁风波
内忧未息,外患又至。
金兵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宋王朝的侵略。1127年,即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兵攻陷了宋京汴梁,大肆烧杀掳掠之后,还将徽钦二帝及宫中妃嫔与大臣数千人,尽皆押送往金国。这即是中国历史最著名的“靖康之耻”!
整日只会在内部搞党争,只会穷奢极欲过着荒诞的生活,只会自顾自的作画写字的宋家皇帝,就这样使汉民族蒙受了最大的耻辱和灾难,也断送了北宋王朝。
同年五月,赵构在商丘宣布登基,组建了南宋小朝庭,后南渡长江,在建康(南京)建都,继而又跑到临安(杭州),偏安于一隅。
中原的老百姓又经历了一场大浩劫,大灾难。除了辛弃疾等这样的忠义之士,组织抗金武装,坚持着战斗之外,绝大多数的人都在向南逃,逃难大潮席卷了整个北方。
由于明诚先期去往南京奔母丧,清照便独自随着逃难的人流,南渡寻夫。随身还携带了十五车,她们夫妇二人集二十余年之久,收集的珍贵书画和金石诸物,一路风波,几经遇险。
与明诚会合后,二人辗转流离于江浙皖各地。不料明诚染疾不治,于1129年客死于南京。此时她已经46岁了。
孤苦无依的她,怀着满腔悲怨,决心继续完成丈夫的遗愿,编纂完《金石录》,又飘零了三年,于1132年来到杭州,便一头栽倒,害了场大病。
此时,一个名叫张汝舟的小官吏,乘人之危,觊觎她所携带的财物,使尽浑身解数,骗她为婚。
哪知婚后,这个张发现清照并不像他想的那么富有,便露出中山狼的狰狞面孔,对清照非打即骂,百般虐待。清照忍无可忍,提起了离婚诉讼。揭露了张在科考当中舞弊的罪行,张得到了应得的惩办。
但按宋律,妻告夫,要做两年监狱。多亏了父亲好友与正义之士的奔走相救,她坐了九天牢就被释放。而这一再婚风波,已折磨得年近半百的她心力交瘁了!
但是,坚强的她,在艰难困苦之中,在生活的百般打击之下,在孤苦零丁的岁月里,还是完成了丈夫的遗作,还坚持著文赋词,鞕辟时政,抒发无比的悲愤之情,对黑暗的社会予以揭露和控诉,抒发凌云万丈的豪情,鼓舞着后人。
1155年,她溘然长逝于浙江金华,享年72岁。
04不朽的思想艺术成就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除了待字闺中的近二十年,她生活优裕、安定、幸福。之后,虽然遇到人生知己,有了一个理想的婚姻。但是,紧接着她就内逢党争,外逢强虏入侵,她便几乎一直生活于风雨飘摇和离恨别愁之中。她真是生不逢时,命运多舛啊!
她那首催人泪下的《声声慢》,所写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是她的一生!
但就在这动荡而坎坷的岁月,她一生呕心沥血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与文章,尤以词最为辉煌。
对这一伟大女性,史书并未给她作传。《宋史.艺文志》中有《易安居士文集》条目,但书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词》《易安词》等,今人辑有《李清照集校注》,收集了她的所有诗词文。
她被尊奉为婉约词派的词宗,对婉约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她超越了前人柳永,又对后人姜夔产生了巨大影响。素有“男有李后主,女有李清照”之说,与李白并称“三李”。
她还创作了不少豪放的诗词,连她的同乡,豪放派的代表辛弃疾也赞赏不已。
她为民族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和精神财富,人民没有忘记她,凡她住过的地方:济南、青州、杭州、金华……都有她的纪念馆。
她在南渡经过项羽自刎的乌江时,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就是她,中国第一才女,万古流芳的心灵的宣言!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历史上的不朽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