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曾是说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这本书中的学问便是其一,讲什么的?识人、相人,教你把人看透,看明白。
曾国藩这套学问日记中偶有一些记录,但他留下的更多的是传奇的故事。
相传,曾国藩在道光年间已经是湖南籍相当知名的官员了,那个时候,每逢科举考试前后,都有同乡的学子前去拜访曾国藩。湘军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江忠源和曾国藩早年就有过这么一段交往。
江忠源以同乡晚辈的身份去拜访曾国藩,两人交谈甚欢,曾国藩非常赏识江忠源的才华,不时盯着江忠源看。在江忠源告辞之后,曾国藩盯着江忠源的背影,直到看不到后,对左右的人说了句:这个人将来会扬名天下,可惜会悲壮地殉节而死。
太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还在京城的时候,江忠源已经带领其所办的团练奔赴广西战场。当时的曾国藩知道后,给江忠源写信,反对他投笔从戎。人们都以为曾国藩这是爱才之举,不愿意让文人出身的江忠源在沙场拼杀。但,谁又能知道曾国藩的苦心呢?
江忠源这人虽然是文人,但是蛮有血性的,在第一次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在蓑衣渡伏击太平军,不仅仅重创太平军,还把太平军的南王冯云山给打死了。江忠源也因此成名,后累积军功,从七品知县升任安徽巡抚。
1854年,石达开率兵围攻庐州,江忠源苦战力竭,城破,溺水而亡。
这就是江忠源的命,曾国藩的判断可以说非常准。个人认为,曾国藩对不仅仅在面相,更多的怕是从性格、思想等方面综合考虑的,才敢说这个预言的,看人之准,匪夷所思。
我最早读《冰鉴》,是因为曾国藩识人之明,后来才知道不是他的著作。读过之后,是不是曾国藩所著已经无所谓了,重要的是它的意义。
这是一种识人的智慧,更是一种人生阅历。
对我们来说,读点识人的知识,可以用在管理中,职场中,与人相处时,交朋友等等,不一定准,但会有参考价值。这也许就是《冰鉴》为什么会流传下来的原因。
那么,《冰鉴》到底讲了什么?
比如说,第一篇,神骨鉴。神是什么?不特指精神,更多地包含了意志、学识、个性、修养、气质、才干、地位、社会阅历等等,骨也不特指骨骼,需要与神结合,骨子里的东西是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有的人,虽然看起来落魄,但并不颓废,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神,更容易让我们相信,哪怕他一时不如意,将来一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而有的人,西装革履,精气神不足,反而让你觉得这人并非大器之材。这就是一个人的神骨在影响我们对这个人的判断。这就是原书中的“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山骞不崩,唯石为镇,骨之谓也。”一个人长期形成的精气神不会因为外在环境而轻易变化。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看一个人,看他的眼睛,你大概就能看出来这个人什么性格。后面我们会具体分析。
一身骨相,具乎面部。我们看一个人,往往是先看脸,这是个看脸的时代。人的面部骨骼基本决定了人的相貌。那人的相貌就这样定型了吗?不是,脸上太多肉的,基本上看不出来骨相了,减减,看着相对容易好点,脸上肉少的,看着瘦骨嶙峋的,跟看骷髅头似的,那真要多吃点了。一个人的命相可以从脸部看出来,有的人一看尖嘴薄腮的,要么精明非常要么刻薄要命,我们很少见到那种特别宽厚的人;有的人,看着胖一些,但是为人宽厚,却不是满脸横肉,相处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冰鉴》这句我看了几个版本,有的版本说他家:工、农、兵、商等,文人就特指读书人。有的版本说他家就是其他相术流派,文人特指作者本人。无从考证,有了解的读者,请后台留言指正。
后半句倒好理解了,先看神骨,为此书总纲。(神骨鉴、刚柔鉴、容貌鉴、情态鉴、须眉鉴、声音鉴、气色鉴)这就是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后面我们一篇篇来解读。
微信号:品读曾国藩(pinduzgf),修身、修心、治学、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