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攻灭西魏和代国后,屯兵井陉道口。刘邦同意了韩信开辟北方战场,并一举东进合围项羽的战略路线,并增兵韩信。消灭代军主力以后,韩信和张耳引军回到太原郡,将大军屯驻在井陉道西口一带,准备大出井陉道攻击赵国。
代国被灭,太行山以西已经脱离了赵国的统治,面对韩信和张耳率领的五万大军,赵国内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陈馀的部下,广武君李左车足智多谋,他向陈馀建议说:听说汉将韩信东渡黄河,先俘虏魏王魏豹,后活捉代相夏说,又刚刚血洗了阏与,如今更得到张耳的协助,准备攻取赵国。这是乘胜离开本土远征,难以阻挡的军锋势头。但千里运粮,士兵难免有饥饿之色,临时打柴烧饭,不能保证军队有饱饭之食。如今的井陉道,战车不能两辆并行,骑兵不能排列前进,大军行进,前后绵延数十百里,粮草辎重,必定在最后。请求足下调拨三万军队与我作为奇兵,由侧面的岔道袭击韩信军的辎重,您则深沟高垒,坚守营寨不与韩信军正面交锋。如此一来,韩信军进不得斗,退不得还,后路被我所统领的奇兵截断,野外掠夺也抢不到给养,不出十天,韩信和张耳的头就将被送到足下的帐下。恳愿足下考虑我的意见,否则,反将被韩、张二人所擒。
面对这样一份有战况分析,有事实论据,还能提出解决方案的建议,陈馀选择了反驳。陈馀是一位儒者,清代墓碑文为“赵守将白面将军陈馀之墓”,惋惜陈馀好儒,将军盔甲难掩白面书生本色。陈馀经常宣称仁义之师不用诈谋奇计。他的回答是,我听兵法说,拥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可以实施包围,拥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可以交战。如今韩信军号称数万,其实不过数千人而已。胆敢千里跋涉偷袭我国,已经是精疲力竭。我们是仁义之师,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不加以正面痛击,而是采用诡计得胜,那么今后其他国家会认为我们是胆怯之国,恐怕以后轻起战端,进犯我国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陈馀的这番话,仁义之师,听起来很像之前文章中有提到的宋襄公。宋襄公当年与楚军对战,楚军正在过河,手下劝他击敌半渡,但宋襄公严词拒绝,认为这种做法不符合仁者之师的做派,要堂堂正正的和楚国人干,结果把自己的命搭上了。只是时代不同了,当时的宋襄公还处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这种遗留的贵族仁义的风气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经过了几百年的血雨腥风的战国的洗礼,又经过了秦末起义来到了楚汉相争时期,还存在这种堂堂而战,不利用自己优势的想法来打战,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从上面的情况了解到,陈馀是个宋襄公似的君子,是个儒士,但是个人感觉,是,也不是。陈馀在巨鹿时,可以理智的看着巨鹿城中的赵歇与张耳活活等死,而不施加任何援救。在拿军印激张耳失败后,他失去了军权,在看到齐国反对项羽后,又第一时间去齐国找到了风投,从而赶跑了张耳。这种种做法看来,他更像是一个独善其身的政客,而不像是一位君子。他此时驳回了李左车的建议,是因为一个人,张耳。因为此次来袭的汉军中不仅仅是韩信,还有他深恶痛疾的张耳,说什么仁义之师,不用奇谋诡计,只不过是他的一种说辞罢了。
张耳与陈馀从最开始的生死之交,到后来的同室操戈,双方都是由爱生恨的感觉。他无法忍受在自己扔出军印表明无意于权贵的态度时,居然张耳真的会拿走自己的大印。自己募集的军队,成为了别人的武装,自己苦苦参股创业的赵地最后被张耳拿到了最大的果实。自己忙一溜够最后却由省长变成了县长。所以在彭城之战前,刘邦号召赵国出兵时,陈馀的条件是,见到张耳的人头就出兵,足以见得他对张耳的恨意之深。他对张耳的恨意感觉是不是已经上升到了人生追求的层面。此次张耳来犯,军队还那么少,陈馀内心深处应该是想给张耳一次碾压式的打击,不要什么奇谋诡计,就是完完全全的凭实力碾压张耳,最好打的张耳生活不能自理,让他知道,你张耳离开了我陈馀,就什么都不是。
因为陈馀的这种想法,才成就了这一段经典战例,背水一战。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说了,大致是韩信背水列阵,振臂一呼“退无可退,那就奋勇一战吧”,然后被逼到绝路的汉军就爆发了,直接灭了赵军。事实哪儿那么简单呢,这完全就是一个大坑啊,几百年后的马谡完全就是被坑了嘛。这几千年也就这么一次背水列阵成功的,为什么韩信能完成呢?因为他是兵仙嘛,下回再说吧,哈哈。
- 上一篇:唐朝诗人张籍的“爱”人生
- 下一篇:传递正能量:救救命悬一线的半岁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