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写诗的技巧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一字诗学》5

写诗的技巧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一字诗学》5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15 19:19:10
阅读:

(三)谋篇技巧

诗歌写作时,句式、长短一般不先行规定(除非别人出题),有感、首句或诗眼,自然呈现什么形式,就用什么形式写,这就是“诗本天成”。汉诗创作做到逐字雕琢“一字一惊”,就能“连惊成句”,然后就可以“顺惊成篇”地连句成诗。就是说汉诗创作只要做到“一字一惊”,这些“惊”就会自由结合,作者往往显得“才情横溢”——“出口成章,佳句如流,一挥而就”。但是,也有许多时候“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写得十分不易,古代称之为“苦吟”。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周密安排,巧妙布局,推敲谋篇。把所有材料罗列出来,反复琢磨,多种比较,终得“豁然开朗”。

写诗的技巧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一字诗学》5

1、诗之始

诗为惊学。“一首一惊”可以立意,“一句一惊”可以成诗,“一字一惊”可以成“好诗”,诗歌的“起头”当然更不例外。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诗歌是否能够“高起”,决定着诗歌的成败。

(1)直感而惊起。直接由“激情物”、“激情事”、“激情人”的作用,引起创作冲动,而且直接用这个“激情物”、“激情事”、“激情人”为开始,注意“惊”的突显进行写作,就是“直感而惊起”的诗歌“起头”方法。

例诗《赞北京奥运开幕式》

作者:东方寻根

巨人脚步踏礼花,

古缶敲击醒中华。

和合上下千万年,

神采乐章冠天下。

写诗的技巧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一字诗学》5

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的电视转播,最使我震动的是巨人脚步的礼花,所以我就以这个让人震撼的脚步礼花的描写作为诗的开头,然后“步步登高”,写出一首七言雅绝。

(2)思感而惊起。人的情感变幻莫测,善于浮想联翩。诗歌作者就可以抓住这种情感,进行“惊”的提炼,进行“形象”转换,开始诗歌创作,称之为“思感而惊起”的诗歌“起头”方法。

例诗《笔筒》

作者:东方寻根

自立天地间,

参差万刃山。

此峰曹雪芹,

彼峰惠特曼。

挥洒时空史,

霍金司马迁。

文章即宇宙,

风骚永流传。

小小案头物,

木石铜竹全。

雕花刻鸟兽,

深意胜幽兰。

风雨不能动,

灰尘难遮面。

筒壁无需催,

默默撑圣坛。

写诗的技巧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一字诗学》5

人生状态千孔百面,联想到众多先师大家都选择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创造出惊人的业绩,油然产生一种“自立天地间,参差万刃山”的感叹,正巧眼前有一只插满了毛笔的笔筒,毛笔也参差不齐,便借题发挥,把大师们和笔筒融合一体,最后用“筒壁无需催,默默撑圣坛”收笔。从“思感而惊起”到“哲思而深止”,达到了理想效果。

(3)总感而惊起。诗歌作者有了“灵感”,把能够入诗的所有“材料”进行整理,找到具有统领意义的“形”或“情”和“理”,以此为“起头”,用“惊”进行挑选创作,称之为“总感而惊起”的诗歌“起头”方法。

例赋《压与美》

由张家界之美所想到的……

作者:东方寻根

压断青山,

裸露世界奇观。

洞穿绝壁,

飞机越门舞若仙。

古藤为衣,

苍松是冠。

克服重力和疾风暴雨,

不住向上登攀。

鹰居高空,

借势向毒蛇开战。

鲨沉深海,

守卫更宽阔的水面。

等把雷声听到安详,

你便是金色的闪电。

如果看到警车就心惊胆战,

你肯定是重罪在身的逃犯。

谢谢苍天如此公平,

铸成无数双刃剑。

习惯巨石直压之重,

展现张家界的美轮美奂。

写诗的技巧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一字诗学》5

张家界的巨大石柱体山蜂,承受着多么巨大的压力,而正是这巨大的压力,才使张家界的风光如此出类拔萃。所以此诗就开门见山,就以压力为开头“压断青山,裸露世界奇观”,形成一种“总感而惊起”的诗歌“起头”方法。

(4)后感而惊起。许多情况下诗歌作者在不知不觉中,看到、听到、想到某种现象,“佳句”骤然而至。这时只需要用“惊”的方法进行一定的情景铺垫,就可以写成诗歌。这种骤然而至的“佳句”,是全诗的亮点,称之为“诗眼”,对“诗眼”铺垫的“起头”方法,就是“后感而惊起”。

例诗《仙魂》

作者:东方寻根

天水沥沥无凡尘,

飞莺啾啾传心音。

芳情缠绵共明月,

幽思怅然入雅琴。

冰清玉洁盖世貌,

春蕾初绽注仙魂。

昭君大典惊汉皇,

玉环微笑醉唐君。

貂蝉祈斩护忠义,

西施献身转国运。

古今娇容无记数,

青史留名三五人。

谁家女儿不做梦,

半掩秋波千般寻。

鲜乳白甘难久留,

新樱红芳只短春。

万里挑一牵骏马,

众星少光暗伤心。

草草将就粗俗汉,

老少齐堂炊扫熨。

满桌粉盒香水瓶,

镜前仍现眼角纹。

糙手不见指甲红,

叹息难干两泪痕。

又听歌声窗前过,

摇头雏燕未惹云。

花花公子多风流,

不敌志士一诗文。

乱石川中隐美玉,

就怕目眩不识本。

火炼真金自温高,

树成栋梁己根深。

凤凰互求舞彩翅,

比翼双双飘虹门。

山泉近月安寂寞,

才有白瀑飞神韵。

写诗的技巧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一字诗学》5
写诗的技巧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一字诗学》5
写诗的技巧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一字诗学》5

人生只有善于思考,长于学习,勇于努力,甘于寂寞,才可能有比较大的作为,即“山泉近月安寂寞,才有白瀑飞神韵”。有了这样的诗眼佳句在手,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绕到很远去开头,只要不忘“惊”的把关,就不会让人产生铺垫繁琐的感觉。

(5)叙述而惊起。把要表达的“有感”内容的时间、地点、环境,寻找有“惊”角度进行描述,称之为“叙述而惊起”的诗歌“起头”方法。

例诗《新杜鹃》

作者:东方寻根

子规四更鸣,

上苍出幽声。

读诗疑古人,

啼血何形容?

今听更感叹,

发竖骨骼惊。

万籁俱寂时,

炸雷震地醒。

无月全黑夜,

流星破天红。

三愁去昏暗,

一思飞黎明。

智者解圣言,

野物尊本能。

远行猛回头,

方知哪路通。

写诗的技巧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一字诗学》5

“子规四更鸣”就是交代了时间和描写对象,但是一物深夜名叫,确实让人觉得不同凡响,这就是叙述交代也不能忘“惊”的应用。

(6)反向而惊起:不从正面描写,而从反面寻找材料由“惊”入笔,引出主题,称之为“ 反向而惊起”的诗歌“起头”方法。

例诗《岱宗》

作者:东方寻根

不图虚高,

少显美貌。

博大深奥,

万古荣耀。

帝王文人,

争献尊号。

小兵平挑,

大将拜找。

刘备三顾,

卧龙方笑。

懂泰山者,

必成英豪。

写诗的技巧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一字诗学》5

此诗本来是对泰山的赞扬,但是起句没有从泰山的优点说起,而是指出其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山势也远不及黄山、张家界峻峭。随即又说出远远胜于黄山、张家界的帝王、文人对泰山的崇拜和敬仰——“帝王文人,争献尊号”,使“反”“正”形成强烈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的感染效果。

(7)兴感而惊起。创作诗歌有时候在所要描写的材料之上,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形、情、理”的冲动,看似和诗歌内容没有关系,其实是一种内在的引领,称之为“兴感而惊起”的诗歌“起头”方法。

例诗《书》

作者:东方寻根

土黄树绿山实在,

花笑鸟哭水徘徊。

先人慈容历历目,

我辈倩影款款来。

毕昇后悔生太晚,

猴怎成人未记载。

幸得东岳高依旧,

古今青峰探天外。

很显然,“土黄树绿山实在,花笑鸟哭水徘徊”和《书》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它们又是因“书”的包容性激发而来,写在前面完全可以使此诗“兴感而惊起”。“赋比兴”是我国古代的作诗手法。赋近于现代的叙述,比近于现代的比喻;兴和“惊”十分接近,甚至表面上看上去是为“惊”而“惊”,是“浓烈意境”的烘托方法,用于诗歌开头,称为“兴起”,我丰富为“兴感而惊起”。赋和比,其实前面已经讲到了,只是没有如此称呼。

总之,只要有“惊”的存在,诗歌怎样起头都具有浓浓的诗味。

2、诗之中

诗歌有了“惊”起,就进入了诗歌境界。只要接下来不忘记“惊”的使用,最好“步步登高”,写出好诗顺理成章。古代把诗歌的中间部分称为“承、转”,在此一并论述。

(1)中间平走。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诗歌“起头”要高、要“惊”,接下来承接“高起”“惊起”之势,把需要表达的内容一一用“惊”列出,就可以写好诗歌的中间部分。

例诗《张家界》

作者:东方寻根

远迷山层,

近惊石耸。

秀林惹恋,

清溪流情。

此非人间,

绕梦终生。

张家界的峻秀和泰山的雄伟一样,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此诗的中间两句,承接起句的远观群峰的层峦叠嶂的让人着“迷”,近看巨石的高耸入云的让人震“惊”之势,写出了张家界茂密青翠的“秀林”可以使人产生近似“恋爱”感觉,清澈无比的山溪完全是流淌着一种大自然的纯美激情;把远近的山势,和秀林、清溪作了同等“惊”度的描写,使人对张家界之美有了全面的了解,为下一步的结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中间递进。就是“步步登高”。这种方法为诗歌“起头”不太“惊”的诗歌,提供了弥补的办法。

例诗《圣山秋色》

作者:东方寻根

鹊立紫树梢,

鸣满圣山坳。

层林橙绿媚,

绝壁墨黄俏。

苍枝举白果,

枯叶围红枣。

岩缝恒坚深,

代代生芳草。

这首诗的中间四句,是一个一个台阶的向上提升的。

(3)中间转折。就是“换一个角度”描写。换明写为暗写是转,换此物为它物也为转,有时候多转并用。

例诗《红叶谷》

作者:东方寻根

山红柳柔塔高立,

孔雀飞来不再去。

湖心鱼跃小涟漪,

引得仙子住桥西。

泰山东麓的“红叶谷”,也是个“人间仙境”。每当秋风送爽,红叶满山,碧水荡湖,美不胜收。此诗首句是对山谷的直接描述。第二句“孔雀飞来不再去”,转到了孔雀的角度,意思是说此地的景色连鸟中之王孔雀都无法割舍,虽然没有用赞美之词,但转明写为暗写,暗誉此地美到了极点。

(4)中间转向。就是“正起然后反说,或者反起然后正说”。诗歌的中间是主体部分,方法不能居于一格。

例诗《故乡》

作者:东方寻根

诗书垫脚我眺望,

古柏之处是故乡。

扶摇天宇因身轻,

大江狂奔创河床。

蝙蝠乐居幽深洞,

错把星光当阳光。

苏轼不合出仙词,

鹤舞雁鸣皆华章。

此诗的“蝙蝠乐居幽深洞,错把星光当阳光”,和其它诗句的描写角度相反,显然就是“中间转向”的承转方法。

(5)中不过尾。虽然诗歌最好“步步登高”,但有时也要有所节制,把“最精彩”部分留在最后。在我的《惜与今》一诗中,“霞云隐去”,曾写为“腾云会星”,句是好句,就是太跳,使尾句“惊鸿射空”拔不起来,只好改回“霞云隐去”。诗歌的开始和中间无论如何“惊”,一般都不能超过结尾的高潮。当然个别时候,诗歌的开头或中部达到极高的境界,使尾部或者中部成为“完善”部分,这种情况多在短诗中出现,长诗一般都“中不过尾”,短诗大多数也应当“中不过尾”。

(6)中逼尾高。当然一般写诗的“草稿”期,都是“随情勃发”,并不节制,头高,中高,再以此“逼”出尾部的更高,必然使诗歌“光芒四射”。

3、诗之尾

诗歌的结束部分,一般是最高潮,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我的大多数诗歌都是采取的这种收尾方式。有的是总括全篇,点明要害;有的是进入景致最美范围最大处;有的是含而不露,让人回味;有的是先有警句,前补铺垫。

例诗《借风》

作者:东方寻根

人生在世少百年,

地游星河恒久远。

借风吹散浮尘层,

读懂沙粒成大山。

诗歌的这种结尾非常明显是全诗的最高潮,而且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写诗的技巧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一字诗学》5

古人说“结句之用法有十七:劝戒、祝颂、自感、自爱、含情不尽、相思、寓意、欣欢、景慕、余意无穷、故事、激烈、期约、怀感联对、回顾、缴收”。现以“回顾”作为代表进行说明:

例诗《中秋寄母》

作者:东方寻根

月燃秋夜明,

果香晚风浓。

天童唤远河,

地伴懂近岭。

千诗常缘水,

万人又依亭。

湖到今日阔,

粼粼满金灯。

此诗开头说“月燃”,结尾讲“金灯”,首尾相顾,互为照应,使全诗有理有序,显得相当完整。

另外“赋比兴”的三种方法都可“结诗”。“兴”是一种“从中引发”和创造“浓烈意境”氛围的方法,并不单纯用于开头,在诗歌的任何部分都可以使用。

例诗《地震祭》

作者:东方寻根

山崩地裂震汶川,

生命消失只瞬间。

弓背撑臂母护女,

裂肺撕心父哭男。

身绑亡妻死难舍,

手握断笔志未眠。

雨随泪水浇青藤,

红蕾接放白花安。

写诗的技巧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一字诗学》5
写诗的技巧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一字诗学》5

短短8句诗,写好汶川大地震是十分难的,特别是这种直接描写的手法,往往很难收笔,但一句“红蕾接放白花安”的“兴”的“从中引发”,就很好的解决了既伤痛又给予希望的矛盾。

前面的许多例诗都是整首,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诗歌的这些结尾方法无不和“惊”有直接关系,而且不拘一格,也就是说诗歌的“起承转合”都是“惊”的直接产物。对于结尾来讲,关键就是要对诗的高潮进行反复推敲,使之达到全诗的最“惊”点,如此严要求,才能够创作出好诗。

4、诗之长短

诗歌的长短根据意境和作者的创作感觉而定,并不是长诗水平高、短诗水平差,反之也不成立。千万不要以为把写诗长就是知识丰富、能力强。作者的艺术水平高低,和所创作的诗歌的长短没有关系,只和诗歌的意境是否浓烈有关系。写短诗,直接入感,飘忽不定,但是只要真正掌握了规律,还是能够对“诗感”进行控制的。写长诗,须大主题,多素材,反复酝酿找到主线,用“惊”交待前因后果、外形内理、各种关联事物,把高潮材料放在最后。也可以“跟着感觉走”,然后放开想像,材料“随遇而安”,自然成诗。当然随便一物,强行入感也可以,却是最难的,但因奇志大德仍然可行的,然后尽情挥洒,毫不设限,步步登高,以致无穷。

(四)成句技巧

以上主要是谈成诗之法,至于成句之法可以分两个层面认识,一是偏重创作实践层面,一是偏重诗歌理论层面。

偏重创作实践的成句之法主要有十种:直观成句,想观成句,查观成句,韵观成句,对照成句,回找成句,避重成句,重复成句,画观成句,示现成句。

1、直观成句就是指,看到、听到甚至嗅到某一事物,直接产生了“惊”特殊感觉,这种“有感”可以直接成句。我的“鹊飞飘雪,溪净盖冰”、“紫雾峰千层”等属于这类诗句。

2、想(兴)观成句是指,通过想像、联想,天上、地下、海洋、高山、古代、未来、梦幻、神话等等毫不设限,产生“惊”的飞跃,成就诗句。我的“心灵独约”、“思远无风”、“大泽引群鹤”等属于这类诗句。

3、查观成句是指,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成句。一次我原来的工作单位组织到泰安境内的徂徕山参观历史遗迹,回来后让写文章,题材不限。不巧天降大雨,并没有看到多少景观,但是文章仍然让写,我只好查找资料。从书中得知此山上有像鲸鱼、大象的巨石。于是我对它们进行了“惊”的提炼——南方的巨象因为太卓越,改变的生活轨迹来的北方,并化为巨石,成句为“巨象亲北”,同样,海洋里的大鲸,因为太卓越,改变的生活轨迹,离开大海,到山上安营扎寨,成句为“大鲸恋峦”。既有哲理在里面,又符合徂徕山景物原貌。

4、韵观成句是指,通过查找诗韵之字成句。写诗无常态,有时诗情勃发,佳词如云,句句入韵。有时陷入“苦吟”,不出“惊”句,更无韵感。此时翻看《韵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通过查看所有入韵之字,可以开阔自己思路和用韵范围,甚至获得好句。前面例诗《巢》中的“双飞鹧鸪”一句就是查韵所得,自己颇为得意。

5、对观成句是指,先以激情粗成句,再用其中佳句为坐标,推导对偶、对仗,使弱句成好句。在我的《杜鹃》一诗中,先有“万竹垂露”,后推导出“半江斜月”,十分动人。《新杜鹃》中的“三愁去昏暗,一思飞黎明”也是这样产生的。在《无竭》中,先有“天蓝欢鸽”,后推出“岩秀宁狮”,竞使自己激动的久久不能入睡。

6、回观成句是指,对不满意的句子,通过对写作的初情和初意的回味联想,从另一个意象,成就佳句。不满意,实际上是将要出好句的方向标。

例诗《赠妻》

——生日礼物

作者:东方寻根

转眼二十年,

航船未归岸。

妙龄握软手,

野林藏巨岩。

北飞绕红叶,

龙壁洪钟传。

浪高跃青鲸,

雾大丽牡丹。

晚星隐双岛,

晨月挂孤帆。

白发明日事,

海天等银雁。

写诗的技巧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一字诗学》5

原稿中有“晚上归来和妻子、孩子相聚,早上上班独自奋斗”的描写,感到很不满意。反复推敲,调换角度,终于写出“晚星隐双岛,晨月挂孤帆”的句子,让妻子十分喜欢。前面例诗《红叶谷》的尾句“引得仙子住桥西”的原句是“飘入镜头永记忆”,总觉着红叶谷的美没有能够充分表达出来,反复诼磨,仍无收获,只好暂时放一放。半年之后回看此诗,想起有一仙女的汉白玉雕像安立在红叶谷湖边桥头的西侧,“佳句”骤然而至。

7、避重成句是指,只要感觉到某句与前人的诗句、自己已有的诗句,或者与其它著名文体内容和文字有所重复,必须调整避开,逼成新句,这种方法,是所有写作都应注意的问题。有时候自己写了十分得意的句子,其实别人已经有了类似的,只是自己并不知道,虽情有可原、无意抄袭,但是还是需要多读多看,免得使自己有过多的“空欢喜”。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自己新的诗句特别精彩,赶巧与老诗的句子在某些方面重复,在无可替代的情况下,可以修改老诗。有时这种修改,可以使老诗更上一层楼,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避重不仅仅是成句的事情,成诗更应特别注意。我对泰山进行直接描写的诗歌有多首,为了避重,在题目上和题材上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选择。《泰山》、《东岳》、《鹊山》、《人类巨峰》、《岱宗》、《泰岳》、《山云吟》、《山之王》、《云之家》、《摄影》、《岱山》、《圣山秋色》等等,相继创作成功,较好地避免了同一题材的创作重复。

8、重复成句是指,在一首诗中有意重复词语,但这种重复必须是无法避免的、不重复别人的、使用之后使诗句更为突出的,最起码是感觉恰当的。

例诗《鹊山》

作者:东方寻根

松柏葱葱,

云雾蒙蒙。

大山重重,

叠瀑层层。

杂花竞放,

群雀齐鸣。

最多吉鸟,

枝头相拥。

何以峰翠?

难觅害虫。

怎得溪清?

常驻东风。

飞若仙子,

静似神鹰。

银河搭桥,

感动双星。

家家盼福,

飘入画中。

天人合一,

岱宗成名。

黑白同体,

喜鹊气正。

康庄大道,

登高寻踪。

观一奇石,

感悟赤诚。

捧汪甘泉,

纯洁心灵。

终入宁静,

万物同行。

此诗的开头四句,就是用词的重复使之成句。重复成句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王渔洋的《题秋江独钓图》:

一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首诗每一句都使用两个“一”,第一句甚至使用了三个“一”,全诗共九个“一”,却并不单调,而是让人感到奇妙无比。

重复也可以用在成诗上。泰山上喜鹊特别多,它又是中国的吉祥鸟,经常使人产生“有感”,我的诗歌涉及喜鹊的有多首,其中诗歌题目涉及喜鹊的就有四首,分别是《鹊隐》、《鹊山》、《鹊泉》、《鹊道》,我称之为《四鹊》,而且都是四言诗,这样的设计使诗歌创作充满情趣。

9、画观成句是指,通过观画——美术和摄影作品受到触动,能够产生比真实场景更加奇妙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使诗句不期而至。

例诗《九寨沟》

作者:东方寻根

色彩源泉,

美丽摇篮。

玉帝若游,

霞虹不见。

九寨沟我没有去过,但是它的的大名如雷贯耳,通过网上查看相关风景照片,深为其景致的美丽色彩折服,并产生了奇妙的联想:天上的彩霞和彩虹绚丽多彩,但是和九寨沟相比仍旧逊色了许多,玉皇大帝如果到此一游,肯定不好意思再把彩霞和彩虹放在天上炫耀了。如此产生了“玉帝若游,霞虹不见”句子。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听别人介绍的风景都是经过其选择或者夸张了的,美术和摄影作品也是如此,我的许多诗句都是回看自己的摄影作品得到的,在观看实景是并没有产生这种诗感。古代没有摄影,这类诗称之为“题画诗”,前面王渔洋的《题秋江独钓图》是典型的例诗。

10、示现成句是指,凭借想像力,把过去、未来或无法亲身目睹之事物,利用诗句描述,将“画面”呈现于读者面前,带领读者进入超越时空的境界。

例如:

风动荷花水殿香,

姑苏台上见吴王;

西施醉舞娇无力,

笑倚东窗白玉床。

(作者:李白)

将过去所发生的事物,凭想像力写出,此称“追述”示现。

旱沟大雨难成溪,

黄草眺望石不疑:

他日雷暴七昼夜,

随流条条跃红鲤。

(作者:东方寻根)

凭想像力将未来的情景,作一描绘,此称“预言” 示现。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偏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王维)

将远方的景物,凭想像力显现出来,称为“悬想”示现。

偏重诗歌理论句法,从诗句的相互关系出发,把诗句分为:连贯,问答,呼应,倒装四种形式:

1、连贯式句法:这种方法的上句所表达的意思尚不完全,还需由下句补足。

例诗《绿洲》

作者:东方寻根

水高自远流,

乐声去千愁。

百花万鸟聚,

处处是绿洲。

这首诗的所有句子都鱼贯而下,各句之间的意思表达都是连贯关系,最终完成一个主题的阐释。

2、问答式句法:将所要表达的内容,用疑问的口气表示出来,激起波澜,引起读者注意,给与读者想象的空间。至于有无答案则并非至关重要,或者即问即答,或者答非所问,或者问而不答,目的是用语气对内容进行强调。例如我的诗句:“一国之艺何辉煌?帝王平民舞凤凰”,就属于即问即答式句法;“走遍世界,男女钥匙不离身。开你心锁,不知是何人?”属于问而不答式句法;“ 恋女倾诉?壮士悲歌?一鸣千荡,不哑不歇。万竹垂露,半江斜月。林山俱寂,心灵独约”,此类属于答非所问式句法。

3、呼应式句法:下句与上句必须有关联、对应或对照关系,实质上就是我对前面讲的“对观成句”,在此不再重述。

4、倒装式句法:颠倒字、词甚至句子的顺序,使内容最为“惊叹、惊奇、惊美、惊喜、惊悟”的地方提前或者换位展现,增强诗句的“陌生感”和感染力。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是王维的《观猎》中的诗句:“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按正常的次序应当是“将军猎渭城,风劲角弓鸣”,显然后一种排列会大大降低诗句的感染力,这属于颠倒诗句式的倒装句法。我的《山溪愿》中,本来的诗句是“重山恋老亭,长溪辞新景”,感到诗句太平,结果把诗句中的字词“倒装”了一下,并进行修饰,成为“重山总恋亭,长溪新辞景”,使诗句别有一番风味,这属于颠倒字词式的倒装句法。仍然需强调的是,这类倒装式句法,还是以“倒装之后不觉倒”、“上口易懂”为最佳标准,如果诗句倒装之后影响了“上口、易懂”,人为痕迹过于明显,是因小失大,还是不“倒装”为好。

总之,只要“有感”出现,用“惊”一规范就能成诗。能直接成句的就直接成句,不能直接成句的就间接成句。一切方法为意境服务,怎样能够表达出惊、雅、深的意境,就怎样写,不拘方式方法。特别要记住“不满意是成就好句的方向标”,所以,写诗一般不能轻易对诗句满意,必须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

(五)用字技巧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种特征导致了汉字超绝的的表达能力,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表意文字的成份,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平均起来,同样的内容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像“一”、“道”、“寿”、“半”之类的众多汉字,用拼音文字解释透彻,非写一篇文章不可,用汉字简单的几个笔画就能做到形意兼备,让人心领神会。汉字初始学习难度虽大,但掌握常用字后不存在类似海量英文单词的继续学习问题,几百个基本单元,可以合成表示大千世界的各种事物的上万汉字;几千个常用字,又可以轻松组合出数十万词语。在计算机输入问题解决后,汉字的优势逐渐显现。语素是汉文表意的最小单位,类比于英语的“词汇”和“词组”的总称。绝大多数汉字可以独立构成语素,拼音文字的字母却很少能够独立构成“词汇”和“词组”。这些都称为“汉字的独特表现力”。

汉字的以上优势,表现在汉诗上更是无与伦比。最直接是表现在形式上,汉字的“方块”可以使诗歌惊人的整齐,也可以进行绝对对称的图形排列。在内容上,结合意境注意文字的选择,就可以做到“一字一惊”,使诗味达到最浓。拼音文字因发音决定了词语的长短不一,使其排列能力受到了巨大限制;从内容上更是无法做到“一字一惊”,这些都是拼音文字的天生弱点;两者比较,优劣显而易见。汉字简直就是为诗歌量身订做的一套文字系统:

1、炼单字。汉字使汉诗具有“海量信息”的容量,几个字就能使人热血沸腾。特别是发展到唐宋时期,在平仄的限制下,形成实际上的“一字一惊”创作隐规之后,使汉诗更加凝练而震撼。凡是写诗,首先用“一字一惊形”要求,实在不行时再寻找“惊情和惊理”的字词。

例诗:《有感》

作者:东方寻根

学历贴金,

仙鬼共存。

职称镀银,

善恶皆根。

年龄胜钻,

悲喜命运。

权力如神,

祖辈遗训。

钱财是魔,

芝麻开门。

才能比人,

潜龙现身。

躯体软壳,

大厦难稳。

道德鉴魂,

百兽远遁。

这首诗是我有感于社会热点“学历、职称、年龄、钱财”等问题写的。这些问题都十分抽象,不具形象性,很难入诗,不过把它们和“惊”和“形象”联系再一起,还是能够成诗。当学历贴上金时,就金光灿灿(形象性),更显得非同一般了。但是学历不是能力的标尺,它成就了一些人,也葬送了一些人。“仙鬼共存”深刻地表达了这种含义,而且更“形象”更使人“震惊”。下面的职称、年龄、钱财等也是采用了类似的处理方法。当诗歌要表达任何一种对象时,一定要认真选择、推敲具有“惊”和“形象”性的字词,这样写成的句子,才能有诗情、诗味。

对于初学者来讲,最好先选择本身就具有“惊”和“形象性”双具的题材进行创作,成句、成诗都比较容易。

例诗《观景》

作者:东方寻根

高云留峰清,

劲雨秀松朦。

山满白菊花,

草立红蜻蜓。

泰山风光雄奇,处处是景,为写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的大多数诗歌都和泰山有关,就是说泰山为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诗情。这首诗是我有感于大自然的本有能力而写的,提供材料的则是泰山无尽的风光。初学者使用这类题材比较容易成诗,对有一定的创作经验的人来讲,使用这样的题材就应当出“好诗”了。此诗的草稿是这样的:

晴空观远景,

阴雨添近层。

大笑摇摆出,

草立红蜻蜓。

写草稿时,不必过于拘谨,在“惊形”的基础上,应追求诗势,大胆成句。草稿粗成之后,用“一字一惊”进行雕琢:“晴空”换成“丽空”,史冲击力大大增强,属于炼熟字为新字。“远景”换成“峰”、“清”,既是词换字,又是增“形”增“惊”,属于炼空字为形字,下面的一句也是如此处理。接下来用“草立红蜻蜓”“对观成句”推导出“山满白菊花”。形成了成诗的二稿:

丽空观峰清,

暗雨看松朦。

山满白菊花,

草立红蜻蜓。

细看二稿仍有许多不足,“空”和“雨”并不十分相称,“观”和“看”二字也过于相近。于是进行了进一步推敲,如果和“雨”相称,比较合适的是“云”,“丽云”诗感也不错。但是把“丽云”放入诗句“丽云观峰清”就有悖常理。因为有云,峰就会看不清楚,我曾有诗句“泰山半隐白云间”。所以还必须炼谬字为理字:改“丽云”为“高云”,改“暗雨”为“劲雨”。同时炼近字为远字:改“观”为“留”,改“看”为“秀”。改“观”为“留”同时又是炼浅字为深字的方法,形成了有哲理意味的“高云留峰清,劲雨秀松朦”,使这首诗成为我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另外还有炼静字为动字的方法:“万竹垂露,半江斜月。林山具寂,心灵独约”中的“斜”字,写出了月光的动感。

以上列举了六种常用练字方法:炼熟字为新字,炼空字为形字,炼谬字为理字,炼近字为远字,炼浅字为深字,炼静字为动字。

2、炼诗眼。诗眼是汉诗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字词或者诗句。汉诗“一字一惊”的极高要求,使诗句放在任何其它文章中,都显得不同凡响。但是当所有的诗句都同样的精彩,就必然使人产生视觉疲劳,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感觉。所以汉诗又有“炼诗眼”的绝招,在关键地方再巧用一个字,整个句诗之“龙”就被“点了睛”,瞬间“翻卷云天九万里”。例如宋代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曾使用“到”、“过”、“入”、“满”等字,最终确定为“绿”,使诗句平步青云。还有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唐代韦应物“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横”字,皆一鸣惊人,使诗句成为千古绝唱。这种类型属于“以字成诗眼”。诗眼是在“一字一惊”的基础上,对不太满意的字进行反复推敲的结果,在中国诗歌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的“岩秀宁狮”句子中的“宁”字,和“高云留峰清”的“留”字,也具有诗眼的感觉。

当然汉诗中更多的是“以句成诗眼”的情况。

例诗《咸阳城西楼晚眺》

作者: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这首诗是单个用字和易懂完美结合的典型诗例。许浑凭着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总结,把风为雨之先导的自然规律,形象而令人震惊的转化为诗句。“山雨欲来风满楼”短短七个字,竟有“山”、“雨”、“风”、“楼”四个具体形象。关键是此句富于哲理,使之成为名句中的极品。此诗因这句“诗眼”成为名诗,许浑更因为这句“诗眼”名垂青史。

“诗眼”在汉诗中举足轻重,凡是“好诗”没有缺“诗眼”的,使其成为“艺术皇冠上明珠”发出的一束最为绚丽的光芒。

3、炼组合。汉诗的平仄、对仗、藏字、回文等用字艺术非常精妙,同时又表达出深邃的意境,被赞誉为“人类语言的奇迹”。

现代汉诗虽然不太讲究平仄,但冠“古诗名”和“古词名”的格律体,仍然保持着这个传统。平声包括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例如“欺”、“旗”,仄声包括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第三声和第四声,还有古音中较为短促的入声,例如“起”、“器”(“漆”)。平声字较高,而且是可以拉长音的,所以比较明亮爽朗;仄声字较低,是不能拉长音的,所以比较低徊沉郁。近体诗一般都用平声韵,其原因也就在此。近体诗的平仄规律有四条规律:一句之中平平仄仄成对相间;一联之内上下两句平仄相对;下联的上句与上联的下句平仄相粘;句末不可出现三平或三仄。概括起来只有一条原则,就是寓变化于整齐之中。我们在明白了平仄格律的本质,是使汉诗在创作时必须逐字雕琢,“一字一惊”之后,就不必过于拘泥这种平仄限制。古今汉诗都有大量的不讲平仄的巅峰之作,所以平仄不是汉诗的必须条件,我们大体了解就可以了。

对仗在格律汉诗和对联中广泛运用,是中国文学上特有的现象。因为大多数汉字的形、音、义特点,所以容易找到成套的对应关系、配偶并生的字和词,如天对地、阴对阳、青山对绿水、清风对明月、穿花蝴蝶对点水蜻蜓。它们在诗中以对称形式出现,这就是“对仗”。对仗的原则一般要词类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义相关,即相同或相反,彼此有联系,甚至平仄相对。由此产生了无数佳句,如古代名对:“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等,在字面组合美的同时,表达出深邃的意境。现代汉诗,因为不讲究平仄,很少有严格意义上的对仗,但可以称之为“对偶”。对偶的诗情效果并不压于对仗。我在前面例举的《观景》,整首诗都是对偶句子,其他例诗对偶句子也比比皆是。

回文诗,也称作“迴文”、“回纹”、“回环”,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排列诗句,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回文的形式在晋代以后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种文体中被采用。这种文体用在诗中叫回文诗,用在词中叫回文词,用在曲中叫回文曲。回文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能正逆读,能上下读,能跳跃读,能交互读,能斜圆读。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成优美的诗篇。

例诗《题金山寺》

作者:苏东坡

潮随暗浪雪山倾,

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

巷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远树江天晓,

蔼蔼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

碧峰千点数鸥轻。

这首七律讲究平仄对仗,把金山寺的美妙风光,尽收于诗中,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情趣盎然。然而更妙的是,这首诗从诗尾开始倒着读,同样是韵味无穷。

轻鸥数点千峰碧,

水接云山四望遥。

晴日晚霞红蔼蔼,

晓天江树远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巷,

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

倾山雪浪暗随潮。

回文诗的巅峰之作是前秦妇女苏若兰的《璇玑图》。据说此诗八百多字,无论正读,反读,竖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迭一字读,均可成诗。可以读得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一千多首,才情之妙,贯古超今。作者的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厌恶,跃然纸上。

包括回文诗在内的藏头诗、字谜诗、玻璃字诗、离合诗、剥皮诗、数字诗、药名诗、生肖诗、卦形诗等等,都是汉诗不同分类的表现形式,皆基于汉诗“单个用字”的特点发展而成,属于“纯艺术”方向,是诗歌艺术形式的高峰。“一字一惊”对于诗文来讲,确实已经到了顶点,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再对汉诗的艺术水平产生怀疑,只需安心依规、不断深探、一代一代的继承、研究和创作,使之永久地繁荣下去,就是人间正道。只要把汉诗用字的功夫进行一番勤学苦练,人人都能够掌握要领,进行各种诗体的创作,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