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西安研学—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 骞》

西安研学—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 骞》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4-05 09:12:30
阅读:

士不可以不弘毅,以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翻译】了大丈夫不可不胸怀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且路途遥远。

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候,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其后,乌孙竟与汉结婚。

—班 固《汉书.张骞传

【翻译】张骞开辟了通达西域的道路,后来许多使者出使国外也都以张骞的封号博望侯自称,以此来取信于国外,外国人也因此信任他们。这以后,乌孙王到底还是与汉朝通婚了。

【文化故事】

“闻道寻源使,从此天路回。牵猪去几许?宛马至今来。”《秦州杂诗.闻道寻源使》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避难秦州时写下的一首诗。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颠沛流离的特殊时期,忧国优民的诗圣站在通往西域的古道上,不禁想起一位“凿空”西域、远播国威、造福后世的名臣,即诗中所颂扬的“寻源使”—西汉博望侯张骞。


西安研学—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  骞》


西汉初年,匈奴冒顿单于征服西域30多个国家,并以此为根据地,破坏边境安宁,严重影响西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雄心勃勃的汉武帝积极筹划,希望消除匈奴对汉朝西北方的威胁。他从来降的匈奴人口中得知,西域有一个叫大月氏的游牧民族,经常受到匈奴的侵扰,大月氏王曾被匈奴老单于射杀,其头骨还被做成了匈奴王的酒杯,因此大月氏人对匈奴恨之人骨。后来他们被迫西迁,但仍不忘故土,时刻准备对匈奴复仇。汉武帝根据这一情况,决定联合大月氏作为盟友,夹击匈奴。于是下令选拔人才,派使者出使西域。诏令下达后,汉中(今陕西城固)人张骞挺身应募,毅然挑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勇敢地踏上了征途。

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张骞奉命率领100多人,从陇西出发,西行进人河西走廊,逐水草,防野火,躲避一切可疑的乱蹄踪迹,提防着随时可能发生的明攻暗袭。虽然谨慎行事,他们还是遭遇上匈奴的骑兵队,一行人马被全部抓获,押往草原深处的匈奴王庭。当匈奴单于得知张骞欲出使大月氏时, 便对张骞说:“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月氏在我的北面,汉朝的使者凭什么能前往那里?倘若我派人前往越国,汉朝肯让我的使者通过吗?)张骞一行被扣留下来。为了打消张骞出使大月氏的念头,匈奴单于进行种种威逼利诱,还把匈奴女子嫁给张骞为妻。但张骞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持汉节不失”,一直在等待时机......


西安研学—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  骞》


张骞等人被扣匈奴十年之久,敌人的监视渐渐有所松弛。一天, 张骞趁匈奴人不备,抛别妻儿,带领随从逃离匈奴,策马扬鞭,奔向大月氏。居留匈奴的十年间,张骞等人详细了解了通往西域的道路,还学会了匈奴人的语言。他们穿上胡服,躲过匈奴人的检查,一路西行,进人戈壁滩,靠着裸露的人畜骨骸辨认方向。由于匆匆出逃,物资准备不足,他们风餐露宿,备尝艰辛,不少随从因饥渴倒毙途中,葬身黄沙、冰窟。他们沿天山南麓,经过焉耆、龟兹、疏勒,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盆地)。张骞向大宛国王说明了自己出使大月氏的使命和沿途种种遭遇,国王非常赞赏他,并派遣向导一路带领他们穿过康居,抵达大月氏。


西安研学—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  骞》


然而,这时的大月氏国,由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并且距匈奴和乌孙很远,外敌袭扰的危险已大大减少,大月氏人安居乐业,已无意向匈奴复什了。加之,他们认为汉朝离月氏太远,如果联合攻击匈奴,遇到危险恐难以相助。张倩等人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始终未能说服月氏人与汉朝联盟共同夹击匈奴。

一年之后,他们启程回国,归途中,张骞为避开匈奴控制区,改变了行兵路线。计划通过青海羌人地区,以免匈奴人的阻留。但出乎意料,羌人也沦为匈奴的附庸,张骞等人再次被匈奴骑兵所俘,又被扣留了一年多。最终在元朔三年(前126年)趁匈奴内乱逃回汉朝,出发时的100多人已所剩无几,他的第一次出使就此结束。这虽然是一次极为艰险的外交之旅,但也是一 次卓有成效的考察之旅。

回长安后,张骞将其出使西域的所见所闻,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报告,对葱岭东西、中亚、西亚,以至安息、印度诸国的位置、特产、人口、城市、兵力等,都作了说明,使中原人第一次了解到西域的真实情况。汉武帝对张骞出使西域的成果非常满意,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此后,汉朝对匈奴的抗击进一步加强。元朔六年(前123年),汉武帝任命张骞为校尉,随从大将军卫青出击漠北。张骞发挥他熟悉匈奴军队情况,具有沙漠行行军经验和丰富地理知识的优势,为汉朝军队做向导,指点行军路线和扎营布阵的方案。由于他“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 保证了战争的胜利。汉武帝因此封张赛为博望侯。


西安研学—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  骞》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派遗张騫再次出使西域。这次,张骞以中郎将身份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每人备2匹马,带牛羊万头及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礼品,再次踏上西行之旅。到了乌孙,张骞游说乌孙王东返,没有成功。他又分遣副使持节到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游说。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返回汉朝,乌孙派使者几十人带着数十匹良马,随同张骞一起到了 长安。此后,汉朝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汉朝使者在安息受到两万人的盛大欢迎。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从此,中原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开拓了从我国甘肃、新疆到今阿富汗、伊朗等地的陆路交通,即著名的“丝绸之路”,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今天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土产,如苜蓿、葡萄、胡桃(核桃)、石榴、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大蒜、胡萝卜,及各种毛织品、毛皮、良马、骆驼、狮子、鸵鸟等,都是张骞从西域带回的;龟兹的乐曲和胡琴等,也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汉军在鄯善、车师等地屯田时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术,习称“坎儿井”,在当地逐渐得到推广。此外,大宛的汗血马在汉代非常著名,名曰“天马”,“使者相望于道以求之”。那时大宛以西到安息国都不产丝,也不懂得铸铁器,后来汉的使臣和散兵把这些技术传了过去,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特别是丝绸、漆器、玉器、铜器等传到西方,受到西域各国的热烈欢迎。

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辞世,归葬故乡汉中城固县团结乡饶家营。班固在《汉书》中称赞张骞的历史功绩为凿空西域,张骞以“著名的古代外交家“名垂青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