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道教如何认识自然现象
我们常常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论是在山峦重叠,还是云海翻腾,抑或是某日出现的霞光万丈。每每这样的朋友圈或者是新闻出现,就会有人搬来某某科学家说的,或者是百度百科。如果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的总结,那么,在科学产生之前,我们是如何认识自然现象的?
云层(资料图)
在包罗万象的道教经典中,也有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描述,比如道教日常诵读早课《开经玄蕴咒》: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余。天真皇人,按笔乃书。以演洞章,次书灵符。元始下降,真文诞敷。昭昭其有,冥冥其无。沉疴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
科学称之为丁达尔现象(资料图)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云篆”,灵图符篆。指撰集云书或符篆文字。形体如云。《云笈七签》云:“篆者,撰也,撰集云书谓之云篆。”道教认为此符类符字皆系三天自然之气结成,天真仰写,方传至下界。又《三洞神符记》:“撰集云书谓之云篆,道教符篆文字形体如云,故名云篆。”“太虚”,指辽廓的太空。《庄子·知北游》:“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又《太上灵宝金庭无为妙经·太虚章第一》:“道言无形合虚,中有万物,而行二仪,是谓太虚……太虚者,神运也,神命而万物生。”其意指在漫长劫运之前,元始云篆灵书,以告下界。
乍遐乍迩,或沉或浮:“乍”,忽然。“遐迩”,远近。此句意为元始告传下界的云篆灵文在“太虚”阶层忽远忽近,或沉或浮,不断地上下传播。
五方徘徊,一丈之余:“五方”,指东南西北中。其意言元始告传下界的云篆灵文不断地、不停地在天地间出现、不停地传送下界。
天真皇人,按笔乃书:“天真皇人”,指元始天尊侍卫之尊。此句意指元始开经讲道的云篆灵文在太初寸,就记叙诸法音,由天真皇人将此云篆灵文记载并以此演说教化俗世。
以演洞章,次书灵符:此句意为元始在为下界众生演说大洞真经,而后陆续传播云篆灵符,普渡众生。
元始下降,真文诞敷:此句意指元始天尊亲临下降,开始为下界敷讲《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等真文。
昭昭其有,冥冥其无:“昭昭”,光明、明亮。“冥冥”,昏暗。按《荀子·劝学》:“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此句意指元始演说之真文,其经含义深奥,玄之又玄,只可意领,不可言传。
沉疴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沉疴”,指重病。“尘劳”,指堕落尘世。此四句为开经偈语,其意指诚心诵念此经者,能使重病痊愈;只要悔过自新,多积功累德,不断持诵此经,即使堕落凡尘,亦如同有人扶持,在幽暗阴昏之地亦将有人搭救。真仙上圣无不护佑,使人人都可升入仙都,长生久视。
道教经文与自然现象的联系
道教的经文都是祖师爷在说法度人时周流的梵气结成云篆而形成的,他包罗万象,含义深邃,大道之理,尽数囊括。如果拿来修行的话,重病可以自行痊愈,烦恼也会消失,就算落入幽冥也能救度,凭借它便可以长生仙都。这些正是早课《开经玄蕴咒》的大体意思。天真皇人在记录的正是原始真文,翻译成我们看的懂的经文。
乍遐乍迩,或沉或浮(资料图)
《度人经》指出,天真皇人,昔书其文,以正其音。有知其音能斋而诵者,诸天皆遣,飞天神王,下观其身。此音无所不辟,无所不禳,无所不度,无所不成,天真自然之音。这也是为何在祈福、开光、诵经、朝山、供奉时天上都会出现神奇的自然景观。当然,有些现象在道经中已经有了记载,因为很多人都没有斋诵,故而也不明白祥云的意思。
丙申传戒期间的结幡(资料图)
道观诵持《皇经》天中出现五色祥云现于南天,常住举行迎銮接驾科;道观诵持《洞经》天中出现青云直上现于中天,常住鸣炮奏乐;道观行开光科时天出现日冕于太阳之周,或一或二;道观行朝幡科时,华幡随风飞扬而结幡,道长可依据经典查询哪位神仙临坛……
(来自 腾讯道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