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汉族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举行。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
花朝节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
晋人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一书:“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春序正中就是农历二月十五。
南宋《梦粱录·二月望》“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渐闻风俗,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望之时,最堪游赏。”
《广群芳谱》引《翰墨记》、《秦中岁时记》,过花朝节的习俗在唐代已经流行于长安、洛阳等地。
旧时浙江绍兴、河南光山还有以二月二为小花朝节、二月十五为大花朝节的民间习俗,如清光绪《光山县志》云:“二月二日,俗云‘小花朝’,十五日云‘大花朝’。”
春花秋月
夏历二月十五祭日、八月十五祭月。周历改为春分祭日、秋分祭月。所以周礼以来,二月十五一直是和春分同等地位的仲春之气。帝王在春分祭日,更多在礼法和宗教上,由于民间不能随便祭祀日月,因此民间对春分、秋分的热情和美好庆祝逐渐转移到古夏历,既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上。并赋予了百花生日(花神生日)和中秋团圆这样的地位,所谓春花秋月,世间最美,花朝对月夕,一春一秋。花朝,在二月十五,是春天中最美的日子;月夕,在八月十五,是秋天中最美的日子。
《中华全国风俗志》“二月望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也。”
明清时的北京,花农一般多住在右安门外南边草桥和丰台一带。据明人刘侗《帝京景略》载:“右安门外南十里桥,方十里,皆泉也……,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花为业。都人卖花担,每辰千百,散入都门、入春而梅、而山茶、而水仙、而探春。中春而桃李、而海棠。春老而牡丹、而芍药、而孪枝……。”清初冯勋《六街花市》也说“丰台种花人,都中目为花儿匠。
南宋梁元帝有花朝诗云:“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张正见花朝诗云:“诘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
唐代诗人方干诗云:“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镜”。
唐代司空图的“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
卢纶的“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
清人蔡云《咏花朝》“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乾隆年进士洪亮吉在其《花朝日阻风江口望采石太白楼,咫尺不得上》一诗中亦有“今朝花朝无一花,今夕月夕亦无月”;
清人张春华“春到花朝染碧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
清人梁诗正:二月“杨柳荡千”
东风二月拂人和,高架秋千红袖多。
五色衣裳耀明锦,彩云相映掠空过。
绿杨红杏媚春晴,才到花朝洲景成。
闲闘身轻踏空舞,天风吹度佩琼声。
十二花神
- 上一篇:古人传说月下老人
- 下一篇:神话故事「月下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