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楚辞》中,就有“筐泽泻以豹鞹兮,破荆和以继筑”的诗句,《本草纲目》中记载:“神农书列泽泻于上品……其谬可知”的句子。在《神农本草经》中,泽泻被列为上品,并且长期服用能够轻身健体,颜面生光。陶弘景等人深信不疑,李时珍却有所怀疑,泽泻能利水泄肾,长期服用肯定是不可行的,怎么会有那样的功效呢?这个谬论想想就知道是不正确的。那么泽泻真正的功效到底是什么?今天我就给你来介绍一下。
泽泻为泽泻科多年生沼生草本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生长在沼泽边缘。主要产于福建、四川、江西等地。福建、江西产的称为“建泽泻”,质量比较好。别称:水泽、如意花等。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及粗皮。以个大、质坚、色黄白、粉性足者为佳。
中医认为,泽泻性味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等功效。早在《本草汇言》中就有记载:“利水之主药。利水,人皆知之矣;丹溪又谓能利膀胱……水火二字,并行不悖。”
泽泻甘淡渗利,利水消肿作用比茯苓强。治疗水湿内停,水肿、小便不利,如《伤寒论》五苓散常与猪苓、白术、茯苓等利水药物一起使用。在《本草衍义》中也有记载:“泽泻,其功尤长于行水……五苓散主之。方用泽泻,故知其用长于行水。”治疗妊娠浮肿,喘息气促,可以与桑白皮、槟榔、赤茯苓等药物一起使用。
泽泻性味寒,能清降下行,善除膀胱湿热。治疗湿热蕴结的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常常与木通、车前子等一起使用,用来增强清热通淋的功效。治疗湿热下注的带下证,常常与苦寒燥湿的药物,比如龙胆、苦参、黄柏等一起使用。
泽泻又能泻肾的虚火。治疗肾阴不足、相火偏亢的遗精、潮热、盗汗,比如《小儿药证直诀》中的六味地黄丸,与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滋阴降火药一起使用。另外,由于泽泻利湿的功效,还可以用来治疗痰饮停聚,上犯清阳的头晕目眩,比如《金匮要略》中的泽泻汤,与利湿或燥湿的白术一起使用。
在这里给你分享一些有关泽泻的治病良方。比如再治疗臌胀水肿的时候,可以用白术、泽泻各25克,都研成细末,每次煎服15克,用茯苓汤服下,做成丸剂也可以,每次服用30丸。
又比如,在治疗妊娠气壅、身体腹胁水肿、喘息促、大便难解、小便难出等症的时候,可以选用泽泻50克,桑白皮50克,木通50克,枳壳50克,赤茯苓50克,槟榔50克,上述药物全部捣碎为散,每次取20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0.25克,煎至水剩一大半。去掉渣滓,于每餐饭前温水服下。
泽泻这个中药,作用独特,临床很多地方都用得上它。但这个药也有它的一些注意事项,是需要遵守的,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以用它的。需要注意的是,泽泻性寒,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
(本文由“本草世界”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蜀蜀,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