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唐代诗人。其诗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仅有诗集《张祠部诗集》一部流传在世,并且不到50首。但其中一首《枫桥夜泊》却历来评价很高,堪称古今一绝。《枫桥夜泊》不仅让张继名留千古,也让诗中提到的寒山寺,成为远近驰名的旅游胜地。
《枫桥夜泊》是安史之乱后,张继途径寒山寺所写的一首羁旅诗。主要记叙了诗人夜泊枫桥时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同时还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等。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不仅我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选入此诗,连日本等亚洲国家也把这首诗列入小学课本中。
清代俞樾在《新修寒山寺记》中写道:“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适庐来见,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可见《枫桥夜泊》一诗在日本也家喻户晓。后来日本更是也建了一座寺庙,亦名寒山寺,并且仿照苏州寒山寺,立石碑一座,上面刻的便是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的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描写了三种密切关联的景象,即“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些景象点明了诗人夜泊枫桥的时间,是在深秋的夜晚。月落夜深,栖乌啼鸣,繁霜暗凝,诗人从所见、所闻、所感三方面描写了环境的幽暗静谧。而环境的幽暗静谧既是江南水乡秋夜的特征,也是身为羁旅者的张继,此时孤孑清寥的感受。
次句“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通过对“江枫”和“渔火”两者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一夜未眠的情景。可见在朦胧的夜色中,诗人也许是被“江枫渔火”的景象所沉迷而一夜未眠,但更多的应该是诗人面对“江枫渔火”时,所产生的缕缕轻愁让他难以入眠,羁旅之愁便油然而生。
诗的最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则是张继对寒山寺钟声的描写。即姑苏(今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忽然传到了诗人所在的客船上。通过诗人前面对秋夜夜景的描写,我们已经知道了环境的静谧,并且诗人有难以入眠的愁绪。这时忽然一声“夜半钟声”,不仅衬托出了夜的静谧,也让诗人因为卧听钟声,而更加的难以入眠。至于种种感受,便尽在不言中了。
综观张继的这首诗,诗人描绘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卧听钟声”等景象,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可以说是句句美景,句句如画,同时也句句饱含了诗人的羁旅之思,以及诗人因为安史之乱,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家国之忧。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