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仁"这个字在中国历史上有很深的含义,可以指很多美好的道德品质。若是帝王死后用"仁"作为庙号,那就说明他生前肯定实行了仁政。中国历史上以"仁"为庙号的皇帝并不多,大一统王朝则更少。而其中就包括在位不到一年的明仁宗朱高炽。
储君之争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早早地被立为了燕王世子。后来朱棣造反成功,登上了皇位,作为嫡长子的朱高炽理应被立为太子,但是中间却出现了波折,因为朱棣并不喜欢朱高炽这个儿子。
朱高炽性格安静,由于运动过少导致体型肥胖,体质较弱,甚至走路都需要人搀扶。不过他喜好读书,有从小接受儒家的教育,学识渊博,性格也温和儒雅。然而朱棣一生崇尚武力,他自然是更喜欢和自己一样能够上阵杀敌的儿子,比如朱高熙,而对于朱高炽这样走两步都要喘三喘的的无用之人心里则是万分嫌弃。
尽管朱高炽在文学和典籍上都很有研究,但是作为一介武夫的朱棣显然并不欣赏这一点。朱棣本人的文化程度就不高,这点从他做了皇帝批阅奏章的文采水平就可以看出。毕竟朱元璋把大部分的资源都用在培养朱标身上,对于朱棣这些庶子也就没有那么重视。而且朱棣对于儒家思想也没有什么兴趣,他更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以暴制暴,朱高炽的温和仁爱在他眼中就是软弱的表现。
所以朱棣就更属意在靖难之役中作战勇猛,多次救自己与危难之中的朱高熙为太子。朱棣在当了皇帝之后为了太子之位头疼不已。虽然他自己更想立朱高熙,但是朱高炽毕竟是长子,封建社会长幼有序的宗法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朱高炽没有犯过什么错误,又因为仁爱之名深受文臣们的拥护,自己不立他也确实不妥。
后来,因为考虑到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聪慧,有帝王之才,所以为了大明江山的长远考虑,朱棣最终还是选择了把太子之位交给朱高炽。
以德报怨的君子
虽然朱棣立了朱高炽为太子,但是朱高熙却并没有放弃对皇位的追求。不得不说,朱高熙的确比朱高炽更像朱棣,不仅是在长相与军事能力上,更是在性格上。他和朱棣一样有野心,也一样的阴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朱高熙多次诬告朱高炽,降低朱高炽在朱棣心中的形象。他扭曲事实的本事深得朱棣真传,不断在朱棣面前说朱高炽有不轨之心,还买通朱棣身边的人说朱高炽的坏话,引得朱棣对朱高炽产生怀疑,经常斥责他。
当然朱高熙的阴谋并没有得逞,最后还是由朱高炽继承了皇位。可是朱高炽当了皇帝后却并没有对朱高熙下手,尽管朱高熙多次陷害他,但并没有怀恨在心,不仅增加了他的俸禄,还授予了他的儿子爵位。在手足相残的帝王家,朱高炽的行为确实难得,这也许和他从小接受的儒家教育有关,心怀仁德,以德报怨,这才是君子之风。
以仁治国
朱高炽在位时间并不长,连一年都不到,以至于他的很多政策都没有来得及实施,但他的确是一位毋庸置疑的明君。
朱高炽推崇儒家思想,欣赏忠孝之人。谈及明君时我们都会提到虚心纳谏这一条,朱高炽也不例外。但是帝王毕竟是九五之尊,容易发怒,惩处那些直言进谏的人。而朱高炽性格温和宽厚,即便是训斥了那些进谏之人,事后回想起来,如果是自己错了,他就会放下帝王的架子去道歉,这种度量的确不是一般帝王能有的。
爱民如子,多次下令减免赋税;恢复生产,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保持大明的繁荣,这些事情很多皇帝都做过了,也没有什么值得特别称赞的。毕竟朱棣在位时,远征蒙古,派遣郑和下西洋,迁都北京,每一件都是令后世传颂的壮举。但这些也都是劳民伤财的事情,会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所以他后面的朱高炽自然就不能在短期内在实行什么大计划了,最好的做法就是休养生息,自然发展。
不过朱高炽还是有出彩的事情的,比如说改组内阁,裁撤冗官。更重要的是在朱棣面前一向软弱的朱高炽竟然有勇气去改正朱棣生前的过错。
不畏人言,矫枉过正
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从他侄子手中抢过来的,为了掩盖自己篡位的行为,谋反成功的朱棣对忠于建文帝的大臣们展开了疯狂的屠杀。无数大臣不仅失去了自己的性命,还祸及家人,更有甚者惨遭灭族。
而朱高炽在登上皇位后不久就下了命令,免除那些沦为奴隶的建文帝时期大臣的家属们奴籍,发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能像普通百姓一样安居乐业。然而,朱棣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早已经那些大臣们定义为了奸臣、罪臣,朱高炽此举无疑就是否定了自己的父亲,这在众人眼中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的。
可是向来老实忠厚的朱高炽却不畏人言,坚持自己心中的正义,完成了这一壮举。他心里清楚是自己的父亲做错了,他不该为了自己的名声颠倒黑白,还杀害那么多人。那些大臣们是无辜的,自己既然已经救不了他们,又怎么能任由他们的家人和后人继续遭受无妄之灾呢?
朱高炽不仅是一个好皇帝,他也是一个好人。因为好皇帝也看重自己和先辈的名声,不会轻易认错。而朱高炽却能够坚持自己的良心和仁爱之心,去改正自己向来敬重的父亲的错误,大概也是少数不多的能做好皇帝的好人了。
结束语:尽管朱高炽在位期间不长,但他还是为明朝的繁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无论是对百姓,对官员还是对自己的兄弟,他都秉持着自己的原则,凭自己心中的道德准则做事,不愿意用什么帝王之术。他是一位难得的厚道的皇帝,无愧于一个"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