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粤北乳源慈云峰下,有座千年古刹,叫云门禅寺。
“云门”二字,在名字上,与绍兴平水云门寺相同,两寺皆曾盛名远扬。绍兴平水云门寺,始建于东晋,乃古时士子学习之地,如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宋代诗人陆游等;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所爱。而本篇所讲乳源云门寺,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属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云门宗”发祥地,又称云门祖庭。两寺相距400多年,皆为佛门盛地。
(二)
了解乳源云门寺,不妨先说一则公案:
后唐长兴元年,禅风大振。有位文偃禅师于睦州道明和尚处悟道,受睦州和尚指点,往福州参礼雪峰禅师。
到了雪峰庄上,一名僧人路过,得知该僧人要上山,文偃便托他,将一句话,带到雪峰禅师那里;并嘱咐:“不得道是别人语。”
僧人依教而行,到山上见了雪峰禅师,便在堂上握腕立地道:‘这老汉项上铁枷,何不脱却?”’
这句话,便是方才文偃让他所带之言。一听,雪峰便知有玄机,揪住僧人,问明内情。
僧人不禁问,只好和盘说出,雪峰心喜,让人到庄上将文偃接来。
翌日,二人见面,雪峰问:因甚么得到与么地(见地)!”文偃低头不语。此后,雪峰与文偃,师资道合,这样寒来暑往几年,雪峰终于将宗门密印传授与文偃禅师。
文偃受法后,不久离开雪峰四方参礼,最终抵韶州曲江灵树。而韶州灵树,有个知圣禅师,住灵树二十年未请立首座。众人来问时,知圣禅师曰:“我首座生也”;过几年,又有人来问,知圣禅师又曰:“我首座牧牛也”;再过几年,再曰:“我首座行脚也”。
忽一日,禅师令人鸣钟响起,与众人同至山门外迎请首座和尚。此时,门外正是文偃禅师云游而来,机缘恰巧,知圣请文偃入住灵树,让其为首座而众人无不叹服。
知圣禅师圆寂后,韶州刺史便请文偃继任灵树法席。文偃任法席后,后于乳源云门山别创新寺,传雪峰宗旨,世称“云门宗”;云门宗,也因他得名。这座寺,正是如今的云门寺。
文偃禅师,初参睦州道明,后谒雪峰义存得印。道明宗风有不容拟议之峭峻,雪峰宗风则温密而玄奥。文偃得此二风,融汇贯通,简明扼要,其锋辩险绝果断,犹如电光火石,却有力拔千斤之势。
文偃禅师曾示众:“函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世缘,作么生承担?”众人无对时,遂自答:“一镞破三关”。这段对话,也是后来德山三句:“函盖乾坤、截断从流、随波逐浪”的由来。
(三)
佛寺自古,常建于山林隐匿之处,云门寺,自不例外。
如今的云门寺,依旧环境静谧,远离人烟,颇具世外之风。山中常有岚烟云绕、雾气朦胧,所以亭台楼阁,峰峦塔寺,就这样若隐若现。
抵达山脚时,会发现整座寺庙,背倚山峦又面朝群山,雄观而坦然。
云门寺,分两个院落:前是小西天新寺,过来是大觉禅寺。小西天新寺,是女众道场,供尼众修持居住;而大觉禅寺,乃古寺,透露着庄严和安详。
云门寺又有新山门和旧山门,“大觉禅寺”四字,则书于新山门牌坊上,由远及近,从下往上看时,能给人一种如梦初醒、或锋茫在刺之感,大有一应德山三句、那种不涉万缘,如剑截流的气概。
寺内,香火鼎盛。从山门,过天王殿、放生池,至大雄宝殿;又有法堂、禅堂、斋堂、功德堂、寿堂等,一应俱全。虽然香客,多半走马观花,但寺的安祥,无论人们走近或远离,皆无相关。重要的,是寺与山一起,与烟和雾、雨和雪、秋月春花、晨钟暮鼓一起;更与香客的心意一起。
寺本是静默不语的。四时轮替,日月轮回,寺内花开花谢,佛堂廊前,一尘不染。
而大觉禅寺外,还有两塔,一是高耸的释迦佛塔,外八角形,距寺半华里;一是纪念虚云法师的舍利塔,建于后山,林泉幽胜处。
塔在寺中,是心灵归属所在,存放高僧大德舍利、或藏经书法典。而舍利与经书都是佛法象征,代表着“戒、定、慧”。从白马寺起,佛寺与塔,就有着切割不开的源渊。古代的佛教建筑,塔即佛殿,到了中国,则前殿后塔。佛塔,通常具有“海会”之意,譬喻佛教圣众会合之处。云门寺释迦佛塔,一层供奉梵文楞严咒及彩绘佛像;二到九层,有铜制镀金佛像三千尊。
而虚云法师舍利塔,则建于后山之上。沿着山脊弯曲且延伸向上的小道、穿过两旁毛竹、香椿,直至月台下,便是舍利塔及近旁的虚云法师纪念堂。
(四)
和风拂过,云搁远方。虚云法师是近代高僧,住世120年,身兼五宗,重振六庭,功德无量。他与云门寺的渊源是从1943年重修云门寺开始。
那年,虚云从曹溪而至,当时古寺残破不堪,近千年历史厚积竟没落于风霜。为重振云门宗祖庭,虚云以花甲之年发愿主持重修,历时10载。这当中,调整寺庙原有格局、修殿堂楼阁、雕塑佛菩萨圣像,并安禅传戒,举扬宗风,德泽后人。
此后,又不得不举一人,乃虚云弟子佛源,得虚云真传,在后来的“云门之变”中,化解云门之厄,重振云门,再次弘扬宗风。与虚云可谓一肪相承,德业流芳、法乳淙淙。
云门寺,历来高僧倍出。虚云圆寂后,佛源勤苦弘扬云门,使其规模渐大,旧貌换新颜。
1992年,佛学院成立。学院秉持“农禅并重,学修一体”、并以教理、禅修、梵乐、律学为主。教学硕果累累,学员与日增益。
而云门宗风,真实要义乃“天子机锋、勇者当承”。所谓人皆有佛性,而禅法,绝非高谈阔论、口吐莲花,惟那些敢跳出他人思维、在破与立之间真修实证的,才堪称禅法的继承。
最后,用佛源法师创佛学院时,亲撰的一首诗为结尾:
大觉欣开选佛场,普天花雨散华藏。
三车虚设怜诸子,火宅同离赴乐邦。
衣里明珠当自悟,如来家业勇承当。
宝山已入休空手,高坐白牛见法王。
- 上一篇:云破月来花弄影/阵风过后清凉
- 下一篇:吴国因她而亡,结局却成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