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惊心动魄显秦岭---读巴陇锋的《云横秦岭》

惊心动魄显秦岭---读巴陇锋的《云横秦岭》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7-08 15:24:17
阅读:

冯积岐

(作者系陕西省作协原副主席)

(该文发表于2015年3月11日《文化艺术报》)

惊心动魄显秦岭---读巴陇锋的《云横秦岭》

巴陇锋的长篇小说《云横秦岭》人物较多,情节复杂,时间跨度较长,空间转换频繁,它是一部有密度,有长度,有厚度,有深度的历史小说。作品从1926年写起,故事时长长达二十年,写到了抗战胜利。其故事情节从中国现代史上的“中山舰”事件写起,写到了北伐战争、国内革命战争、红军长征、刘志丹之死、张国焘叛变、中央红军到达延安、日本侵略、国共合作抗战、武汉保卫战、八百三秦儿女中条山捐国、中统谍战、八路军英勇杀敌和中共地下党为抗战胜利而机智的斗争。小说的主要故事发生在西安,许多情节在西安城内外展开,作者在情节的进行时对西安的药店、医院、茶馆、学校、城墙、车站、古建筑以及大街小巷不失时机地进行了描述、展现,将西安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等文化形态和人物成长、经历紧紧地揉和在一起,巧妙地揭示了人的文化心理、行为作派和地域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用人物成长、经历和性格的形成回答了文化的内涵——文化就是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关中汉子的处事和思维与这个国度里的其它地域的人就是不同,关中汉子就是关中汉子。当八百多名关中汉子扑入黄河的那一刻,把关中男人的血性展示得一览无余。小说中的秦岭兄弟更是关中汉子的典型:敢作敢为,敢恨敢爱,视民族利益为大义,刚烈中不失情长——多情还是关中男子汉!

惊心动魄显秦岭---读巴陇锋的《云横秦岭》

巴陇锋是很会作小说的。面对众多的线索、复杂的情节,以及各色人等——中共地下工作者、国民党特务、日本特务、地方行政长官、妓女、商人、军人、知识分子、地痞流氓等等,巴陇锋从秦岭兄弟俩以及他们的情人、伴侣钟亦菲入手,情节从这三个人身上展开,故事从“弟兄情劫”开讲——弟弟的所爱成了哥哥的妻子,恋人变成了嫂嫂,悬念的设置,使读者有兴趣读下去。如果说,这部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是乱云纷飞,云堆秦岭,那么,经巴陇锋用手轻轻地一拨,秦岭便显出了它惊心动魄的模样,显出了本来的伟岸、俊秀。巴陇锋对情节和人物的处理举重若轻,显示出了他的艺术功力所在。

巴陇锋《云横秦岭》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不是单一的,人物的面目不是苍白的。秦岭、周新波、钟亦菲的性格比较复杂,形象比较丰满。《云横秦岭》中的主要人物不能用“好”或者“坏”去定义,去评价,包括斯琴索娃、日本间谍正雄次郎、贾道正、孙明凯等,这些人物的性格都是多面的。作为共产党人的秦岭英勇、机智、顽强,但是他的性格弱点显而易见,有时候就刻薄、无情、自私。贾道正、孙明凯等人物都有两面性或多面性。

巴陇锋笔下的女性人物都写得比较鲜活,比较美。包括斯琴索娃异族人,她虽然杀人不眨眼,但她有女性柔情的一面。作者写到斯琴索娃和周新波在床上的那一出戏,斯琴索娃翻动了周新波的公文包,读者满以为,接下来就是腥风血雨,可是,作者的笔锋一转,使剑拔弩张转为风平浪尽,这样,使斯琴索娃和周新波的两面性都展示了出来。对于西路军战士秦英,作者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她的形象鲜明,在战场上,秦英是巾帼英雄,历尽千难万险才活了下来,这个1932年就入了党的共产党人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作者不仅把她作为共产党员、红军战士来写,同时,也把她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年轻女性来写,她作为女人需要爱情,需要床上的快乐,在“情场”中,她是一个柔情似水、十分可爱的女性,她没有被脸谱化,“正面化”。

秦岭和钟亦菲的女儿周思秦在作品中出场很晚,且是豆蔻年华。这个女孩儿也是作者着墨不多的一个,但是她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在战争年代,在非常时期,十七八岁的女孩儿阅历太浅,容易误入歧途。周思秦天真、单纯、聪慧,她同样具有关中儿女的忠诚、善良、勇敢。她用身体作武器,作铺垫,一心想除掉日本间谍“菊花刀”,最终成为了牺牲品。父女、母女的团圆形成了大悲剧的大结局。

长篇小说是结构的艺术。《云横秦岭》在结构上是一条主线,多条副线,好像“糖葫芦”一样,用一根竹签串起来了其它线索。在时间上基本上是顺时序进行,其中也插叙了不同时段的故事情节。作者汲取了电影、电视剧创作中的某些手法,在空间的处理上不断“闪回”,切入点和场景不断变化、跳跃——从西安市的大差市,突然跳跃到南门;从延安突然跳跃到重庆。这种像西方小说意识流一样的转换跳跃,大大的节省了叙述篇幅,略去了过渡性的冗长交待,加快了小说的速度和节奏,给现实主义的小说增加了新的元素。

作者在作品中把当代人的一些提法写进了三四十年代,是否合适,值得商榷。

总之,《云横秦岭》是一部不错的小说。它虽然是历史小说,但毕竟是艺术作品,不是历史教科书。能看得出:作者力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忠实性,未免和本来的历史面目有相悖之处,这不是瑕疵。作为小说,它是符合艺术真实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