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次语文教材改革,将传播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新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大量的优秀古诗文。其中一些过去不曾出现在中小学课本里的文化名人和诗篇,也开始在新版的教材散发出了光芒。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几十年来第一次出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他就是汉魏时期文学家刘桢。
刘桢,"建安七子"之一,建安中,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其作品气势激宕,意境峭拔,不假雕琢而格调颇高。他与王粲合称"刘王",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合称建安七子。刘桢是一位很有骨气并有正气的文士。据《典略》记载,一次曹丕宴请诸文士,席间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皆伏",唯独刘桢"平视",不肯折节。曹操恨他"不敬",差点砍了他的脑袋。以这样的气骨作诗,其诗自能"挺挺自持"、"高风跨俗"。他的代表作《赠从弟三首》正是他自身高洁之性、坚贞之节、远大怀抱的写照。虽然这是三首咏物诗,但因为他自身的这种"挺挺自持"的气骨,所以将无情之物铸造得"高风跨俗"、富有生气。
《赠从弟三首》运用象征手法,分咏萍藻、松柏、凤凰三物,以其高洁、坚贞的品性、远大的胸怀、抱负,激励堂弟,亦以自勉。其中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选入的是最出名的第二首。下面我们来看这首诗。
赠从弟其二
刘祯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首诗大意是: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这首诗貌似咏物,实为言志,诗人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两句,以客观描写为主,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绘影绘声,筒洁生动。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诗中心的青松的傲骨。“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三四两句加强了抒情的氛围。在似乎不相关的松和风之间造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思想,勉励堂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越是要挺立风中。从而强调人要有坚韧不拔的美好精神品质。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五六两句,由风势猛烈而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而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诗的意境格外高远,格调更显得悲壮崇高。松树和环境的对比也更分明,而松树品性的价值也更加突现出来。末二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对于初中生来说,对这首诗的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度的,这个第一次走入初中教材的诗人,仿佛给了学生一个下马威。这首诗名为“赠从弟”,为什么诗中无一语道及兄弟情谊?这是因为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松柏本与人无关,但一旦诗人用多情的目光注入其上,与其同人类相通的特征一撞击,就爆发出动人的火花。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特征之一。诗人虽然是勉励从弟,同时也是借松树的高洁来暗示情怀,以此自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充分理解把握这首诗。全诗以松树为中心,写得集中紧凑。反复咏歌,却不平板单调。用词朴素无华,风骨雄健,气势有力。不重在工笔细描,而以层层深入事物的内核见长。足见诗人不凡的功力和卓然不群的精神风貌。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