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战国策》里的鹬蚌为何被渔人得利,因为没认识到“熵”

《战国策》里的鹬蚌为何被渔人得利,因为没认识到“熵”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11 21:54:43
阅读:
《战国策》里的鹬蚌为何被渔人得利,因为没认识到“熵”

出自《战国策•燕策》中“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许多人耳熟能详。

最近一则新闻讲,有小学生提出了疑问:“蚌的肉被鸟嘴夹住了,蚌又用壳把鸟嘴反夹住了,那么它们怎么开口说话的?”

这本身是则寓言故事,鹬和蚌会说话,用的是拟人手法。

为了喻事明理,寓言故事、卡通片里常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这是第一层常识。孩子也知道。

可问题是,孩子问的是:蚌肉与鸟嘴互相反制时,它们怎么还能开口说话呢?这就是第二层常识了。孩子认为这违背了基本逻辑。

《战国策》里的鹬蚌为何被渔人得利,因为没认识到“熵”

对此,有很多家长和网友认为这孩子没有浸入情境,是在认死理、钻牛角尖,是杠精。

然而,没有问题就说明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学习。

这孩子能提出疑问,说明他已在认真思考,并且超越了第一层常识。

对于这种质疑精神,我认为可喜、可贵,值得点赞和鼓励。

这是一种正确的世界观。



1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多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求知欲的表现。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而我们一贯的教育套路,就是缺乏质疑精神的填鸭式教育。

课本上、老师、父母说什么,学生就应该记住什么,不能质疑,因为这是定论、权威。

长此以往,学生就习惯了吃现成,死记硬背,思维活动贫乏,成了真正的“书呆子”。

进入社会后,思维模式单一,解决问题死搬硬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于是,就有了“在校学习一流的学生,毕业后给二三流学生打工”的流行说法,“女大学生甚至研究生被农民拐卖”的新闻也频频发生。

其实民间早就有句谚语:尽信书,不如无书。

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战国策》里的鹬蚌为何被渔人得利,因为没认识到“熵”

质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

疑问出现了,主动去分析、解疑,这个过程需要理解力、联想力、想象力等多种能力配合,甚至还需要动手操作验证,才能找到答案。

这个过程,还可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自信心。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有见地的教育家早就提出一句口号:我爱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有质疑精神的人,不盲信,喜欢去研究来龙去脉,坚持钻研,于是掌握到了更多的真知,从而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主见。

如果牛顿对于从树上落地的苹果、冒蒸汽的水壶熟视无睹,不去质疑、研究,他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发明蒸汽机吗?

如果人类安于在地表上生活,还能发明飞机、卫星、宇宙飞船上天吗?

可见,质疑是一种可贵的世界观,是对世界探索的开始,是发明创造的驱动力。

正因为有了质疑精神,人类才得以不断拓展新的生存空间,社会才得以不断发展进步。

《战国策》里的鹬蚌为何被渔人得利,因为没认识到“熵”


2


由于缺乏获取真知的动机、质疑的勇气、探究真相的付出、独立思辨的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人云亦云。

于是,很多人对很多信息不加过滤、甄别,以讹传讹,信谣传谣。

于是,社会上各种假大师、伪专家纷纷现身江湖,很多假信息层出不穷,假常识披着高科技的外衣,上当受骗者前仆后继,失身破财,甚至倾家荡产。

这种现象,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资讯发达、科技先进、民智不断提升的时代,是一种巨大的反差、讽刺。

这些是表征。

其原因,除了骗子抓住了人性弱点、骗术高明(其实很多一戳就破、漏洞百出),更大的原因是受害者的思维懒惰和质疑精神的缺失。

究其本质,揭开生命的残酷现实:

终其一生,我们都要对抗“熵”增,不然生命力就会在默然中走向消亡!

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托马斯•品钦曾阐述了“熵”的社会学概念。

“熵”本是热力学的第二定律。在整个宇宙中,当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之后,不仅不可逆转物质形态,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能量变得不可利用,于是宇宙走向熵值不断增加的缓慢死亡状态。

举个例子:在每周刚开始时,我们会把房间收拾得窗明几净。可是一到周末,会发现房间乱成一团。这个过程就是“熵增“的过程。

《战国策》里的鹬蚌为何被渔人得利,因为没认识到“熵”

人性的物化,就是社会“熵”增加的表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商品化、享受型的价值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精神层面的问题被转移到物欲的、具体感性的浅层面。

成年人的世界观本已趋于固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则更加功利化和世俗化。

他们往往认为,对已经存在的现象不必浪费时间去深究,否则就是“认死理”、“一根筋”、吃饱了撑的。

于是,过着程式化的生活,安于现状,生活在舒适区,不愿质疑今天、探求明天,结果思想停滞不前,人生模式循环重复。

因而,就难以感受到世界的博大和生命的无限,成了“温水煮青蛙”,也就造成了“三十岁死亡,七十岁埋葬”的可悲人生景观。

《战国策》里的鹬蚌为何被渔人得利,因为没认识到“熵”


3


无独有偶,寓言故事《皇帝的新装》中,问题不是已被功利化和世俗化思想控制的成人主动发现的,而是被尚存初心的纯真孩子一眼看出来的。

所以,不要粗暴地打断质疑,不要嘲笑好奇心,不要扼杀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尊重具有质疑精神的人。

小孩子能从普通的寓言故事中质疑,那么做为成人,应该站在更高层面看问题。

《战国策》中“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中:

鹬和蚌都被物欲的“熵”所主导,不想吃眼前亏,不去质疑互相反制对峙局面的后果,苟且眼前现状,结果被“渔人得利”。

很多寓言故事,说明了很多哲理,本应令人受益无穷。

然而,很多时候,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连寓言故事中的动物也不如。

我们很多成年人认为这些道理通俗简单,只是给小孩子们看的故事。而自己不去质疑、思考、反省,不去学以致用。

于是,这些寓言故事往往只停留在儿时的记忆里,而其中所比喻的很多悲剧,从古至今在不停地上演。

今天的一些真实事例,必将成为新的版本素材,成为明天的寓言故事。

物理学家薛定谔说:

“自然万物都趋向从有序到无序,即熵值增加。而生命需要通过不断抵消其生活中产生的正熵,使自己维持在一个稳定而低的熵水平上。生命以负熵为生。”

哀莫大于心死。

虽然说,懒惰、被动是人的天性,因而主动学习是个反人性的事情。

但是,如果不质疑、不学习、不探求,“墒”就会增加,我们的智力就会弱化,生活就会被物化,人类和社会就会退化。

《战国策》里的鹬蚌为何被渔人得利,因为没认识到“熵”

所以,对于个体的人而言,应保持孩童般的初心,控制“熵”增,不断探求世界,开拓新的人生发展空间,获得更好的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