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
张辽威震逍遥津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明争暗斗!
▼
东吴政坛,我们常用一句来替孙权解决问题: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而有着称帝之意的孙权又怎会任由政权分落于旁人之手?东吴于赤壁之后多任名臣都最终不得孙权信任郁郁而终。
合肥之战,张辽威霸逍遥津早已让后世铭记。但我们今天并不是要说张辽之勇,而是要看孙权发起这一场合肥战役的背后真相。
孙权是幸福的,在他继位之时,其兄已经为其打下江东半壁。孙权也是不幸的,他继位的同时孙策旧臣早已掌控江东内政军事,孙权随时都有被架空替换的风险。这一点孙权心知肚明。于是我们看到孙权在东吴一点点培植自己的势力,同时寻机拿回在政治军事上的主动权。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孙权也等到了这个机会。
赤壁之战,曹操数十万大军兵临赤壁 ,以张昭为首的内臣派一片投降之声。但赤壁一战,周瑜率军将曹操打回江北,一时不再敢目视江南。而此时张昭之流在东吴政坛的好日子也就结束了。张昭一派在东吴朝中成为众人唾弃的对象,几乎已经被取消了发言权。之后的许多年,每当张昭一派想要对抗君权,孙权都会打出张昭曾经主张投降这张牌,让张昭一派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借由赤壁,孙权顺利将内政大权收回。
但此时,军权却因赤壁一战离孙权就更为遥远了。随着赤壁之战的胜利,周瑜在东吴军队中的威信更加高涨,俨然凌驾于孙权之上,甚至刘备曹操都认为周瑜会取孙权而自立。当时,周瑜的许多军事行动不请示孙权就直接行动,可孙权的调派兵将却必须得到周瑜的配合。这对于孙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危胁!毕竟毛主席也说过:“枪杆子下出政权!”军权旁落往往就是一个王朝覆灭的起点!
那如何夺回军权?除了不断通过政治手段给周瑜施加压力之外,孙权更需要在军事上获取足够的功绩,从而得到军人的尊重。于是,一场夺取东吴军队最高指挥权的战役在孙权心目中生根发芽了。
夺权仍需时机,小编之前说过孙权的运气还真挺不错的。赤壁之后,周瑜指挥夺取荆州南郡襄阳地区,经过多番激战,终于夺取了荆州重镇南郡。此时,周瑜病重,于是退回柴桑养病。不久之后,周瑜病逝,鲁肃接任都督一职。对于孙权而言,最有功绩的军臣去世,那抢夺军权的机会来啦!
公元215年,孙权趁曹操西征张鲁之际,率十万大军北上!此时曹军合肥城中仅有兵士数千,怎么看这都将会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对抗。而孙权也一心用合肥祭旗,成为他立足军界的踏脚石。
可拥有乐进、李典、张辽三员虎将的合肥城可并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孙权围合肥十多日,都不能攻下,期间被张辽率八百猛士突袭又损失多名大将。随后孙权阵中又遇上疫疾,便命大军班师,自己则和千多虎士与凌统、甘宁、吕蒙、蒋钦等为后。至逍遥津北,张辽观察到孙军撤退,乘机率军追击,孙军顿时混乱,孙权被围。凌统亲率三百近兵冲入重围,甘宁则引弓掩护,吕蒙、蒋钦死战拒敌。最终孙权才得以保全。
合肥战败,孙权原想立威的计划宣告破灭。此时最得益人是谁?当然是周瑜的继任者鲁肃。鲁肃一直都是介于周瑜和孙权之间的人物。鲁肃要想生存,最好的态度就是既支持周瑜,又支持孙权,在二者之间中立,找寻到一种平衡。孙权若非经历大败,就不会对夺权死心。而孙权夺权失败,得益最大的那就是鲁肃了。
当然,这场合肥之战孙权虽然战败,但对于孙权来说并非一事无成。通过本次战役,孙权收获了潘璋、凌统、甘宁等一干猛将的支持,使得日后的东吴军中不仅以大都督马首是瞻。而鲁肃呢,也通过表态更得孙权信任,安稳在大都督任上实施联刘抗曹的战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