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大宋头号“叛臣”张邦昌(中):“我不是皇帝!我不是皇帝!”

大宋头号“叛臣”张邦昌(中):“我不是皇帝!我不是皇帝!”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08 10:14:36
阅读:

上部说到张邦昌被金人拥立为皇帝,张邦昌不做也得做,但即使有了皇帝的名分,张邦昌还是处处表现出自己不想当皇帝的意愿。

大宋头号“叛臣”张邦昌(中):“我不是皇帝!我不是皇帝!”

战战兢兢

登基当天,张邦昌先到尚书省恸哭,然后才步行到御街接受金人册封。百官引导着穿着红袍,张红色伞盖的张邦昌从大庆殿走到文德殿。作为新皇帝,本来应该坐着辇被抬到大殿之上,张邦昌坚持自己走到殿上,不坐皇帝的正位,在御座右边放了一个椅子,文武官员合班站好后,张邦昌立刻站了起来,宣告自己只是为了城中百姓,绝对不敢做皇帝。王时雍等人都劝他接受,张邦昌表示如果再逼迫自己,自己只能退位了。这时百官在王时雍等人带领下忽然向张邦昌跪拜,张邦昌迅速转身,面向东边拱手而立,表示不接受百官的跪拜。

即使做了名义上的皇帝,张邦昌也处处注意,不使用皇家的任何礼仪和称呼。

在发布命令时,王时雍等人用“圣旨”,张邦昌说孔子都不用“圣”字,我怎么敢用,于是议定以后当面出具的各种文书称为“面旨”,从宫中传出的称为“中旨”,下令给各朝廷机构执行的称为“宣旨”,张邦昌亲自书写的称为“手书”。使用的印章还是尚书省印。

从此之后,张邦昌不在正殿处理朝政,不接受百官朝拜,只在延康殿的一个小屋子里处理政务。和百官交流,自称姓名,不称“朕”,饮食起居都不用天子的礼仪,遇到有金人来的时候才赶紧换衣服。王时雍等人想用“陛下”称呼他,都遭到他当面斥责。

对于在外的将领和官员,如范讷、范致虚、钱盖、翁彦国、刘光世等人,在金人撤退后,张邦昌立刻亲自写信,表示

“国家之变,千古未闻,昧陋所遭,可谓奇祸。”引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请他们来京城议事。在信封上,张邦昌写着“给某某”,信里面落款是“张邦昌上某官”,无丝毫皇帝的态度,即使是以之前他宰执的位置看,这些姿态也是很低了。

但百密一总有疏,张邦昌无意间做的一件事,给自己埋下了祸根。华国靖恭夫人李氏多次给张邦昌送一些果实之类的礼物,张邦昌也回礼。一天张邦昌喝醉了,这位李氏就用一件短衣盖在张邦昌身上,并继续给他劝酒,后来扶着他直接在福宁殿休息,还派出自己的养女陈氏侍寝。张邦昌酒醒后大惊,赶紧出宫,但已经来不及了。宫中的女子,皇帝也会赐给大臣,但没有赏赐直接接触,肯定是犯忌讳的事。只看有没有人抓住这一点不放了。

大宋头号“叛臣”张邦昌(中):“我不是皇帝!我不是皇帝!”

尽力而为

在小心谨慎不以皇帝自居的同时,张邦昌还在努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来挽救朝廷和百姓。

在登基后,张邦昌利用到金营向金人答谢的机会,以维持新的朝廷为理由,趁机提出了几个要求:第一,不毁赵氏陵庙,要保留赵宋的祖宗祭祀;第二,罢括金银,就是不再要求京城给金营交纳金银财物。经过前几次的掳掠,京城的金银之物已被掠夺的差不多了。第三,存留楼橹。这条其实很敏感,是要保留北宋原来的水军攻战用具。第四,借东都三年。金人打算让张邦昌迁都,他借此拖延。第五,乞班师,要求金人撤走。第六,降号称帝,表现自己对金人的一个低姿态,让金人放心。第七,借金银犒赏。不仅不给金人钱,还要和金人要一点过来。因为新朝建立总要犒赏有功之人,自己没钱,只能先借一点。金人都答应了。

除了朝廷之事,对于受到金人威胁的官员,张邦昌也努力去可以庇护和救助。

张邦昌登基时,金人要求所有官员都要到场祝贺,如果有人不到,相关负责部门要举报给金人。当时太学博士孙逢,还有驾部员外郎喻汝砺坚决不合作,负责的人员准备告知金人。张邦昌阻止了,回复金人所有人都当场了,这两个人才逃过一劫。

对于被拘留于金营的大臣,张邦昌也努力救助,他写信给金军统帅说,孙傅、张叔夜、秦桧这三个人,因为请求存留赵氏被留在金营。他们能对前朝忠心耿耿,那么对新朝也一定可以尽心尽力,希望可以放他们回来。金人不接受这种逻辑,因为这三个人给金人的印象非常深刻,都是极力维护赵宋,对金人不假辞色的人(秦桧也是坚决的主战派)。所以金人看到信后大怒,表示我们再杀入城中也不是没有理由,希望你不要再提这些无礼的理由!张邦昌也无可奈何。

大宋头号“叛臣”张邦昌(中):“我不是皇帝!我不是皇帝!”

内外态度

对于张邦昌称帝,城中的百官还是可以明确看到张邦昌的不情愿的,为了维护君臣大义,也为了自己以后的仕途,很多官员都告诫张邦昌要时刻记得自己的位置,千万不要做僭越之事,尽快把事情处理好。

如侍御史胡舜陟就告诫张邦昌,我们都知道你继位不是出自本心,但是君臣大义不能废。如果勤王之师到来,京城岂能抵挡?你现在发号施令都不正当,应该请一个有权威,可以发布命令的人来主事。这个人就是元祐皇后。元祐皇后是宋哲宗的皇后,后来被废,徽宗继位后被请回宫中,后来又被送到瑶华宫当女道士。金人进攻京城时,将所有在册的皇族掳掠一空,元祐皇后因为被驱逐,不在册逃过一劫。金人到处抓人时,她因为瑶华宫着火暂时到百姓家居住,继续幸免。此时京城皇族,只剩她一个人。于是张邦昌恭敬地请回了元祐皇后听政,一切事务都请旨施行。史载,“中外大悦”。

监察御史马伸则提出了另外一个关键的事:当时金人逼迫之下,不能不当皇帝,但在金人退兵以后,大家还都只是赞扬你保护了全城百姓,你也还在宫中处理事务,就会有人怀疑你是不是想借着金人的威势真的当皇帝,还逼着康王南逃。现在你应该赶紧抚慰勤王之师,同时派人去迎奉康王。这样大家才不会说你是大宋的叛臣。张邦昌完全依从了他的建议。其实,在马伸上书之前,张邦昌已经开始这样做了。河东北宣抚使范讷的军队在雍邱,真定府路马步军副总管王渊作为先锋,派出三十多个骑兵到了开封城下,张邦昌立刻派人慰劳,并要求他们回去请范讷来京城商量复辟之事。

大宋头号“叛臣”张邦昌(中):“我不是皇帝!我不是皇帝!”

但对于在外的官员和领兵的将领来说,完全不了解情况,但对于张邦昌做皇帝的认定就是乱臣贼子,一定要诛灭,甚至家人也不能放过。

当时张邦昌的弟弟在庐州做官,家人和母亲都跟着在庐州。江淮发运副使向子諲听说张邦昌登基之事,立刻发文书到庐州,要求“密切关防张邦昌家属”,将他们控制起来,“以俟王命”。

武将宗泽也上书康王,要求严厉处置。宗泽认为,张邦昌作为人臣,竟然敢“服赭袍、张红盖、御正殿”,还挟持元祐孟皇后以令天下,想把勤王之兵驱散,这种篡位的行径已经无可置疑。这种奸臣就应该立刻剿灭。

也有少数在外的官员也能体谅张邦昌的难处,如东南道都总管赵子崧就致书于张邦昌,表示之前大家都想杀了你,

“三军之士,千万人惟一心,踊跃奋迅,期得阁下而甘心焉。”引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但后来听说你要拥护康王复辟,但还都不敢相信。希望你不要再进皇宫,只在相府办事,并亲自写信给军中写信,表示自己“前日权于济难,实不忘于吾宋”。

其实张邦昌很早之前就和康王开始联系了。

相关推荐

  • 大宋头号“叛臣”张邦昌(中):“我不是皇帝!我不是皇帝!”

    张邦昌,上部说到张邦昌被金人拥立为皇帝,张邦昌不做也得做,但即使有了皇帝的名分,张邦昌还是处处表现出自己不想当皇帝的意愿。战战兢兢登基当天,张邦昌先到尚书省恸哭,然后才步行到御街接受金人册封。百官引导着穿着红袍,张红色伞盖的张邦昌从大庆殿走到文德殿。

    美文欣赏
  • 张邦昌真的当了皇帝吗?他为何要把皇位让出来呢?

    张邦昌,张邦昌是北宋时期金人强行所立的“伪楚”皇帝,而原来的张邦昌是北宋臣子。而是想要北宋年年向他们进贡而已,所以他们需要找一个人来管理北宋,到时候他们才有贡品可收。

    美文欣赏
  • 比岳飞死得还“莫须有”的张邦昌

    张邦昌,秦桧的一句“莫须有”,把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岳飞变成了刀下冤魂,同时,也成就了岳飞的千古英名。莫须有我始终觉得:岳飞和赵构,其实是一对知音,他们互相理解、互相扶持,都不想伤害对方。

    美文欣赏
  • 张邦昌被逼登上皇位,期间不敢称朕不敢摆架子,但最后还是被赐死

    张邦昌,有个人说,他有一次在博物馆,接待北京某知名小学的一些小学生来参观。更关键的是,张邦昌被金人立成皇帝之后,金人还从大宋的妃子中找了一两个,送给了张邦昌让他立为大楚的皇后和妃嫔,这可就麻烦了。

    美文欣赏
  • 张邦昌:可能是历史上“最不合格”的汉奸

    张邦昌,这个一脸倒霉相的皇帝就是金人在消灭了北宋之后扶立起来的伪楚国皇帝张邦昌。金兵围攻开封时,他因为力主和议,就被派去谈判。

    美文欣赏
  • 仅当了一个月皇帝的张邦昌,真的是宋史第一“奸臣”吗?

    张邦昌,宋朝历史上出过一个著名的奸臣——刘豫,他被金国册封为“大齐”皇帝后,很多南宋的大臣都来劝他。”“伪皇帝”实乃“背锅侠”这是张邦昌死后的第三年,而张邦昌第一次走近后人的视野,则是在金军围困开封时,陪当时还是亲王的赵构出使金国,负责和谈事宜。

    美文欣赏
  • 浅析《过秦论》的哲理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贾谊的《过秦论》以其鞭辟入里的见解,将秦的崛起、发展、壮大、称霸及帝国的轰然倒塌,形象地再现,分析其过,振耳发聩!几千年过后,其文之魅力不減,更有现实意义,令人长叹!第一,野心是梦想实现的起点。“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诗词赏析
  • 金兀朮军师哈迷蚩的原型:一个没名没姓一个有姓没名一个人所共知

    哈迷蚩,这个哈迷蚩在历史上还真有原型,而且不止一个,随便一翻,就找到了三个给金兀朮出坏主意的瞎参谋。但是令人遗憾而又愤怒的是,这三个居然都是宋人——其中一个没名没姓,一个有姓没名,还有一个有名有姓人所共知。

    诗词赏析
  • 陈其泰 屈宁:论李焘的历史编纂学成就——以《续资治通鉴长编》为中心

    彰善瘅恶,作为中国古代史学史上规模最大的编年体史著,《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自成书以来,一直为世人所推重。周必大称其“考证异同,罕见其比”。叶适认为“《春秋》之后,才有此书”①。清人既称赞其“淹贯详赡,固读史者考证之林”②,又叹服其直书笔法,甚至将李焘奉为宋儒修史第一人。

    美文欣赏
  • 抗金名将韩世忠,33载戎马倥偬,为何最后却选择出家?

    韩世忠,1141年,隐忍了许久的宋高宗赵构动手了,他下令撤销了岳飞、韩世忠、张俊的兵权。接下来,秦桧一党开始为构陷岳飞搜罗罪名,岳飞父子随即被下狱。朝堂之上,一群群士大夫文人,莫不知等待岳飞父子的是何等结局,却几无人去为这位国之勋臣说几句好话。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