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不毁乡校的子产是如何初入政坛的?

不毁乡校的子产是如何初入政坛的?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2-07 13:24:32
阅读:

风雷激荡天欲变---子产始为卿

就在晋国联合盟国讨伐齐国的时候,郑国国内情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复兴霸业晋悼公》系列故事中曾说到,晋悼公争霸时,郑国游移在晋楚之间,郑国国内亲晋派士大夫发动政变,将执政卿大夫子驷等杀死。郑简公任命子孔为正卿。子孔献计,主动出兵进攻晋国的盟友,引诱晋国和楚国出兵对决,谁胜就归顺谁,结果楚国不敢出兵。郑国就顺势成为晋国的小跟班。

不毁乡校的子产是如何初入政坛的?

晋悼公

公元前555年,晋国新君晋厉公传令同盟诸侯,一同发兵讨伐齐国,郑简公就让执政大夫子孔和大夫公孙舍之、公孙夏守城监国,自己亲自率军随晋军前往齐国。

子孔当上正卿,野心开始膨胀,又欺负郑简公年轻,就想排斥其他执政卿大夫,独揽国政大权。正好郑简公率军去了齐国,于是子孔派人偷偷去楚国,对楚国令尹子庚说:“我想背弃晋国,与楚国结盟,请楚国派兵支持我们。”

楚共王死后,他的儿子楚康王继位,楚国还没能缓过气来,所以令尹子庚不想节外生枝,就没答应子孔的请求。

楚康王不知从哪得到郑国子孔想背叛晋国的消息,就派豚尹(豚尹,使者的意思)杨宜代表自己来对令尹子庚说:“楚国人都说,寡人管理国家却不出兵打仗,恐怕死后不能用君王的礼仪祭祀。寡人继位已经五年了,却从来没有率军打过仗,臣民们以为寡人是贪图安逸而忘记了先王的宏图大业。令尹和大夫们替寡人考虑一下,应该怎么做才合适?”借着百姓们的名义,楚康王表达了出征郑国的意图。

不毁乡校的子产是如何初入政坛的?

楚康王

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楚康王还是一国之主,令尹子庚不答应也得答应了,只得叹了一口气说:“唉,国君可能认为我是贪图安逸吧!我这样做,也是为了国家啊。”无奈,令尹子庚就请杨宜回告楚康王说:“诸侯与晋侯的关系目前还很和睦,我出兵试探一下,如果事情顺利的话,再请国君亲自率军。如果不行的话,就赶紧撤军回国,这样就没有什么损失,国君也不会受到羞辱。”

令尹子庚率领军队,驻扎在汾地(就是今天河南许昌西南,颖水南岸),搞起了军事演习,试探郑国的反应。此时,郑简公与大夫子蟜、伯有、子张等率军跟随晋国攻打齐国,子孔、子展和子西等则留守国内。子孔的阴谋被子展和子西察觉,两人于是下令守军加强戒备,士兵撤入城堡内坚守。子孔见阴谋被识破,就不敢明目张胆与楚国接触。

楚国军队讨伐郑国,三军分别进攻郑国不同城池。令尹子庚率军进攻纯门,两天后回师,在鱼齿山下渡河,结果遇上倾盆大雨,此时正是凌冬季节,楚国很多士兵被严寒所冻伤,随军杂役人员死伤殆尽。

不毁乡校的子产是如何初入政坛的?

晋平公

晋平公听说楚国讨伐郑国,很是担心。晋国大夫师旷、董叔和叔向都说不用担心,为什么呢?师旷说:“我经常唱北方的歌曲,又唱南方的歌曲。南曲不够高亢强大,就像死亡的声音,所以楚国不会成功。”董叔说:“楚国进攻郑国,不合天时,肯定不会成功。”叔向则说:“胜败的关键在于国君的德行,楚君的德行不足以取得胜利。”三人说得都有道理吧!

楚国出师不利,就撤军回国。

子孔执政独断专行,又勾结楚国,背叛与晋国的同盟,让郑国国内十分担忧,臣民们又议论起当初西宫之难时,尉止作乱,杀死了子驷,子孔明明知道尉止等人的阴谋却不告发,认为子孔包装祸心,理应受到处罚。子孔听到这些议论后,十分害怕,就带领家兵和子良、子革家的家兵来保卫自己。

为什么子良和子革家的家兵也保卫子孔呢?原来子良与子革都是子孔的侄子,他们的父亲与子孔关系密切,所以子孔当了执政卿大夫后,对子良与子革址分照顾,三家亲如一家人。

不毁乡校的子产是如何初入政坛的?

郑简公

公元前554年的八月,子展和子西发动国民来讨伐子孔,子孔被杀,家财和封地被瓜分。子孔的铁跟班子良和子良逃亡去了楚国。子革后来还做好楚国的右尹。

郑简公任命子展为执政卿大夫,子西负责日常政务,又立子产为卿。这样春秋时期,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还在晋悼公争霸的时代,郑国频繁出兵攻打蔡国等,并俘虏了蔡国的公子燮。郑国人很高兴,纷纷赞美当时的执政子驷。唯独子产表示了担忧,说:“小国不向老百姓施加文德教化,反而向外滥用武力,恐怕没有比这个更加危险的事了。攻打蔡国,楚国肯定会来讨伐郑国,郑国不归顺楚国难道可以吗?如果顺从楚国,晋国肯定不会答应,必定派兵攻打郑国。晋国楚国轮番攻打郑国,郑国三五年之内必定国无宁日,也不知道百姓日子将怎么过。”当时子产还只是个少年,见识已然不凡。

不毁乡校的子产是如何初入政坛的?

子产

西宫之难后,子孔想专权,准备威逼郑国大夫们签订盟约,不服从的就诛杀,连盟书都制作好了。但子产认为,国家初定,如果强逼大家服从,会导致更多纷乱,就力谏子孔烧掉盟书。子孔对签订盟书没有信心,就听从了。在子产协助下,子孔好不容易稳定了郑国局势。

若干后,子产成为执政卿大夫,在郑国推行了很多改革措施,这是后话,容后再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