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耳陈余的蜜月期
秦国灭掉魏国后,听说张耳和陈余是魏国的知名人士,就悬赏拘捕,捉住张耳的人赏千金,捉住陈余的人赏五百金。张耳陈余两人改名换姓,一同逃到陈地,充当里正卫维持生活,两人朝夕相处。里中小吏曾因陈余犯了个小错误而鞭打他,陈余准备反抗,张耳立刻用脚踩他,示意他不要反抗,等小吏走后,张耳把陈余带到桑树下,责怪他说:"当初我和你是怎么说的?如今这么点屈辱都不能忍受,你是打算死在里吏手上吗?" 陈余听了深受触动。二人在共同逃难的岁月里,成为情比金坚的刎颈之交。
陈胜在蕲州起义,打到陈地,军队已扩充到几万人。张耳陈余拜见陈胜,陈胜早就听说过张耳陈余的大名,高兴地接纳了他们二人。
张耳陈余建议陈胜不要过早称王,如今刚刚打到陈地就称王,在天下人面前显示出自己的私心,恐怕天下的诸侯就会懈怠不相从了。陈胜没听从他们的意见,自立称王。
陈余劝陈王,楚国现在当务之急是攻破函谷关,因此来不及收复黄河以北的地区。陈余表示自己对赵国很熟悉,请求陈王派出一支军队收复赵国的土地。于是陈王任命自己的老朋友,陈地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余担任左右校尉,拨给三千人的军队,向北夺取赵国的土地。武臣等人从白马津渡过黄河,到各县找杰出人物游说,痛斥秦国的暴虐,凭普天下的力量攻打无道昏君,报父兄的怨仇,完成割据土地的大业,这是有志之士不可错过的时机!所有的豪杰都认为说得有理。于是行军作战、收编队伍,扩大到几万人的军队,武臣自称武信君,攻克赵国十座城池,其余的都据城坚守,不肯投降。蒯彻献计让范阳县令投降武信君,转身又向武信君献计,说如果接受范阳县令投降,再让我带侯印去委任他为范阳令,其它城池看到投降的好处后,就会不战而降。武信君听从了他的计策,派遣蒯彻赐给范阳令侯印,赵国人听到这个消息,不战而降的有三十余座城池。
张耳陈余听说了陈王其他将领的遭遇后,共同劝说武信君自立为赵王,武臣听从了他们的劝告,自立为赵王,任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
陈王派使者向赵王祝贺,让他火速调动军队向西进入关中。张耳陈余又规劝赵王武臣,说陈王祝贺非本意,不要派兵西进去送死,而是要向北进军夺燕、代,向南进军收河内,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赵国实力扩充后,楚王即使战胜秦国,也一定不敢强制赵国。赵王听取了他们的意见,不向西发兵,而派韩广夺燕地,李良取常山,张黡攻上党。
上梁不正下梁歪吧!武臣收复赵地时,脱离陈胜自立为王,韩广到达燕地后便做了燕王,还俘虏了赵王武臣,幸得一个勤杂兵相救武臣才回到赵国。李良那边也出事了,收到伪造书信就打算投奔秦国,加上道中遇到烂醉如泥的武臣的姐姐对他无礼,他一怒之下就反了,攻到邯郸,武臣、邵骚竟被杀死了,张耳陈余的耳目众多,得以逃脱。张耳陈余收拾武臣的残兵得到五万人,他俩作为外乡人自己称王难以服众,就听从宾客的劝告,寻访到赵歇,拥立为赵王。李良又来进击陈余,陈余反而打败了李良,李良逃跑并投奔了秦将章邯。
张耳陈余二人颠沛流离,相依相随,相互保全,相互扶持,再加上二人均智谋过人,故能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他们二人的情谊真是羡煞旁人,堪比伯牙子期、管仲乐毅!
张耳陈余的感情裂痕
章邯领兵攻到邯郸,张耳和赵王歇逃入钜鹿城,被秦将王离团团围住。陈余在北边收集常山的残余部队几万人,驻扎在钜鹿城北面。章邯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城南面,修筑甬道与黄河接连,给王离运送军粮。王离兵多粮足,急攻钜鹿。钜鹿城内粮少兵弱,张耳多次派人向陈余求救。陈余审时度势,觉得这样的形势派兵就是送死,于是便按兵不动。张耳大发雷霆,派张黡、陈泽来责问陈余,陈余给他们分析形势,但张黡、陈泽觉得当时不是分析形势的时候,而是应该火速派兵救张耳以表明自己的诚信。陈余无奈就派五千人给了张黡、陈泽,他们带领五千人刚到前线就全军覆没了。
后来燕、齐、楚都来救援,等项羽击败了章邯后,诸侯国击败王离,张耳和赵王才得以出城。张耳陈余二人相见,张耳怒不可遏,责怪陈余为什么不救他。陈余向张耳陈述事情的经过,张耳根本不相信,他还责怪陈余杀了来求救的张黡、陈泽二位将领。陈余受了冤枉,一怒之下就要辞去将军的职位。没想到张耳真的收了陈余的印信,陈余下不了台,气极了,便卸甲做渔民去了。从此,张耳陈余就在感情上产生了裂痕。
张耳陈余反目成仇、不共戴天
项羽封王时,分割赵国的土地封张耳做常山王,设立信都,并把信都改名为襄国。项羽因为陈余不随从入关,又听说他在南皮,就把南皮周围的三个县封给他,把赵王歇迁都代县,改封为代王。张耳到他的封国去,陈余更加恼怒,说:"张耳和我功劳相等,张耳封王,我只封侯,这不公平。" 其实这就是陈余的不对了,是他自己要卸甲打渔的呀,半路撂挑子不干了,能封侯就不错了。
等到齐王田荣背叛楚国,陈余派夏说去游说田荣:"项羽做为天下的主宰,不公平,把好地都封给将军们去称王,把原来称王的都迁到坏的地方,如今把赵王迁居代县!希望大王借给我军队,以南皮作为您的屏障。”田荣打算在赵国树立党羽反对楚国,就派了军队听从陈余指挥。陈余调动所属三个县的全部军队袭击张耳。张耳败逃,决定奔汉。汉王也回师平定了三秦,正在废丘围攻章邯的军队。张耳晋见汉王,汉王以优厚的礼遇接待了他。
汉王向东进攻楚国时,派使者通知赵国,想让赵国共同伐楚。陈余说:"只要汉王杀掉张耳,赵国就从命。" 看看,陈余恨张耳居然恨到这种地步了!汉王自有办法,他找到个和张耳长得相像的人斩首,派人拿着人头送给陈余,陈余才发兵助汉。汉王在彭城以西打了败仗,陈余觉察出张耳没死,他就背叛了汉王!陈余啊陈余,私下的怨愤居然能主宰所在团体的大方向,早年那个智谋过人的陈余到哪里去了呢?仇恨真是能让人丧失是非判断力。
汉三年,韩信平定魏地不久,汉王就派张耳和韩信打破赵国的井陉,在泜水河畔杀了陈余,在襄国追杀了赵王歇。汉王封张耳为赵王。汉五年,张耳逝世,谥号景王。
张耳陈余感情破裂原因分析
纵观张耳陈余的经历,他们分道扬镳关键的点就是王离包围张耳,陈余的军队在城北审时度势,没有不顾一切地来营救张耳,张耳怀恨在心,不听陈余解释,陈余一怒之下要辞官,张耳糊涂听了宾客的鬼话拿了陈余的印信,陈余便去做了渔民。后来二人反目成仇,竟达到非致对方于死地不可的地步。
很多人说是权欲让他们二人分道扬镳。从他们的经历看,更像是他们作为刎颈之交,对对方的期待值太高了,张耳自己深陷危险,陈余居然不肯来救我?好伤心啊,咱们的感情呢?你就这么弃我于不顾?
二人见面时,陈余怪张耳不相信自己,不听解释,就赌气辞官,估计他也就是如同现在吵架的夫妻一样,气头上说要离婚,其实也就是口头上说说,吓吓对方。没想到张耳真的收了陈余的印信,陈余下不了台,气极了,也伤心极了,他就只能弄假成真,辞官做渔民去了。
双方在后来更不能好好交流了,各自越想越气,非置对方于死地不可。多好的一对患难之交,却因为没有好好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最终分道扬镳、反目成仇,当真让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