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战国时期,有哪些主要辩论学派?没有话语权儒家,远离政治权力道家,两面性墨家,外交纵横家应用哪些语言艺术?精心雕琢的辞令,灵活变通的修辞,严谨缜密的逻辑,精准攻心策略。
我国历史上有三大乱世,春秋战国持续500年之久,魏晋南北朝持续260年,还有割据半个世纪之久的五代十国,何为乱世?一是烽火连天的“战事”,也就是兵战队原有秩序的破坏和瓦解,另一种就是祸从口出的“舌战”,对原有话语秩序(言论秩序)的重塑。
在这些乱世,“舌战”艺术达到最高峰,影响力最大的时期莫过去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代,是思想家、谋略家和外交家英才辈出的时代,他们在春秋战国舞台,长袖善舞,纵横捭阖,特别是纵横家谋略家出现后,他们将《孙子兵法》中所提及的谋略演绎得淋漓尽致。
纵横家所依靠最主要的工具是语言,他们极其善于利用语言技巧,审时度势,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傲视群雄,纵横战国,例如商鞅舌战群儒,晏婴出使楚国,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等案例,其语言技巧简直都是登峰造极的表现。
我们来看看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些纵横家如何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审时度势,纵横捭阖于各诸侯国之间,如何说服君主获得权力,使国家富国强兵,进而影响整个战国格局的,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使秦国强大的商鞅,使魏国最先成为强国的李悝了。那么战国时期,外交纵横家都应用了哪些语言艺术呢?
笔者通过详实的史实资料,总结出有以下几点:
1.精心雕琢的辞令
在错综复杂的外交较量中,外交纵横家用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让国家陷入危难之中,因此这使臣不得不对所用的辞令进行精雕细琢。
《战国策·魏策》记载秦王与安陵使臣唐雎的对话,秦王曰“寡人以五百里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何也?秦灭一韩亡魏,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君,而君逆寡人,轻寡人与?”面对秦王的威慑,唐雎对曰“否,非若者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
唐雎以委婉的外交辞令回复了秦王,既没有得罪秦国使国家陷于危难之境,又维护了安陵君的尊严。
外交辞令需要斟字酌句,如果对方盛气凌人,就要抓住要害进行还击,当秦王危言恫吓唐雎“你知道天子之怒吗,天子发怒,血流千里,伏尸百万,”这时候,唐雎也一改前面的委婉说辞,针锋相对地回复到“大王知道布衣之怒吗,布衣之怒,流血五步,虽然伏尸二人,但能让天下人戴孝,现在布衣就发怒了”,说着说着,唐雎就要拔剑而起,秦王听了脸色大变,态度立马软化;在这里唐雎用犀利的言辞对秦王起到了极大威慑作用。
2.灵活变通的修辞
这些外交纵横家在进行语言艺术战争中,将语言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们在阐述自己的主张或者劝说的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有比喻、引用、拟人、排比、夸张等等手法把要说的事表达得非常透彻有力,非常生动
《战国策·魏策》记载,孙臣用“抱薪救火”的比喻劝说魏王,形象地指出了秦国的贪婪,以地事秦,无异于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止,但大王之地是有数的,但秦国之求是无穷尽的。苏秦劝说魏襄王和赵国合纵时,就曾应用《周书》中,“毫毛不拔,将成斧柯”的诗句,警示魏襄王当机立断,否则必有大患。
当赵国准备进攻燕国时,纵横家苏代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拟人故事劝说赵惠王,赵国攻打燕国,燕赵两国打持久战耗费内力,只能是强秦得利;苏代用委婉、生动的拟人典故将自己观点表达出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庄辛劝说楚襄王要勤于政事,发展国力警惕秦国时,用了大量的排比修辞,以蜻岭之死,将黄雀、黄鸽、蔡圣侯之死,语意层层递进,言语气势凌厉,一句惊醒楚襄王,最后庄辛之言被采纳。
苏秦在劝说齐宣王进行合纵时,用了大量夸张修辞手法,连用几个排比句将齐国的军事历史、繁华商业、地理优势等进行夸大描绘,形象地展示了齐国强大国力,让畏惧秦国的齐宣王增强了信心,最终决定与赵国合纵抗衡秦国。
3.严谨缜密的逻辑
外交纵横家辞令不仅委婉得体,蕴含丰富的哲理,还要必须做到经得起归纳推理。《战国策·魏策》记载,有人上书奏秦王不要攻打魏国,将魏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比喻成蛇身的中身一样,当蛇的腹部受到攻击时,首尾都会来相救,当魏国受到秦国攻击时,其毗邻国家都会群起而救之,而此时山东的齐国、楚国、赵国力量都很强大,现在不是攻打魏国的有利时机。秦王看后,立即明白其中的道理,严禁缜密的逻辑推理到达了劝说的目的。
此外,苏代游说赵惠王用 “鹬蚌相争”的典故不要攻打燕国,否则两败俱伤,秦国渔翁得利;季梁用“南辕北辙”的故事劝阻魏国伐赵,都取得了劝说的成功。
4.精准的攻心策略
外交语言中无论使用什么修辞手法,无论采取什么劝说形式,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劝说能够打动对方之心,因此外交纵横家能够成功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把握对方心理。
《韩非子》记载“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只有把握对方心理,才能打开对方心理防线,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那么这些外交纵横家如何打动对方之心呢?笔者认为无非就是以下三点,动之以情打“人情牌”,诱之以利打“利益牌”,示之以害打“成本牌”。
动之以情,赵国平原君在赵国处于危亡之际,以兄弟之情、姐弟之情打动魏公子无忌,在真情的感人下,才上演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迹,挽救赵国。
诱之以利,天下熙熙皆为礼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任何战争都是由逐利性的,在劝说对方中,了解其所需,适时抛出诱饵,就不怕对方不上钩。燕国乐毅率五国之师攻破齐国后,要征伐楚国,楚国大司马昭阳劝楚王说,韩国地处于楚国北部,五国之师伐楚必须经过韩国,而韩王胆小怕事,又贪小便宜,昭阳抓住了韩王“好利而恶难”的心理,以利相诱,以威相逼,对症下药,果然药到病除,为楚国解除了五国合纵攻伐的燃眉之急。
示之以害,除了诱之以利外,示之以害也是有效的攻心策略,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外交纵横家深谙其道,在进行外交活动中,往往都用到“示之以害”的策略。
例如,齐国和楚国交战,小国宋国在齐国的恐吓下答应援助齐国,这时候楚国就派人劝说宋王“如果齐国战胜楚国,下一步就是兼并宋国;如果齐国不胜,那么楚国也将报复宋国”,楚国指出,不管秦楚战争谁胜谁负,对于宋国都没有好处,经过一番言辞劝说后,让宋王更加坚定了中立立场。
再如,当秦国要攻打西周时,周最劝谏秦王不要攻打西周,并罗列出了诸多弊端,如果攻打西周,势必会造成天下都孤立秦国,这对于日后,秦要统一天下是没有好处的,秦王听了自然会三思而后行。
这些登峰造极的语言艺术是如何形成的呢?离不开春秋时期的学派辩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结果。那么春秋战国时期都有哪些学派辩论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大思想影响,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墨家思想影响这纵横家辩论语言艺术的形成。
儒家,孔子拥有话语却没有话语权
孔子首先是一个集大成的思想者,伟大的教育家,这个是没有疑问;在社会政治方面,孔子主张中央集权,各阶级按照封建伦理道德各行其责使社会达到和谐,孔子虽然是一个坚定的改良论者,却是一个失败的说服者,其主张一直未得到重用。
一心想成为政治家的孔子,但其政治生涯很短,直到鲁定公八年,孔子才开始做官,从中都宰,到司空,后来又做到主管司法的大司寇;此时,孔子提出削弱家臣实力,实际上就是削弱大夫势力,而这时大夫掌控国家权力,结果孔子被鲁国执政王季桓子疏远,只好离开鲁国而周游列国。
政治上失意的孔子,只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教育身上,通过授课将自己的主张传授给弟子,把自己的仕途期望转嫁到弟子身上,让他们成为自己理想的践行者和培育者。然而孔子用自己的“仁”“德”“礼”理论说服学生,说服了周围的人,却说服不了君王。
孔子为什么会失败呢?主要是因为,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周天子权力名存实亡,礼崩乐坏,孔子所推的“仁”“礼”在自然也就失去了上层建筑的基础。其次,孔子提倡的“礼”“德”“仁”等一系列非战主张,与当时诸侯国兼并战争,逐鹿中原的现实是不相符的。孔子要通过“仁”“德”来劝服君王,结果孔子在鲁国并不受重用,鲁哀公经常问政于孔子,却不采纳他的主张。
道家,远离政治权力中心
儒家的孔子和墨家的墨子都信仰天,认为天最大;然而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却认为最大的不是天,是道。老人认为天地间最根本是道,道是无为的,人也应该遵循这个道理,为政者也应该采取无为而治,去掉民中的智慧和欲望,顺其自然而生活,只有这样天下才能大治。
《道德经》“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弱其智;实其腹,强其骨。使民无知无欲,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认为,道法才是人应该遵循的东西,“圣”和“智”的状态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所有圣人和智者只适用于少数人,老子所倡导的是让普通大众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并不是夸夸其谈圣人之道。
万物生长都有其规律可循,无论是人、地、天、道、自然都有其对应的规律,所以老子认为,所有事情只要按照它本来的规律去发展,去运行就可以了,如果强加上别人的意志,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作为执政者也一样,应该将追求“道”作为长远目标,不应该动不动就“兴兵”,一旦兴兵,则万物荒芜,寸草不生,对一个国家也一样,追求无节制的膨胀,只能加速其衰亡,例如,庞涓任魏国大将军时,连年征战,最终耗费魏国国力,使魏国从第一强国沦为二流国家,失去了与秦国争霸的实力,只能依靠合纵连横依附强国苟且偷生。
快活的庄子,如果说老子倡导的是小国寡民,那么庄子就是鄙视权贵的颠覆者,庄子生命的宗旨就是通往“逍遥”之路,实现个人的自由和解放,这跟庄子所处的时代有莫大关系。庄子所处的春秋战国乱世,诸侯争霸,臣子争宠,士人争名,很多人为了名利,不择手段,毫无规则和道义可言,在春秋战国乱世,一个人可能终身碌碌无为,虚度一生;也有可能为君王效力,平步青云,更有可能稍不留神,就成为阶下囚;庄子对眼前的一切早已看透,他常用愤怒和极端来面对无奈的现实。
庄子吸取了老子道家思想精髓,又融合了杨朱学说的要义,将道家学派带入了一个玄幻的胡同,在庄子的文章中时刻都充满着辩论和辩术,特别是庄子关于时间维度的辩论,他认为,如果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任何事物都可以称之为大,也可以称之为小,由此可知,庄子将辩论术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样是道家学派,老子是温和派,庄子是激进派,老子是改良派,庄子却是改革派;但是道家思想从未真正进入权力中心,不纵横于政治,却纵横于思维中,纵横于天地间。
墨家的两面性
孔子是私生子,墨子出身于贵族,不同的出身决定了他们对贵族不同的态度;孔子崇尚“周礼”,重视等级;而墨子却讲求平等的“兼爱。”墨子是一个功利主义者,他的学说都以为国家和人民求利为宗旨,都是讲如何施政的?春秋战国时期,真正掌握话语权的是靠军事实力,宗法制度虽然有一定影响力,但是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墨子内心希望和平,他一方面鼓吹罢兵言和,期望消弭战争;另一方面他也研究守御城池之术,以帮助弱国加强国防。墨子不希望战争所带来的生灵涂炭,百姓朝夕不保,但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的国家关系要么是大国欺负小国,或者小国依附大国以求自保,要么小国就被兼并;小国要想自保,光靠儒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万万做不到的;除了让大国停止进攻小国之外,墨子认为只有小国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拥有绝对优势的防御体系,才能立于不亡之地,这就是墨子“非攻”思想的一种体现。
在所有学派中,只有道家展现出了很少功利主义思想,道家怀揣忧国忧民思想,却离统治阶层越来越远,儒家想回到周朝“礼制”就是功利,各大名家重物号辩也是功利,其他学派或多或少都带有功利色彩,但他们都不是功利主义代表。
唯独墨家是功利主义代表,因为墨家毫不掩饰自己的功利意图,没有披着仁礼智信的外衣,在这点上,后来的法家也毫不隐瞒自己的意图。
墨子游说都用了哪些方法呢?墨子在游说楚王过程中,打出了“人情”牌,将邻里之间的关系放大成两国之间的关系;墨子在游说公输盘的时候,打了“国情”牌,墨子指出楚国的当务之急不是扩张版图,而是增加人口,楚国若是攻打宋国,会造成楚国人口骤减,这是一场胜负未可知的不义战争。当楚国想攻打宋国时,墨子游说楚国国君时打出了“军事实力”牌,墨子指出宋国防御能力很强,两国倘若打消耗战,身为大国的楚国没有必要这么做。
最后墨子又打出了“战争成本”牌,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道理,让楚国最终放弃攻打宋国的计划。墨子之辩,结合了人情、国情、军事实力、战争成本等多方面利益因素,凭着辩术,消弭一场战争。
总之,儒家的仁义,道家的无为,墨家的两面性,最后都被纵横家的谋略所应用。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有活跃着两类为辩而生的人,一类是诸如惠施、公孙龙等这样为辩而辩的人,另一类是苏秦、张仪、公孙衍这样将整个大国关系都置于舌尖的纵横家。
我们回过头来纵观历史,每逢大乱世,总会有一些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各诸侯国、各军阀、各藩王等势力中,通过他们的“舌战”闪现出人类战争史上智慧的光芒,这些人擅长外交斡旋,内政方略有专攻,对人性透彻的理解,对局势精确掌握,对时机敏锐把握,使得他们甚至能够通过说服君王来实现自己的主张。
战国七雄,合纵连横,逐鹿中原,其邦交过程基本上都是通过这些娴于辞令,工于心计的外交纵横家来完成的,他们凭借高超的语言艺术,能敌百万雄兵的三寸不烂之舌,在战国时期掀起一次次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画面。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