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北京12月1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我一辈子所走的道路,都是踏着父亲的脚印在前进。”这是《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曲作者、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在耄耋之年接受采访时所发出的深深感慨。很少有人知道,吕其明的父亲吕惠生是长眠在南京雨花台众多革命烈士中的一位。
今天上午,由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信仰的光芒”——雨花英烈主题红色文艺作品展,在中国文联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开幕,展出雨花英烈的文艺作品40件,当代文艺家和青年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80件、书法作品32件、剪纸作品52件。
大多数雨花英烈牺牲时年龄不足30岁,最小的只有16岁。他们很多出身富裕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较高的学识修养,不乏艺术天分和才情,是当时最耀眼的青年。
80多年前,这群耀眼的青年们将革命记忆和峥嵘岁月寄托在诗文的字里行间、书画的一笔一墨中;80多年后的今天,新时代的艺术家和青年学生们用艺术与英烈们对话,抒发对英雄的敬仰,抒写出两代人对国家、民族的热血之爱。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问今为何世?豺虎满道路。禽狝歼除之,我行适我素。”1920年,27岁的邓中夏与李大钊等人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前后,他因革命工作奔走于长沙、汉口之间,睹大好河山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过洞庭》。
《策反邓中夏》
2018年,22岁的徐刘明珠参观雨花台烈士陵园后,创作了美术作品《策反邓中夏》,描绘邓中夏被捕后坚定抵抗敌人的利诱和严刑拷打的场景。她说:“在创作过程中,越深入了解革命烈士的故事,就越被烈士们救亡图存的精神深深感动。他们舍生忘死、百折不挠,用鲜血与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他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1930年,《中国青年》的创办人、主编恽代英临刑前吟出这首诗。
“我知道周恩来总理曾说恽代英是‘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但没想到他的诗也写得这么动人。尽管时隔多年,仍然能感受到他炽热的青春火焰。”一名前来观展的大学生感慨。
被这种炽热感染的还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青年教师李俊言。他此次的参展作品是罗登贤、恽代英、邓中夏三位烈士的头像。他说:“不管什么样的场景都不如纯粹的、坚定的眼神能打动人。”
“1928年,晓庄师范建立了中共党、团组织,领导学生开展革命活动。1930年,10位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学生先后被捕,同年8月至10月间相继牺牲于雨花台。他们平均年龄不足20岁,其中最小的袁咨桐牺牲时只有16岁。”
《紧急会议》
讲述“八七”会议的《紧急会议》作者韦欣雨在纪念馆里看到这一段话时,内心触动很深。“我们拥有同样的青春,却背负着不同的使命。我站在纪念馆里,好像与雨花英烈之间进行了一场‘青春的对话’。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努力去回报这个社会,用先烈们的精神去鞭策自己,认真钻研自己的专业,为国家贡献我们的力量。”
“以‘信仰的光芒’为主题,把雨花英烈文艺作品和当代文艺家、青年学生解读英烈精神而创作的作品结合起来进行巡展,不同时空的文艺作品交相辉映,我感到意义非凡。”南京市政协副主席李奇在开幕式上说。
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的指导下,江苏省文联、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联和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于2017年9月开始创建“雨花台红色文艺创作基地”。目前,南京已经推出了一大批“雨花英烈”题材的文艺作品,分别于今年清明和烈士纪念日举办“展示周”,对17项主题创作进行了展演展示,并成立了南京市红色文艺促进会,为以更具感染力的文艺形式讲好红色故事、激活红色记忆。
“为进一步扩大红色文艺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我们精选了一批优秀的影视、音乐、戏剧、书法、美术作品,准备到全国部分革命纪念地、高校和党政机关进行巡展。在此之前,部分作品已分别在雨花台烈士陵园、江苏省委党校和南京市委党校展出。”南京市政协副主席李奇说。
此次“信仰的光芒——雨花英烈主题红色文艺作品展”线下展将持续至12月22日。12月月底,VR展厅将在中国文联网首页数字艺术城栏目上线,形成永不落幕的网上展览,观众可随时点击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