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对齐国发起进攻。在艾陵之战大破齐军,齐简公无力抵抗,只得和夫差签定城下之盟。艾陵一战,吴国大获全胜,这一战让夫差看到了争霸中原的希望,也让夫差滋生了骄傲的心理,使得夫差更加的刚愎自用。
在艾陵之战之前,伍子胥就认为这是越国的阴谋,认为这是越国借齐国来消耗吴国的国力。伍子胥曾全力劝阻夫差伐齐,但是没能成功。伍子胥跟夫差之间的分歧更加不可弥补,伍子胥不得不开始为自己寻找出路。于是,伍子胥在艾陵一战之前,就趁着出使齐国的机会,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氏,希望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夫差在伐齐之后得知这个消息,加上佞臣伯嚭的推波助澜。最终,夫差决定除掉伍子胥,赐给伍子胥“属镂”之剑,让他自尽了。
伍子胥是吴国的两朝元老,在吴国的功绩有目共睹,在吴国的国内有着极高的声望。这时候伍子胥被夫差赐死,就在吴国内部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吴国的臣子们怵然自危,众口借缄。在夫差杀掉伍子胥后,再也没人对他的计划进行劝阻,夫差北上争霸的计划更加顺利了。
夫差在公元前482年决定大举北上,和晋国争夺中原霸主。夫差邀请了晋定公、鲁哀公等人在黄池会盟。而吴太子友对夫差的决定感到不妥,他认为越国知道吴国千里征伐后,会派出军队趁机进攻吴国,吴国并没有多余的能力抵御越国的进攻。而夫差在伐齐之后已经被争霸中原得念头冲昏了头脑,他认为强齐都败在他的手上了,仅差一步,中原就唾手可得。于是,夫差执意北上,并没有重视自己后方的越国。
夫差大举北上,只留下太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等几个人,带着一万多老弱残兵驻守姑苏。夫差带着吴军主力,通过邗沟北上,来到黄池。黄池是宋、卫、郑、晋四国交界,夫差在那里会盟了晋定公、鲁哀公和周王朝卿士单平公。
勾践得知夫差率领吴国精锐大举北上,只留下一万多老弱部队驻守姑苏后,就等着吴王抵达黄池。吴王到了黄池之后,勾践就率领五万越军开始伐吴。勾践率领主力从陆路袭击姑苏,范蠡、舌庸带领一支部队策应越军主力,并且切断吴军从黄池返回吴国的后路。越王勾践的部队很快的就攻到了姑苏,在姑苏城郊和吴太子友带领的吴国留守部队展开激战。
吴太子友击败了越国的先头部队,但是兵力差距过大,吴国处于绝对的劣势,随后得战斗基本上都是一面倒,越军大破吴军,俘虏了吴太子友、弥庸、寿于姚等人。越军攻破吴都姑苏后,焚毁了著名的姑苏台,杀了吴太子友,取得了袭击吴都的重大胜利。
这时候的夫差还在黄池和晋争论谁该当盟主,听到吴都告破,太子被杀的消息后十分的惊恐。为了防止军心浮动,夫差封锁了这个消息,亲手杀死了七个来报信的人。夫差听从了大夫王孙雒的建议,决定以武力逼迫晋国让步,让吴国担任诸侯的盟主,接着在全军回吴。
于是,夫差趁夜率领三万吴军开拔到晋军驻地一里的地方,在天亮的时候擂鼓呐喊。晋定公拍大夫董褐出使吴营,询问吴国为何如此。董褐得到夫差的回答后,回禀了晋定公,同时和赵鞅分析吴军的虚实。董褐从夫差的面色上分析出,吴国有大忧,不是嫡子死就是国有难,鉴于夫差孤注一掷的心态,跟吴军的实力,董褐建议晋国退一步。让吴王改为吴公,由吴在盟会上首先歃血,充当霸主。
于是,吴王夫差、晋定公、鲁哀公在黄池正式会盟,夫差首先歃血,从晋国手中得到了盟主之位。黄池之会后,夫差派人向周敬王报告了会盟的成功,并且表达了对周王室的敬意。周敬王赏赐给吴国一大批弓弩和礼物,同时增赐“号谥”,夫差的霸主之名从此名正言顺。这时候的夫差才带着吴国军队匆匆回国,吴都失陷,太子被杀的消息也无法保密。此时得吴军已经军心涣散,毫无斗志了。
夫差自知自己远征归来,长途跋涉后军力疲惫,人困马乏,部队得知都城被破后毫无斗志,没办法和越国决战。只好派伯嚭带着大量礼物去和勾践讲和。勾践也觉得吴国军队还是比较完整的,也没有灭吴的把握,于是接受了夫差的议和。黄池之会表面看着是夫差在中原的霸业达到了顶峰,然而夫差只得到了毫无用处得“虚名”,国都被越国攻破才是实实在在的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