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健 专利代理师
友谊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之一,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史,出现了诸如:刎颈之交、贫贱之交、布衣之交、管鲍之交等很好的友谊典范。这些都很好,但当友情与生命、地位、金钱、前途等其它利益交织、冲突的时候,历史上有这么一类人,他们面对取舍,没用选择友情,而是选择了其它,因此他们被世人称为“势利之交”。接下来的一系列的故事就是关于他们的,故事都取材于《二十四史》,历史里没有的,就是作者的臆测。
二、张耳与陈馀
张耳,大梁人,年轻时是信陵君的食客,有贤名,信陵君窃符救赵后,张耳因为娶了富家女,于是效仿信陵君招揽食客。他食客中,最有名的后来是刘邦。张耳当时被认为是“长者”。
陈馀,也是大梁人,好儒术,同样娶了富家女。陈馀年少,父事张耳,他们结为“刎颈之交”,显于当时。
魏国被秦国灭亡后,秦悬赏千金和五百金通缉张耳、陈馀。张耳和陈馀就逃到陈地,找了个村保安的差事。一次,一小吏找陈馀的茬,并用棒打他,陈馀想奋起反抗,但张耳按住了他,并让他受到笞打。小吏走了,张耳领陈馀到桑树底下说“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馀然之。
陈胜吴广起义后,他们一起去投奔。出谋画策,劝陈胜不称王,不听。于是,陈馀以熟悉赵地为由,请兵略赵,陈胜同意了,并心腹武臣为将。陈馀、张耳到赵地后,凭借自己的关系劝降10余城,得兵以万计,说客蒯通为其说下三十与城。先劝武臣脱离陈胜为王,后又立赵国后代赵歇为王,当此之时,张耳为相,陈馀为将。
秦二世、赵高派章邯为将,以修筑骊山陵墓的徒工和奴隶(人奴产子)为兵,剿灭叛乱。章邯在邯郸附近打败张耳,张耳与赵王歇逃入巨鹿城。章邯派王离围攻巨鹿,自己驻军在巨鹿城南,为其运送粮草。当时,秦军号称三十万,粮饷充足。陈馀帅数万河北军驻巨鹿城北。燕国、齐国、楚国也派兵救援。楚军由宋义、项羽和范曾带领。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巨鹿之战”,后来,也证明是决定性的一战。
战争开始,秦军占绝对优势,王离急攻巨鹿城。巨鹿城中兵少食尽,张耳数次派人请求陈馀进军解围,馀自度兵少,不能敌秦,不敢前。这样拖了几个月,张耳派张家和陈家的族长张黡、陈释去责备陈馀说:“我张耳和你是刎颈之交,现在赵王歇和我就快死了,你拥兵数万,不肯相救,怎么不和我一起死呢?况且,你如果发兵,还有十之一二的机会啊!”陈馀说:“我不怕死,我是想保留实力为张君和赵王报仇啊!现在,大家都死了,就好比拿肉喂老虎,有什么好处呢?”。张黡、陈释曰:“现在事情非常急迫,现在需要你赴死义来保全你们的信誉,别考虑那么多!”陈馀被逼迫的没办法,给张黡、陈释派了五千人,全军覆没。
友军看到“刎颈之交”的陈馀都没用动静,都作壁上观。直到项羽杀宋义后,破釜沉舟,断绝王离粮道才击败秦军,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张耳出城后,责备陈馀,问:“张黡、陈释在哪呢?”陈馀说:“他们用死来逼迫我,我给他们五千军,全军覆没了。”张耳不信,以为是陈馀把他们杀了。陈馀遂解下印绶给张耳,辞职跑了。由此二人有隙。
项羽当上霸王之后,听说了张耳的贤能,迁赵王歇为代王,立张耳为常山王。以南皮旁的三县,封陈馀为侯。陈馀很不平衡,认为自己和张耳的功劳是一样的,自己只被封侯不公平。刚好赶上齐王田荣叛变,于是联合田荣攻击常山王张耳,张耳败走,投降了刘邦。
楚汉相争第二年,刘邦约陈馀一起攻打项羽,陈馀说:“你杀了张耳我就和你联盟。”刘邦也比较狡猾,给张耳找了个替身。陈馀识破后,又叛变了刘邦。此时,张耳和陈馀从好友真的变成了仇敌。
故事的结局:韩信和张耳在井陉一战中杀了陈馀。张耳成为汉朝的异姓王之一——赵王。因为张耳和刘邦是亲家(张耳的儿子娶了刘邦的女儿),因此,在刘邦剪除异姓王的时候,因吕后的关系,张耳的儿子得以保全。
辩士蒯通评价曰:此二人相与,天下之至欢也,而卒相灭亡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太史公评价说:张耳、陈馀,世所称贤;他们招揽的宾客,都是天下的豪杰。然而张耳、陈馀贫贱之时,以死相约,只是说说而已吗?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他们相好时那么至诚,相背时又那么暴戾。岂非以势利交哉?
廉颇说:“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则从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