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质界一代宗师--章鸿钊
章鸿钊(1877—1951)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科学史专家。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创办了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地质讲习班),为我国培育了第一批地质学家,其中许多人成为我国早期地质工作的主力。他从近代地质科学角度研究了中国古籍中有关古生物、矿物、岩石和地质矿产等方面的知识,撰写《三灵解》、《石雅》、《古矿录》等著作,开我国地质科学史研究之先河,具有广泛影响。参与筹建中国地质学会,并任首届会长,为我国地质界一代宗师。
章鸿钊,字演群(后改为爱存),笔名半粟。幼时家境小康,共有兄弟4人,姊妹3人,他排行第三。1882年5岁时进入他父亲章蔼士所开的蒙馆读书,由他父亲授读“四书”、“五经”约六七年,奠定了他坚实的汉学基础。17岁时,自习钻研算学,到21岁时便辑成《初步综合算草》一册。章鸿钊后来进而研究科学,自习算学实为始基。
1899年考中秀才后,应邀当私塾教师数年1902年以第一成绩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开办之东文书院。除学习文外,还兼学历史、地理、哲学、社会学诸门。他在校学习努力,仅年余对本文义已尽了解,课余开始译书。本想3年后毕业工作,不料洋公学因经费支绌而决定将东文书院停办,这对求学以报祖国章钊来说,实是意外之打击1904年在家深受缀学之苦,及秋间奉原东文书院校长罗韫锡函召,去广州在两广学务处襄办辑教科书。1905年官费赴日本留学,入日本京都第三高等学校毕业后本拟转入大学农科,由于农科名额所限,只能改变学科愿。
1922年,在章鸿钊积极倡导下,于年初成立中国地质学会,章鸿钊被推选为首任会长。这一学术团体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28年因病,只得放弃野外地质调查,决意辞去地质调查所工作,以便有较多时间休养并从事著述。此后一段时期,章鸿钊撰写论著甚多,涉及地质科学的多个领域。 1950年任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顾问。由中国科学院聘任为地质学科专门委员。被邀为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特邀代表。 1951年9月6日 因患肝癌病逝于南京。享年74岁。
2、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今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的一个贫寒人家。(也有一说是1889年11月18日)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大学教务长兼地矿系主任。1952年,再次应李四光之邀回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他的观点,并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3、中国地质学的“开山大师”--丁文江
▲丁文江(右一)与梭尔格(左一)1913年在河北
丁文江(1887—1936年),字在君,笔名宗淹,江苏泰兴黄桥镇人。留学日本、英国。曾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他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开创地质事业期间,他还发挥了“学术界的政治家”作用。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地质学在1920年代就获得了世界声誉。丁文江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和胡适办过报刊,参与中美、中英“庚款”的管理事务;还主持过旧上海的政务工作。蔡元培赞誉他是“精于科学又长于办事”的人才。1913年2月,丁文江应工商部矿政司司长张轶欧聘请,任该司地质科科长。与丁文江同时代的章鸿钊,也是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称丁文江“开山大师”,是说他先后在“地质研究所”、“地质调查所”工作中,使得中国地质学、地质事业成绩卓著。丁文江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乡绅人家。在母亲单氏的训诲下,他四岁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十岁读完四书五经,并能吟诗作对。有一天塾师出上联“愿闻子志”,丁文江对出“还读我书”。11岁,他就能写《汉高祖明太祖优劣论》数千言的长文。丁文江15岁时,湖南攸县龙璋(字研仙)出任泰兴知县,这位维新人士听说治下有丁姓神童名文江,就以《汉武帝通西南夷论》为题面试。童子文江果然下笔千言,报国之志跃然纸上。龙璋叹他为“国器”,收为弟子。并劝说丁文江的父亲丁臻祺送儿子去日本留学,将来报效国家。丁臻祺家道中落,如果不是龙璋的建议和精心安排,他不会举债让儿子留学。丁文江对龙知县终身不忘,成名后他去湖南,曾专门作诗祭奠,凭吊恩师:“十五初来拜我师,为文试论西南夷。半生走遍滇黔路,暗示当年不自知。”少年丁文江在日本,过着“谈革命,写文章”的生活,一年半后,他和另两名同学转赴英国。途经马来西亚槟榔屿时,得到康有为的资助。到英国后,丁文江仍为留学费用所困,只得住到一个小镇苦学。丁文江一年跳三级,两年考进剑桥大学。然而又因交不起昂贵的学费,半年后辍学,改入葛拉斯哥大学,学习地质学及动物学。1911年4月,他获得双学位(文凭)回国。丁文江海外归来,不久便参加清政府举行的第七次游学考试,获“格致科进士”,授“农商部主事”。他一边在上海南洋公学任教,一边应商务印书馆之约,编《动物学》教科书。直到1913年,才“专业对口”从事地质工作。
4、中国铀矿之父--南延宗
南延宗原名南蒋康,字怀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生。是乐清南姓第二十五代传人。早年失去父母,兄弟三人,长兄早亡,次已亦多病。延宗第三,过着清寒生活。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小学读书时,成绩卓异,未毕业即借用同学蒋土淦的文凭,考取温州省立第十师范学校。当时学制规定读五年方可毕业,延宗读了三年,便去考南京中央大学地质系,没有毕业文凭,借用已故同学何延宗(磐石人)的毕业文凭去考试,即被录取入学。从此一直冒姓何,直到民国十九年(1920)沈金相为乐清县长时,以“归宗”名义,申请恢复南姓,名则沿用延宗。像他这样两次跃级上进,三次更易姓名,实为罕见。1931年从南京中央大学地质系毕业后,进入北平地质调查所工作。从事地质研究,专攻矿物与矿床学,多有独特创见。其《地质图上火成岩花纹用法之商讨》一文,至今仍为全国地质图引用。1936年秋到福建省调查矿产。在两年多时间中,足迹遍及宁德、南平等十个县,发现了永泰明矾矿、莆田铝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远去西南工作,在云南省安宁县境内发现铝矿,这是西南地区第一次发现。此后云南、贵州二省陆续探测,发现大量铝矾土矿。为抗战期间中国地质界之重大收获。后又不辞冒险犯难,在金沙江两岸深入探查金、银、铅、钨矿的储量和分布状况。
1943年,延宗在广西钟山黄羌坪发现铀矿,这是我国最初发现。他的论文发表后,引起全国有关人士的极大关注。1948年,因不满当时黑暗统治的社会现状,更兼多年积劳,体力不支,携家眷返里休养,旋即被温州中学聘为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江地质调查所成立,多次聘请他,他亦感于新中国出现的新气象,应聘担任浙江地质调查所研究员。他在浙南地区调查地质矿藏,不到一年时间,发现了青田、永嘉等地的钼矿,和义乌、诸暨的铈钇矿。1951年2月23日在工作之际,突患急性肠炎,送杭州中山医院诊治,经中外名医会诊,认为旧创新疾并发,病人膏盲,无术挽救,于3月7日与世长辞,年仅45岁。遗体安葬于杭州灵隐石人山麓。
南延系毕生致力于地质研究,著作甚多。先后在《中国地质学会志》、《地质论评》、《中国建设》、《矿测近讯》、《浙江地质》等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6O余篇。
5、能源地质学权威--王竹泉
王竹泉,字云卿,又名宗琪,1891年4月9日出生于河北省交河县陈屯村。1906年考入河间中学,学习刻苦,每次考试都是名列榜首。1911年毕业。在中学期间正值军阀混战,列强欺凌,民不聊生。他出于救国之心,坚决要求进一步升学深造。先考入南京铁路专门学校,因学校教师及教学设备都很差,只学习两个月就退学了。不久,他考虑到要建立富强的中国,必须有丰富的矿藏资源。于是又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于1913年考入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学习地质科学。191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当调查员。1922—1929年期间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技师。王竹泉从毕业到30年代,对华北、东北、华东等地做了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工作。先后发表了40多篇调查报告和论文。王竹泉不仅在煤田地质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对其它矿产如铁、锰、铜、金、铝、磷矿和石油等也进行过广泛的研究和探索。他先后发表文章有30余篇。在1923年王竹泉曾对陕北油田进行调查,并做出可喜的成果。他在延长油田设计三个钻孔,其中有油出;在延川、水平设计两个钻孔,有一个钻孔出油。1950年王竹泉还发表一篇题为《勘探陕北石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论文。当时受燃料工业部领导的委托,王竹泉参加了第一次石油地质工作座谈会。
王竹泉(1891—1975),区域地质学家、煤田地质学家。是我国煤田地质学的奠基人。主编了我国第一批1:100万地质图——《太原-榆林幅》。他的《山西煤矿志》、《华南晚二叠世煤田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等具有经典意义。他对华北、华东、东北、西南若干地区的地层、构造、地貌、矿产等研究有重要成果。王竹泉于1975年7月24日病逝。为了纪念这位我国地质界的老前辈,中国煤田地质局、全国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煤炭科学研究院西安分院于1991年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王竹泉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并出版《王竹泉论文选集》和《王竹泉纪念文集》。
6、中国鹦鹉螺化石研究的创始人--俞建章
俞建章,字端甫,出生于安徽省和县城里一个贫寒家庭。1911年,他才从小学毕业考入中学。高中毕业考入天津北洋大学。过两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24年俞建章毕业于北京大学,经他老师孙云铸介绍受聘于河南开封中州大学,担任助教工作。1928年经他的老师李四光介绍进入了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得到美籍地质学家A.W.葛利普(Grabau)的指导。他参加了湖北南漳、荆门等地的煤田地质调查工作,于1929年与舒文博共同发表了《湖北襄阳南漳宜城荆门钟祥京山地质矿产》一文。之后,他与葛利普、黄汲清、尹赞勋、计荣森等一道,整理中国著名地质学先驱丁文江组织的西南地质考察所收集的大量地质资料工作。在不到5年时间里,就在珊瑚化石的研究领域取得成果。特别是对中国下石炭统珊瑚化石研究方面,建立了中国下石炭统的四个珊瑚带,首次与西欧作了对比,为中国早石炭世地层和珊瑚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这一成果,获得1933年度中国地质学界设立的赵亚曾奖金,并被派往英国留学深造。俞建章不仅是中国珊瑚化石专家,同时也是鹦鹉螺类化石研究的奠基人。早在1928年俞建章调查湖北西北部地质矿产时,除研究该地区的地质矿产外,还对这一地区奥陶纪鹦鹉螺化石进行研究,于1930年发表他的第一本专着《中国中部奥陶纪头足类化石》。其中记述了扬子地台区奥陶纪鹦鹉螺类化石的分类、地层及地理分布,还对该类动物群特征、生物地理区也有较详的论述。这是中国古生物学家论述华中西南区奥陶纪直角石类动物群第一本专着。该书同时指出中国华北奥陶纪珠角石动物群与华中西南区奥陶纪直角石动物群有显着的差异,为以后中国奥陶纪鹦鹉螺类化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中国奥陶纪生物地层学及古生物地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部专着的发表,曾引起国际上古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引起“秦岭、汉城线”是亚洲东部大地构造及古生物地理分界线的长期讨论。以后在50年代初,俞建章还对中国湖北及贵州奥陶纪鹦鹉螺、腹足类及三叶虫等化石也有研究。根据俞建章在西南地区发现极少数的珠角石类化石,认为秦岭淮阳山脉并没有完全阻隔华北与华中西南奥陶纪海域的局部沟通。俞建章除对中国奥陶纪鹦鹉螺化石有深入的研究,还对中国二叠纪海绵化石、侏罗纪菊石及奥陶纪腹足类等门类进行了研究。
7、中国矿床学的主要奠基人--谢家荣
谢家荣(1903 11.20 - 1977 10.27),字季华、季骅,1898年9月7日生于上海市一个职员家庭。1913年,他在上海制造局兵工学堂附属中学毕业后,来到北京。考入了农商部地质研究班(后改名地质研究所),这个地质研究所是一个地质专科学校。它的领导者和主要教员都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章鸿钊、丁文江和翁文灏。学校和老师们对学员教导认真、要求严格,使他们受到地质学知识的良好教育和地质工作基本功的严格训练。谢家荣是同班30人中最年轻者,然而却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成绩一直很优异。1916年,地质研究所结业时,只剩下22人,其中18人拿到了毕业文凭,都进入了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他们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地质工作者。中国地质学史上俗称“十八罗汉”。他们中绝大多数成为中国地质界的骨干、栋梁。当时年仅18岁的谢家荣,在这“十八罗汉”中成绩却十分优秀。谢家荣,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在基础地质科学与应用诸多领域都有建树,是中国矿床学的主要奠基人。领导了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是中国经济地质事业的主要开拓者。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任教,曾创办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培养了几代人才。我国最早的石油调查者;我国最早的石油著译者;编著出版的《石油》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石油地质学专著;陕北、四川、台湾等油田的积极开拓者;第一个对台湾石油地质进行调查的中国地质学家;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勘探计划的制定者之一;发现大庆油田的主要贡献者之一等。
8、“工作第一”的地质学家--程裕淇
程裕淇,1912年10月7日出生在浙江嘉善县的一个塾师家庭。1923年进嘉兴省立二中初中学习后,英语教师徐觉民结合课文教他用英语叙述从上海到伦敦途经的港湾、城市和海洋名称以及沿途风光;在1929年秋他考取清华大学地理系(后改为地学系)学习。系主任是中国现代地质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翁文灏。他规划的课程,包括了地质、地理和气象。在这里他受到了扎实的地学教育,并先后到北京西山、河北、山西、山东等省区进行地质实习,并填绘了北京西山、河北怀来境内的四幅1∶2.5万地质图。程裕淇是一位成绩卓著的科学家,又是一位能孚众望的科技管理工作者。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善于团结各种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他尊重实践,勇于开拓,精于治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科研和生产,室内、室外工作相结合;他对工作从不挑剔,始终坚持国家需要什么就作什么的爱国之心。他留英回国后,根据当时的需要欣然接受了去川西调查砂金矿及其他矿产勘查的任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了将近一年,抗战后期他又去新疆从事石油地质调查。全国解放以后,他服从工作需要,欣然离开科研岗位,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地质科技管理的领导工作。但他对服从工作需要的理解是不限于单纯地按下达的任务要求办事,而是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尽可能利用工作的机会和条件,取得更多的其他地质成果。如在30-40年代进行砂金矿、铁矿和石油普查时,就同时发现了变质的火山岩建造;在管理工作过程中,凡所到的地方,在完成主要任务的同时,也力争多观察当地的地质现象,并亲自为广大基层地质队鉴定岩石薄片和讨论地质问题。还不断挤时间进行一些专题和综合研究,他的一部分学术成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取得的。因此他的工作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时间不够,就占用8小时以外和节假日,“工作第一”一直是他的座右铭。
9、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黄汲清
1904年3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中学求学于四川省仁寿县仁寿一中。1921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预科,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获瑞士浓霞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中央所工作,先后任技正、所长等职,中央研究院院长。解放后主要从事地质矿产普查勘探指导和石油地质与大地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与杨钟健等合著发表了《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中国新构造运动的几个类型》、《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试论地槽褶皱带之多旋回发展》等。主编了《中国及邻近特提斯海演化》、《中国天山构造和成矿规律》。其中《中国大地构造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的地质方面作了大量工作。1955年初,他和谢家荣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四大重点地区进行石油和天然气普查勘探,后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长庆油田以及四川的许多天然气田。他参加撰写的《大庆油田的发现》一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0年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授予他自然科学荣誉博士学位,1985年当选为美洲地质学会名誉会员,198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因积劳成疾于1995年3月22日21时55分在北京病逝,终年91岁。同年3月31日在八宝山举行隆重的悼念活动,首都各界人士千余人为这位世纪老人送行。挽联云:“一代宗师,地学泰斗,旋回构造奠基础,指导探宝献神州,丰功伟绩,后人永世不忘;油气勘查,功在千秋,运筹帷幄指方向,九州大地油气流,斯人虽去,风范长留人间。
10、我国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先驱--袁复礼
袁复礼,河北省徐水县人,祖辈为官宦人家,父亲曾中过秀才。祖母彭氏出身于苏州名门世家,读过私塾,为供几个孙子上学,她先后到天津师范学校和奉天师范学校教书。袁复礼1908年到1912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祖母的教养和期望对他影响很大。1913年考入了清华学堂高等科,1915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美国深造。开始在纽约建筑学校办的暑期学园学习,后来他进入布朗大学学习英文、世界历史、生物学、植物学等课程。一次他听了有关海滨地貌的讲演,由于大自然的奇异现象使他对地质学发生了兴趣,1917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正式学习地质学,1918年获学士学位。在学习期间,他广泛汲取各种先进知识。他帮助一位数学老师翻译了《永乐大典》中的“中国山水地形”(郭璞《葬经》)。他十分注重实践,在夏夜里,刻苦地进行天文测量,还到过得克萨斯州进行三角测量,到俄勒岗州学习潮汐观测,还参加了纽约市地下铁道的工程地质工作。他研究了哈德逊河西岸玄武岩的重力分异,第一个在那里划分出了橄榄岩,他于1920年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美国布朗大学教世界史的老师是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袁复礼跟他学到了许多考古知识。研究生学习期间,他协助导师整理采自世界各大矿床的岩石和矿石标本。6年丰富的学习生活,为他一生从事地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1年11月因母病提前回国,被农商部地质调查所聘为技师。1921年12月应江苏省实业厅邀请到南京凤凰山铁矿指导勘探工作,第二年提交了储量报告。1921年冬,袁复礼同瑞典学者J.G.安特生(Andersson)到河南渑池仰韶村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获得了重要发现。1923年5月到1924年8月他到甘肃作地质调查,首次确定了我国有早石炭世晚期地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虽然已是85岁高龄的老人,还孜孜不倦地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并以深厚的外文功底和广博的地质知识,参加编译了《现代科学技术词典》、《韦氏大辞典》和《英汉辞海》;审校了《英汉常用地质词汇》、《英汉地质词典》等外语工具书;重新回忆整理发表了西北考察回忆录。
11、学识广博的地质学家--侯德封
侯德封(左)侯德封,1900年5月4日生于河北省高阳县河西村。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曾任山东莱阳县中学教员。侯德封早年在区域矿产地质,特别是煤田地质、石油地质、铁矿及有色金属矿产地质的调查和研究上有重大成就。主要著作有:《河南修武县煤田地质》、《山西之菱铁矿》、《四川省铁矿概略》、《黔北地质矿产》以及《第三次中国矿业纪要》、《第四次中国矿业纪要》、《第五次中国矿业纪要》等,后者是中国各时期地质矿产事业的重要总结。解放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他曾发表《从地质观点对中国锰、铁等矿产的寻找提几点意见》、《目前中国的锰矿问题》等文,提出了新观点,为解决钢铁工业所需铁、锰矿资源问题做出了贡献。他又领导并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的西北石油地质调查、东北及西北综合地质考察、第四纪地质研究等项工作,特别对陆相生油理论的发展支持很大。1957年以后,他领导并参与了稀有元素与稀土元素研究及找铀矿的工作,不仅解决了生产上和国防上的有关问题,而且提出了“核子地质学”、“核子地球化学”的新学术思想。主要论著有《同位素地质学中的若干问题》、《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的演化》等。他从物质是由基本粒子组成这一概念出发,去认识地球物质的性质和运动规律。他指出,组成地球的一切元素及其同位素,在地球发展的自然条件下是可以转变的,通过对同位素成分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元素共生系统以及量与质的变化规律。他又认为各种核结构储藏能量,在核转变过程中释放出来,并作用于地球物质,它产生的一系列地质作用,是地球物质演化的基本因素和动力。侯德封善于把近代核物理、核化学理论运用到地质科学上,从而不断创新,在地质学理论探索中取得重大成就,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2、大地构造学家--李春昱
1904年5月8日生于河南汲县。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入农矿部地质调查所工作。李春昱早年曾在河北、福建、四川、西康等地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取得重要成果。尤其是他与谭锡畴在四川、西康地区连续工作两年多,发表了大量论著。他们联名发表的《四川西康地质矿产志》(1935,1958)是我国区域地质的重要专著,其中预测了四川中梁山煤田及若干油田,首次论证了云南石鼓附近金沙江袭夺红河河谷的重要现象。李春昱1950年发表“四川运动及其在中国之分布”一文,提出“四川运动”的重要概念,揭示了中、新生代之交的地壳运动。70年代初,他发表了“试谈板块构造”与“再谈板块构造”两篇评介文章,积极引进板块构造新观点。他首次在中国发现混杂堆积,首次用板块演说系统解释了秦岭、祁连山的构造发展史,多次指出塔里木-中朝地块以北古生代板块缝合带的存在及其对地质矿产勘查的重要意义。他发表了“用板块构造学说对中国部分地区构造发展的初步分析”(1975)、“板块构造与多旋回构造运动”(1979),“槽台论点与板块构造学论”(1986)、“板块构造基本理论与方法”等重要论著。他是在中国倡导板块构造学理论研究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李春昱1972年倡议并参与指导了《1∶500万亚洲地质图》编辑工作,1976年出版,使我国首次进入了编制国际地质图件的行列。在此图的基础上,他又领导、主编了《1∶800万亚洲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1982年出版,首次用板块构造观点对亚洲大陆显生宙以来的岩石圈板块进行了划分,对其大地构造演化特点和过程作了表述。这是我国首次编制的国际性大地构造图件。此二图之编制,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地质学界的地位。
13、古生物和地层学家--穆恩之
穆恩之,原名穆恩芝,字惠斋。1917年9月30日出生于江苏省丰县穆庄一个没落的大家庭。1925年起在张五楼初级小学读书,1929年到大程庄高级小学就学,1931年高小毕业考取江苏省立徐州中学,1937年毕业后在张五楼小学代课,1938年初日本侵略军逼近徐州,遂迁往后方,考取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在大学期间因经济因难缀学而从事教学工作,1941 年返回西南联合大学复学,1943年7月毕业,被派往湖南晃县资源委员会汞业管理处,任甲种实习员、工务员。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党委会第二、第三届委员。1979年和1984年被选为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兼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笔石学科组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古生物》主编。1981、1986年被选为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和地学部常务委员、江苏省第五届政协常务委员。1981年和1985年应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委员。他还兼任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他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科联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正式委员,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工作组选举委员,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工作组通讯委员等职,1985年被选为国际古生物协会笔石工作组主席。他于1987年4月8日在江苏南京病逝。他全面地推进了中国笔石学和笔石地层学的研究,在笔石的系统分类、演化、生态、地质和地理分布以及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研究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就卓著。他主编的《中国各门类化石》、《中国各纪地层界线研究》、《笔石的分类学与分类》都具现实指导意义。尤以《中国志留系对比》为当代一部经典名著。他领导、组织和参加了一系列地层古生物学的重大研究项目,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推动中国古生物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国际上很有影响。
14、中国古人类学的重要创始人--裴文中
1904年1月19日生于河北省丰润县。1921年裴文中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3年转入本科地质系。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同年到北京地质调查所工作。1928年参加北京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工作。1929年成为发掘现场负责人。1929年12月2日在周口店发掘出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裴文中出生于清贫的教师家庭。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追求进步,追求真理。裴文中认为,劳动手段遗物的研究是恢复社会生产发展状况的可靠物证,如何鉴定人工制品和非人工物,成为史前考古学理论和实践的关键。裴文中以敏锐的观察力和认真的对比实验,在周口店发掘中便从岩石痕迹上弄清了人工打击和自然破碎的区别,从而明确中国猿人石器的存在。在法国留学期间,裴文中结合人工打击的实验及国外收集的自然破碎的岩石标本,深入分析人类制作的石器与自然形成的“假石器”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史前人类使用的硬岩石的破碎和形成中自然现象的作用”为题的博士论文获得学术界的好评,它既为“曙石器”的破产作了有力的诠释,又在史前考古方法论上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发掘标本和新生代所藏标本的基础上研究分析非人工破碎的骨化石,并指出其成因包括啮齿类动物咬碎的骨化石、食肉类动物咬碎的骨化石及其所呈现的食肉类动物爪痕、骨骼腐蚀后所出现的曲纹以及化学作用和水蚀作用的变形等,以物标本为依据并通过实验证明的观察使非人工破碎骨化石的性质和特征更加明确。裴文中对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体系和年代分期也作了开创和深入的综合研究。1937年美国费城举行了早期人类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裴文中宣读的“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是中国学者首次发表的全面总结,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这篇论文把中国猿人文化、河套文化和山顶洞文化列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奠定了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分期基础,并指出它不同于欧洲的旧石器文化。1955年、1959年和1965年,他发表了一系列总结性论文,根据新的发现和研究,不断扩充其内容和提出新的认识,如用水洞沟文化和萨拉乌苏河文化来代替过去的河套文化等。裴文中对中国旧石器文化的体系和分期的论述领域的轮廓和基础,在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研究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5、学术著作超过100种的地质学家--孙云铸
1895年11月生于江苏省高邮县。1918年由北洋大学矿产科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20年毕业,留任助教。1927年在德国哈勒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31年兼清华大学教授。1936年兼中心大学访问教授。1937年任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教授、系主任。1946年任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1950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地质部教育司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首批学部委员。1956年任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1960年任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1月5日在北京病逝。孙云铸是我国无脊椎古生物学及生物地层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重要学术成就是对寒武纪地层、地史及其三叶虫动物群的研究。1924年他发表的《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化石》是我国学者发表的第一部大型古生物学专著,以后他又发表了《中国北方上寒武纪三叶虫化石》(1935)、《关于中国寒武纪地层界线问题》(1948)《中国寒武纪地层划分问题》(1961)等等。他描述发表了三叶虫化石几十个属、100多个种,其中他发现并建立了18个新属、86个新种,绝大多数是寒武纪(特别是晚寒武世)地层的标准带化石。他多次研究总结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问题,最后将中国寒武系修订为3个统、10个阶、20个化石带,为中外地质界长期沿用。孙云铸一专多能,对于其他各时代地层(特别是古生界各个系)、其他各门类化石(特别是笔石、菊石、珊瑚、棘皮动物等)都有长期精深研究,发表过著作数十种。他还发表过很多古生物地层学、历史地质学的综合性著作,如《就中国古生代地层论划分地史时代之原则》、《太平洋,早古生代生物扩散的重要中心》、《中国古生代各系界线问题》、《海侵的基本概念和问题--着重讨论中国古生代各纪动物群及其分区》等。这些论著对广大地质工作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孙云铸在中国地质学界、古生物学界始终居于领导地位,他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古生物学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并多次担任两会会长(理事长)。
16、中华地质苗圃里辛勤的园丁--=张伯声
张伯声(1903年-1994年),曾用名张谲骏,1903年6月23日出生于河南荥阳。6岁读私塾,10岁入荥阳县高等小学堂,聪颖好学,深得教师喜爱。1917年,14岁时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二次英文科,他在这里学习两年,一贯刻苦用功,英语教师吴忆鲁赞扬他的求学精神“堪为楷模”。1919年,他被学校破格选送清华学校深造。1926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又被保送公费赴美留学。张伯声留学美国4年,先在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化学专业,不到两年就完成了该校规定的全部学分而提前毕业,获硕士学位。随后考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继续攻读化学。1928年3月,他受到中国老一辈地质学家谭锡畴的影响,把兴趣转向了能为贫穷落后、地大物博的祖国寻找矿产的地质学上。于是,他报考芝加哥大学地质系研究部并被录取,开始跟随著名的岩石学家约翰逊教授、构造地质学家坎伯仑教授攻读地质系专业。次年,张伯声转入斯坦佛大学地质系研究部,受到地质学家维里斯教授、布莱克卫尔德教授的精心指导和亲切教诲,学业大有长进。1930年5月,张伯声因家事被迫中断学业回国。张伯声回国后,即被私立焦作工学院聘为地质、岩矿学教授。张伯声在中华地质教育的苗圃里已做了整整60年辛勤的园丁。他为了给祖国培育地质英才,几乎是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亲手教育出了3000多名地质人才。在他亲自教出的学生中,许多人早已是中国煤炭、冶金、工程、石油、地质以及教育战线土的高级科技人才,有的还担任着(或曾任)总局局长、副部长、省(自治区)副主席、院长、所长、总地质师、系主任等重要职务。他们中间有些人也已年逾古稀,是社会上倍受尊敬的人,但每当他们提到张伯声老师时,无不肃然起敬。
- 17、众多“第一”的地质学家--翁文灏
翁文灏(1889年—1971年),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翁文灏出生于绅商家庭,1902年,翁文灏13岁时通过乡试中秀才。后来到上海读书,在法国天主教会所办学校学习外文,后到欧洲留学,专攻地质学。1912年,在比利时法语鲁汶大学(Louvain)获地质学博士。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到中国,在北洋政府农商部任事。翁文灏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1912);是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1914);是中国矿物学第一本专著《中国矿产志略》的作者(1919);是中国第一张彩色中国地质测量图的编制者(1919,着8色);是中国第一位考查地震灾害,并出版专著的作者之一(1922,《甘肃地震考》等);也是中国第一部《中国矿业纪要》的创办者之一(1916,与丁文江共同创办);同时,翁文灏还是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大会的代表(1922);是第一位系统而科学地研究中国山脉的中国学者(1925);是第一位对中国煤炭按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的学者(1926);是燕山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岩和金属矿床的区域成矿理论的首创者。特别应该提及的是,翁文灏还是开发中国第一个油田(玉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翁文灏有四子。抗战时,三个儿子全部从军上前线。大儿子翁心源是著名石油工程师,却于1970年因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在湖北潜江五七干校自杀身亡。长子之死对暮年翁文灏打击极大,他一连作了以“悲怀”为题的诗十余首,其中如“我今八一犹偷活,哀动全家哭汝灵”一字一泪,另如“深知余日无多少,勉以残龄答盛时”等句犹堪咀嚼,也是谶语,就在次年元月,这个饱经风霜和炎凉的老人走完了他的一生。18、地貌学开创者之一--叶良辅叶良辅(左二)叶良辅,字左之。原籍浙江余杭县,出生于杭州佑圣观巷。童年时期,父母双亡,全赖祖母教养。他自幼生活简朴,秉性聪颖,冷静寡言,学习勤奋,在上海南洋中学读书时,就深受老师丁文江的器重。1913年毕业后,考入北洋政府农商部地质研究所,该所相当于地质专修科,学制三年,受教于丁文江、章鸿钊、翁文灏及顾问安特生等名师。该班同学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届地质人才,他成绩居全班之冠,为当时师友所共同赞赏。后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工作。1920年1月派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进修,1922年6月获理学硕士学位。他在美国学习期间,除攻读地质学方面课程外,还随D.W.约翰逊(Johnson)攻读地形学,为他后来研究地形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5年与谢家荣合著发表了《扬子江流域巫山以下地质构造与地文史》。该文以地质构造为基础研究地貌。作者对长江三峡的成因和鄂西地文期有独创的见解,明确提出长江三峡的形成,首先由于河流劫夺,而后是复幼深切的论断,并倡议建立鄂西期准平面,山原期壮年地面和峡谷期的3个著名地文期。后来许多学者如李承三、沈玉昌、杨怀仁等调查研究所得结论都和他一致。近年来并陆续证明,这3期地貌在云贵高原上皆有发育。据南京大学教授杨怀仁称:“巫山以下地文期之研究论点发表后经60余年之考验,不仅地貌上可靠,而且更得到地球物理性质上的证实”,这篇著作对今日长江三峡的开发研究,也具参考价值。1932年叶良辅与喻德渊合著发表了《山东海岸变迁之初步观察及青岛一带火成岩之研究》。该文以岩性为基础研究地貌。叶良辅在研究工作中,从不迷信专家和洋人。他指出胶州湾与青岛一带地貌之构成主要受花岗岩、火山岩的岩性影响,并就唐县期侵蚀面的研究,否定了日本学者所谓海岸上升的论点。1943年著《瀚海盆地》,初由浙江大学石印问世,1948年由正中书局重印。此书主要依据C.P.勃克(Berkey)与E.K.毛里士(Morris)《蒙古之地质》和20多种地质地理文献,提炼精华编写而成。本著沿19条路线进行地貌特写,叙述岩石和构造,从而进一步认识地貌,是一份极其重要的区域地质学和地貌学教材,也是我国干旱区地貌中一本划时代的佳作。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赵松乔称:“我多次在蒙古高原上考察,差不多到过内蒙古自治区的每个旗(县)以及中蒙边界的大部分地方,《瀚海盆地》一书均成为不可缺少的基本参考书”,赵松乔曾发表很多篇有关内蒙古自治区的调查和研究著作,均大量引用《瀚海盆地》中资料,可见《瀚海盆地》的重要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