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稹悼念亡妻韦惠从所作,采用借物托情的比兴手法,用“沧海”“巫山”这两个人间大美的形象来暗喻韦氏,倾注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情义和最高的赞美。
元稹是一位礼佛修道之人,对道家《逍遥篇》,佛家《头驼经》可以说尊奉精研,颇有心得。“曾经沧海难为水”就来自《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可是即便是对佛顶礼,依道奉行,相对于心爱的妻子而言,在元稹的心目中也是各占一半。当然,这只是字面上理解。其实,结合颈联“取次花丛懒回顾”来讲,这里已经是第三层对比反衬,心里已经装不下别的女人。第四层是将感情和精力寄托于佛道之教化上,心里铭记的仍然是对亡妻的深情厚意。似乎佛家之说、道家之教对元稹来讲还是没有起多大作用。从写作手法来讲,这是多么高超的对比反衬啊!
苏轼说“元轻白俗”,可是这首诗暗喻极致,接连用水不如伊,云不如伊,花不如伊,色不胜伊,空不忘伊,缘常续,命相系,层层递进,越发厚重。句句迭情,章法巧妙,曲折委转,情深致婉,耐人寻味。
一凡读元稹这首诗,越读越深沉,几近涕泪…不知元诗之“轻”何来?!概苏轼作“元轻”之断语之时,未读此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