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是地质工作者解析地球奥秘的实验场,是培养地质工程师的摇篮、是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殿堂。
嵩山自古至今都是地质地理学家瞩目的地区,从远古的周公,到中古的僧一行、郭守敬、徐霞客、到现代的冯友兰、张伯声、王曰伦、马杏垣等无数地质地理学家都是把嵩山作为研究基地,进而成为一代代地学大师。
1、张伯生院士与嵩山
提起嵩山的发生在距今25亿年的嵩阳运动,人们自然而然的会想到他的命名人张伯生院士。1950年,受当时的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吴芝圃的邀请,河南籍的地质学家冯景兰教授和张伯生教授来到河南,考察了嵩山及其南北两侧,发现了嵩阳运动不整合面和巩义小关的铝土矿,为嵩山成为地学实习基地和河南成为铝土矿基地奠定了基础,张伯生也因为命名了嵩阳运动而被记入河南的地质史册。
张伯声(1903-1994),字遹骏。河南荥阳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1930年回国后,先后任焦作矿业学院、河南大学、北洋工学院、西北大学等校教授、西安地质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等。创建的阐明地壳统一构造格局及地壳运动规律的“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是我国主要大地构造学说之一。他对黄河河道发育史也有其独到的看法。
2、王曰伦院士与嵩山
王曰伦院士和嵩山地区的“少林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少林运动”是发生在前寒武纪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在中国的扬子古陆块上,震旦系与寒武系为连续沉积;而华北古陆块的广大地域内,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普遍出现短期的沉积间断。唯独嵩山地区,寒武系底部的砾岩层呈角度不整合超覆于中元古界五佛山群、下元古界嵩山群和太古界登封岩群的不同层位之上。是王曰伦先生和王泽九先生在少林寺附近发现了这一不整合面,并将其命名为少林运动。
王曰伦(1903-1981),字叙五,山东泰安人。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毕业于山西大学,曾任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所长、华北地质研究所所长等职。中科院地学部委员(院士)。对第四纪地质、前寒武纪地质特别是震旦纪的地层、海相火山成矿理论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工作。著有《中国震旦纪冰碛层及其对地层划分的意义》、《对中国寒武纪以前古老沉积岩划分的意见》等。
3、马杏垣院士与嵩山
前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导师,一代地学大师、著名的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专家马杏垣院士对嵩山情有独钟。他经常带领青年教师、研究生到嵩山进行地质调查,留下了“十一上嵩山”的佳话,并创建了世界闻名的“重力滑动构造学说”。
他曾奋笔疾书:“群山是吾师,吾是群山友,嵩山是我师,我是嵩山友”心灵的呼喊。他培养的研究生中,有的现在已经是高级研究人员,乃至中央领导成员。温家宝同志是马杏垣的研究生,他曾跟随马杏垣到嵩山实习,并在嵩山收集地质资料撰写了毕业论文。他在嵩山采集的岩石标本现仍保存在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温总理为马杏垣遗著亲笔题写了书名“解析构造学”。
4、王鸿祯院士与震旦冰积层
1973年王鸿祯、刘鸿允等对嵩山前寒武纪地层, 特别是罗圈组冰碛层进行了考察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提高了嵩山地区地质研究程度。
王鸿祯院士,中国地质古生物学家。1916年11月18日生于山东苍山。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学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曾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主持编写了《亚洲地质图》、《中国岩相古地理研究──中国古地理图集》等。
来嵩山研究的院士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嵩山发生的故事数也数不清,正是这些院士和无数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嵩山的“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才有了嵩山这座世界名山。
来源:忠言慧语——地层讲故事:院士与嵩山的不解情缘
- 上一篇:8月17日解放军报导读
- 下一篇:张辽威震逍遥津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明争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