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张辽篇(下,威震逍遥津)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张辽篇(下,威震逍遥津)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4-07 02:54:01
阅读:

三国良将系列之张辽(下,威震逍遥津)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将都城从京口(镇江)迁徙至秣陵,即现在的南京,并改名建业。当时江东地区的局面,曹操要渡江伐吴,必定要从巢湖经濡须水入江。如果濡须水口不保,东吴长江防线就门户大开,魏军随时可以直逼都城建业。因此孙权一面迁都秣陵,一面修筑濡须坞。孙权在吕蒙建议下,在濡须山筑城立关,在七宝山建西关,两关呼应,中有石梁,凿石通水,为险关津道,并筑起形似偃月的濡须坞。

建安十七年(212)冬,曹操平定关中后,解决了后顾之忧,便转而对江东用兵。曹操集结大军号称四十万,直抵濡须水口。自此曹孙两家前后在这里对峙了四十多年。大规模战役共有五次,第一次,张辽与臧霸作为先锋出战,张辽牛刀小试,俘获孙权军江西营都督公孙阳。随后两军对峙到213年春季,阴雨连绵不绝,眼见取胜无望,曹操便撤军回到邺城。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张辽篇(下,威震逍遥津)

张辽是从何时起镇守合肥的呢?史书无明确记载,但据笔者推测,就是第一次濡须口之战后,理由请见下文。

建安十九年(214),曹操派庐江太守朱光在皖城地区屯兵耕地,种植稻谷,以充实军粮。吕蒙建议孙权,趁稻谷将熟之机进攻皖城。五月吕蒙、甘宁攻破皖城,俘获朱光及军民数万人。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六·南直八》载“孙权攻皖,张辽自合肥驰救,至硖石,闻城已破,筑垒硖石南而还,谓之南硖戍。”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第一次进攻濡须坞后就留张辽镇守合肥了,而这里也将成为张辽长期驻扎的地方。

很遗憾朱光没能撑到张辽援军抵达,此战对东吴集团控制江淮地区有重要意义。张辽虽没能救下皖城,但在硖石这个战略要冲修筑了一座堡垒,派哨兵驻守,作为合肥城的前哨。

当年七月,曹操率大军再次南下,以报皖城之仇,声称要“临江饮马”。大军抵达居巢,随后开始进军濡须水口,这便是第二次濡须口之战。两军相持至十月,互有胜负。双方仍然谁也奈何不了谁,曹操此时听闻益州刘璋已投降刘备,刘备实力陡然上升,而西北凉州马超等人蠢蠢欲动,曹操怕西部有失,无奈北撤。

曹操走时只给合肥留下七千士兵,大部分兵力都随曹操北撤准备西征。张辽认为孙权必然会趁虚进攻,必须早作准备,于是在合肥城东郊,淝水南岸芦苇丛生处,开凿藏舟浦,将战船隐藏于此。

从筑垒硖石南到开凿藏舟浦,体现张辽的富有远见,小心仔细,对待东吴势力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是非常难得的品质。

张辽重要事件之五——合肥大战之八百劫营

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西征张鲁。对合肥曹操还是很牵挂,特地派护军薛悌前往合肥,并附带亲笔信。《三国演义》对于锦囊妙计我们看得不少,历史上真的存在,不过这次史书记载的不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而是曹操。信封面上写着“贼至乃发”,看来曹操对合肥守将也是充满信心,居然不让他们提前打开看看,早作准备。

同年,孙权趁曹操用兵汉中之际,亲率十万兵马攻向合肥。受曹操战略重心转向西北的影响,原本孙刘两家在荆州剑拔弩张的局势顿时缓和,刘备承受不住与曹操孙权同时开战的压力主动示好,让出荆州三郡给孙权,两家达成和解。这样孙权在西面顿时没了压力,于是动员几乎全部精锐力量扑向合肥。此战东吴可谓超豪华阵容:吕蒙、陈武、甘宁、凌统、潘璋、宋谦、徐盛、丁奉、贺齐、蒋钦等将领尽皆随孙权出征,完全是势在必得的架势。

有人怀疑孙权军此战到底有没有十万人,笔者也持怀疑态度。赤壁之战周瑜所率不过三万,再后来夷陵之战陆逊也不过五万,这可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其中两场,无论如何得不出此时的孙权强大到能拿出十万军队的实力。就算是几十年后吴国灭亡时,也只二百三十万人口,那时已经整合扬州、荆州、交州,军队不过二十多万,此战时孙权只有扬州和荆州的三分之一,除去驻防各地,对付山越人,以及荆州方向的守军,实际能拿出来的部队充其量五、六万,满打满算,七万不能再多。

当然,孙权军即使算七万,合肥守军也只有七千,仍然有十倍的差距。所以孙权出征也是信心满满,没有太把合肥城放在眼里。也许此时的他满脑子都在计划接下来对整个江淮地区的掌控甚至进兵徐州、豫州,向中原腹地进军的美好蓝图呢。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张辽篇(下,威震逍遥津)

合肥守将不止张辽一人,还有同为大将的乐进、李典,另外还有带着曹操亲笔密信的护军薛悌。在乐进篇中,笔者论述了此时合肥城并无绝对意义的主将,而是一个军事会议的集体领导形式,在此不再赘述。合肥守将们听闻孙权大军来犯,便将密信打开来看。据三国志张辽传载信中写道:“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意思是孙权到来时,张辽、李典两人出城迎战,乐进守城,护军薛悌不准与敌军交战。乐进篇中介绍过,张辽、李典两人素来不和,张辽与乐进关系也不怎么样。这样的安排是怕张辽、李典互相拆台影响大局,让他们都出城作战,乐进居中镇守,防止意外。薛悌则不准出战,作为三名互相不和的将军之间的协调人,要尽量确保安全。

这当然算不上锦囊妙计,一来曹操不可能算到孙权这次居然派出号称十万的庞大部队,二来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曹操不可能给出太过具体的指示。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便是作战时将领要有临场应变的能力。所以曹操也只能原则上给将领们做出指示,具体还是要守将们集体商议。

拿着这封没有具体措施的密信,军事会议上诸将都有些犹豫,一时间也没想出好的办法。又是张辽站出来发表意见:“主公远征汉中,与我们相距遥远。等援军赶来,孙权大军必然已攻破了我们。我认为,曹公意思是让我们趁敌军没有集合完毕时来个突然袭击,先挫挫他们的锐气,也能使我方军心得以稳定,然后再采取坚守的策略。是胜是败,全看这一战,大家还有什么犹疑不决的呢?”

李典当即表示赞同,表示个人恩怨再深,在国家大事前也是小事,不会因公废私,要服从主公指示,与张辽一同出战。

为抓住战机,张辽当夜即挑选精兵死士八百人,杀牛宰羊让这些将士饱餐一顿,准备明早与孙权军的生死之战。在古代牛作为生产工具,官府是禁止宰杀的,所以一般人很难有机会知道牛肉的滋味。饱餐一顿牛肉,也是张辽对参加敢死队的将士们很大的激励措施了。这一夜,合肥城里除站岗放哨士兵的脚步声,还有睡觉的鼾声,有失眠忧虑的叹息声,还有撕咬牛肉的咀嚼声。

清晨时分,张辽被甲持戟,亲自打头阵,率领八百精兵冲进孙权军阵线。由于孙权军需要渡过淝水,数万军队还未全部集结完毕,也自恃兵多将广,有些轻视合肥守军,因此营垒防守不是太严密。想必之前张辽在救援皖城路上设立的哨所发挥了作用,得到相应的情报,率兵直扑孙权中军大帐。张辽亲斩敌军两员将领数十名士兵,越战越勇,大呼自己名字:“雁门张文远在此!”边喊边冲,直冲到孙权的中军帅旗下。孙权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不轻,身边众将也慌了神,都不知如何是好。孙权慌张地跑到一处小山丘上,手里握着长戟以自卫。张辽在山丘下大声呵斥孙权,要他下来跟自己单挑。孙权只是紧紧地抓着手里的长戟发抖,不敢回应。

曹军将士再勇猛,终究只有八百人,随时间推移,孙权军发觉曹军人数并不多,于是渐渐稳住了阵脚,将曹军包围起来。张辽指挥士兵们向正前方突击,冲出了包围圈。还没来得及高兴,发现只有几十人跟随自己冲出来,只听得茫茫的吴军阵营中传来绝望的喊声:“张将军,您不管我们了吗!”张辽又再次杀回阵中,与被包围的士卒汇合,一同向外突围。孙权军被张辽的气势震撼了,皆望风披靡,无人敢上前拦阻,张辽成功救出剩下的士兵们。这一战从清晨杀到中午,吴军锐气尽失,被张辽及手下勇士们杀得郁闷不已。而合肥城中士气大振,积极防守备战,军心迅速稳定下来。众将都被张辽非凡的表现折服,对其敬佩不已。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张辽篇(下,威震逍遥津)

张辽重要事件之六——合肥大战之威震逍遥津

且说合肥守军士气高昂,孙权军被打得个个垂头丧气。两军交战数量是一方面,士气更加重要。尤其是攻城战,进攻方还未开始攻城就没了自信,几万人叫几百人杀得混乱不堪,对手还全身而退,这仗基本没法继续,东吴从上到下都想赶紧回家算了。

孙权大军包围合肥十多天,没有任何进展,士气越来越低落,于是决定撤军。有相关史料记载孙权军此时发生瘟疫,不得已才撤军,对此笔者持怀疑观点。首先大军到合肥城下时间并不长,爆发瘟疫一般是古代医疗条件差,士兵受伤众多引起,此时并不具备这个因素。二来瘟疫来的实在太巧,刚进攻受挫就遇到瘟疫。这实在有为孙权撤退找借口的嫌疑。

总而言之,数万军队的撤退也不是简单的事,又是渡河作战,撤回江东需要坐船或过桥,所以只能分批进行。孙权又犯下重大失误,大部队先行过河,自己率领一千多亲兵以及凌统、甘宁、吕蒙、蒋钦等部断后。也许认为张辽上次只不过侥幸成功,是赌命,这回自己大军撤退,合肥城那么点守军肯定不敢主动出来的。

结果他又错了。

合肥守军听闻孙权主力已到河对岸,孙权亲兵部队断后,正在合肥城东边的逍遥津北岸,于是张辽、乐进、李典三人率领城中数千士兵迅速杀奔逍遥津。孙权急忙派人叫前面撤退的大部队回来,但此时大部队已经在淝水南岸,有一定距离,回救已来不及。曹操军赶在孙权军主力反回之前先将桥拆毁,北岸吴军陷入曹军包围。据史料记载,孙权亲兵只有一千多人,其他部将每人手下也只有几百人,合肥城主力尽出,此时曹军人数占局部上风,加上士气高涨,孙权形势非常危险。

危急时刻,东吴军凌统率领部族士兵三百人挺身而出与曹军血战,甘宁喝令东吴军鼓手擂鼓,使吴军士气为之一振。但曹军势头正猛,在张辽、乐进、李典三人带领下将东吴军杀得大败,大将陈武战死,孙权也差点就当了俘虏,是因为战马奋力一跃,跳过断桥到河对岸,才侥幸脱险。

陈武是孙策时就跟随孙家的大将,任偏将军,地位非常重要,要知道此战后凌统才被拜为偏将军,而且陈武是庐江精兵的统帅,可以说他的阵亡是孙权非常大的损失。

据《献帝春秋》记载,战场上张辽曾问吴军投降的人:“我看见一名紫色胡须的将军,上身长下身短,骑在马上射术精湛,这人是谁?”降者回答:“那就是孙权啊。”张辽碰到乐进后,提到此事,感慨自己没早点知道那是孙权,要是当时快点追上去,孙权已经成俘虏了。合肥守军们听说后,全都惋惜不已。

此次战役对东吴上下都造成极大震撼,对东吴战略造成深远影响。从此东吴将战略重心转移至荆州。此役之后,张辽威震江东,甚至江东小儿若有啼哭不止,其父母只要吓唬说:“张辽来了,张辽来了!”小孩就不敢再哭了,这便是张辽止啼的由来。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张辽篇(下,威震逍遥津)

曹操得知合肥大胜,张辽立下大功,拜其为征东将军。在于禁篇笔者介绍过,东南西北四征将军与前后左右四方将军只有分工不同,地位是相同的。但将外姓将领封为镇守一方的四征将军,可以说更多了一份信任,对多疑的曹操来说非常难得。

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从汉中得胜而回,再征孙权。到合肥后,曹操亲自走了一遍张辽行军的路线,视察张辽昔日作战的地方,不住地赞叹。于是给张辽增派兵马,让其指挥多支部队,同时将张辽的驻地从合肥县迁往距离长江更近的居巢县,对孙权形成高压态势。

合肥之战,张辽两次立下奇功,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此战一举奠定张辽的历史地位,成为整个三国时期最耀眼的将星之一。

本文原创,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