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有一部《大清盐商》的电视剧很红,主要讲述的是徽州盐商和朝廷之间的纠葛。其中有一位总商名叫鲍以安,和另外二位总商比起来显得有些轻浮和幼稚,不像是一位显赫一时的大盐商。不过历史上,鲍以安是有原型的,而且也不像电视剧中描述的那样,而是清代最著名的大盐商,其一生的创业经历颇富传奇性。
这位大盐商就是乾隆末年的徽商鲍志道。明清时期,徽商是中国最大的商帮之一,因为在徽州这个地方,地少人多,而且自然灾害尤其是水灾频繁,很难掌握庄稼的收成,所以经商成风。鲍志道是清代徽州最典型的一个商业巨子。
鲍志道,原名廷道,生于乾隆八年(1743年),鲍家是经商世家,鲍志道自小耳濡目染学会经商的学问后,便离家创业,到浙江从事长途贩卖食盐的生意。清代时,盐是国家战略物资由朝廷统管,并在各省设立专门的盐务衙门进行管理,实行严格的盐引制度。
由于经验食盐利益颇丰,所以清代很多有实力的富商都兼做食盐的生意。鲍志道初入社会缺乏经营本钱,也不熟悉各种门道,所以他在扬州知府吴某的手下协助经营浙盐生意。鲍志道在经营的过程中熟悉了很多盐务门道,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又因为他办事精明干练,很得吴知府的赏识,并借助吴知府的帮助开始在盐业生意中崭露头角。
得到贵人相助后,鲍志道如鱼得水更加勤恳。他收购的盐质量好,而且由于管理得法,成本低,很快便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他在经商中注重信誉,从不缺斤少两,真正做到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在同行和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乾隆晚年,涉足盐业生意的商人越来越多,市场也越来越混乱。朝廷为了便于管理盐商,提高盐政赋税,在盐商中设立总商。要求凡是同行业内部的竞争、食盐的价格、买卖双方的纠纷等都由总商管理。鲍志道由于人品好、声望高,办事能力又强,所以当地盐商都推举他为总商。
自从当上总商后,鲍志道办事公道,让人信服,又善于与人结交,同行都很尊重他。乾隆末年,福建的盐由福建盐商运往江苏销售,对江苏市场形成很大的冲击。江苏盐商在鲍志道的领导下,提高食盐质量,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并采用薄利多销。而福建的盐商长途运输成本过高,根本无法和本地盐商竞争,最终被迫退出江苏。
盐商一直都是采取的各自经营、自负盈亏的办法,这种单兵作战的经营模式每每遇到突发事变时,就会容易遭到打击。在运盐途中又屡有盐船沉没的事情发生,为了帮助盐商渡过危机,鲍志道在盐商中倡导和推行了互相救济的办法。凡是因突发事件让盐商陷入危机时,大家都要互相帮助,这一提议受到广大盐商的一致称赞,都说他为盐商办了一件好事。
盐商的生活奢靡是出了名的,但鲍志道和同时代的盐商不同,他始终过着俭朴的生活,而且严格要求子女不准挥霍浪费。他用自己的资金为本地民众谋福利,花钱修建道路和桥梁,并捐资在北京修建徽州会馆,供本地人去京师时休息、住宿之用。
同时,鲍志道也是致力于乡村建设的著名人士之一,他去世后,清政府的地方官员请求朝廷准许他入乡贤祠供奉,还有不少的当朝权贵为他树碑立传。在封建时代,排在四民之末的商人能得到如此的荣誉,确实十分罕见。
鲍志道死后,他的长子鲍淑芳继承了家业当上了两淮总商。和父亲一样,鲍淑芳同样为家乡人民和国家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他曾出钱出粮赈济灾民,并出资200万两白银帮助朝廷修堤筑坝。他的事迹被报到朝廷后,嘉庆帝亲笔御书“乐善好施”匾额以示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