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如果喜欢楚汉历史,喜欢项羽刘邦,怎么能不知张耳陈余是何许人也

如果喜欢楚汉历史,喜欢项羽刘邦,怎么能不知张耳陈余是何许人也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4-04 11:59:11
阅读:

能聚集一群之众,能获得百姓、士大夫之心;能进能退,能伸能屈;能让人甘愿为他抛弃生命,这样的人称得上英雄。

能主导一时局势,能撼动一方政治;能名垂青古,能让万人景仰,这样的人称得上豪杰。

本文标题列举了秦末到楚汉时期的四个名人,若让我评价此四人;刘邦、张耳是英雄,项羽、陈余是豪杰。

如果喜欢楚汉历史,喜欢项羽刘邦,怎么能不知张耳陈余是何许人也

西汉高祖刘邦

张耳陈余在现代人眼中是名不见经传之人,凭什么和刘邦项羽比较

秦朝末年皇帝无能,奸臣当道;赏赐寡薄,惩罚严酷;徭役繁重,工钱可怜;战事不息,百姓疾苦;嫡子失位,庶子得意;天下失望,瓦解土崩。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九百戍卒在大泽乡起义。手持木棍锄头,击败了秦朝的坚甲利兵,攻克了秦朝的金城汤池。

陈胜攻克陈(陈,战国中后期楚国都城),自立为陈王。天下有志之士,莫不伸颈攘臂,欲为之浴血奋战,裂土封侯。

当张耳陈余这两位天下名士赶来投奔之时,陈胜大喜过望。突然觉得,自己与割据华夏大地近千年的七雄王室没有什么不同。

如果喜欢楚汉历史,喜欢项羽刘邦,怎么能不知张耳陈余是何许人也

相继成为赵王的张耳陈余

而在这个时候,刘邦还在芒、砀山间当强盗,项羽还在吴县当村霸。

两人的早年经历

张耳、陈余都是大梁人(大梁,战国时魏国首都),张耳是魏国公子信陵君的门客,后成为外黄县令。陈余从年轻时就投奔张耳,侍奉他如同侍奉父亲一般。两人结为刎颈之交,从战国到秦末,论起兄弟义气,无人不提张耳陈余。

后两人关系破裂,从楚汉到汉初,论起兄弟情谊的薄弱,又无人不提张耳陈余。此两人影响天下,可见一斑。

刘邦年轻时仰慕信陵君,从楚国赶到魏国去投奔。没走到半路,就听说信陵君的死讯,于是去外黄投奔张耳,在那里与他一同游历了好几个月。

如果喜欢楚汉历史,喜欢项羽刘邦,怎么能不知张耳陈余是何许人也

所向披靡的秦国军队

秦灭魏后,两人逃到陈,做了小巷子的守门人,只为混口饭吃。嬴政知道两人是魏国的名士,用黄金买两人的脑袋,张耳值千金,陈余值五百金。

陈余某次犯事被官吏打板子,官吏借机拿他出闷气。陈余想起身反抗,张耳用脚踩住陈余,过后数落他道:“之前我们制定了多么宏伟的计划,如今为了一个小吏,你就想落入法网了吗!”

陈胜——扶不起的阿斗

两人劝陈胜不要称王,让他自称大将军,扶持六国王室的后代重新为王。然后带着天下的军队攻入秦关,到时候秦朝可灭,帝王之业可成,岂区区一“陈王”哉?

陈胜哪里懂这些,他只知道祖上从未出现过显贵之人。自己称王,那可是光宗耀祖之事。于是毅然决然地为自己加上了陈王的头衔,王号是一味毒药,毒死陈胜的,就是这一虚名。

当时讲究血统,七国王室统治华夏近千年,陈胜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佃农,凭什么给自己加上尊号?

如果喜欢楚汉历史,喜欢项羽刘邦,怎么能不知张耳陈余是何许人也

陈胜为何不说:“救天下黎民于水火之中?”

陈胜给部下做了一个自立为王的好榜样,他派去攻取赵地的武臣,自立为赵王;他派去攻打魏地的周市,拥立了魏国王室后裔为王。不仅如此,武臣派去攻打燕地的臧荼也自立为燕王。后来田横又自立为齐王。

天下苦秦久矣,起义本是为了推翻秦朝。一下冒出了这么多不得人心的国王,该由谁领导起义呢?各国各自为战,如同一盘散沙。

陈胜后来众叛亲离,孤立无助,最终死于自己的车夫之手。他若是让张耳、陈余、孔鲋之徒做自己的辅佐,又怎会走上这条亡命的称王之路呢?

而劝陈胜派武臣攻打赵地,又成为武臣的两个副将的,正是张耳陈余。

反目成仇

武臣被叛将李良杀死,两人拥立赵国王室后裔赵歇为王,张耳为赵国丞相,陈余为大将军。

章邯击败楚军后,认为南方不足忧虑,遂北上进攻赵国。

如果喜欢楚汉历史,喜欢项羽刘邦,怎么能不知张耳陈余是何许人也

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王离带三十万长城军南下帮助章邯,赵国失去邯郸,张耳、赵歇逃往巨鹿。陈余领兵在外,只有数万之众,不敢解巨鹿之围。

张耳写信催陈余死战,陈余说:“实乃以卵击石,以后定为诸君报仇。”

项羽破秦军后,大摆庆功宴。宴会上,张耳责备陈余见死不救,言语急切,陈余让张耳收回将印,张耳才作罢。

陈余起身如厕,张耳近臣说:“天授不取,反受其咎!”张耳就配上将印,陈余回来见此场景,离开宴会,带军中亲信百余人回老家打鱼。

张耳跟随项羽灭秦,被封为赵王(常山王),赵歇被迁为代王。陈余未随诸侯军入关,不得分封,奈何其名声太大,为其游说之人太多,项羽封其为万户侯。

陈余不满于侯爵,与齐王田市合纵,带领数万人击败张耳。

如果喜欢楚汉历史,喜欢项羽刘邦,怎么能不知张耳陈余是何许人也

项羽怀有私心的分封,激起了天下人的不满

张耳投奔汉王刘邦,陈余立赵歇为赵王,赵歇将代国赏赐给陈余。

陈余认为赵王年幼,自己留在赵国辅佐赵歇,执掌赵、代两国军政大权。

刘邦伐楚时,寻求赵国的支持,陈余说:“想要赵国的军队,就交出张耳的头颅。”

刘邦斩与张耳长相相似的罪犯,将头颅送去赵国,得到了赵军的援助。

彭城之败后,陈余知道张耳没死,遂中立,不为楚也不为汉。

后来韩信、张耳带兵伐赵,在井陉口斩陈余,刘邦立张耳为赵王。

张耳死后,儿子张敖继承王位,以刘邦长女鲁元公主为王后。

刘邦亲自讨伐代王的叛乱,路过赵国,张敖服侍他时十分卑下,刘邦骂他却和骂奴才一样。

张耳旧臣贯高等人看到张耳的儿子被侮辱,比看到自己被侮辱还要难受,于是密谋行刺刘邦。

贯高仇家得知此事后,上书揭露此事,张敖也一同被连累。

如果喜欢楚汉历史,喜欢项羽刘邦,怎么能不知张耳陈余是何许人也

两人画像,左为张耳,右为陈余

刘邦说:"敢跟随张敖的,都要处以死刑!"贯高等十余人扮成奴婢,随张敖一同被押往长安。

贯高声称张敖没参与刺杀刘邦,官吏不信,用刀、刺、鞭子、锥子轮番逼供,打得贯高体无完肤,无处施刑,贯高仍不改口。

他说:“行刺皇帝是灭三族的死罪,难道我不爱惜族人,只爱惜赵王一人吗?赵王的确有冤屈,此事都是我一人所为,赵王跟本不知情!”

刘邦为贯高的忠诚而感动,相信了他的话,赦免此案的所有人。

贯高在狱中得知自己与张敖被赦免的消息,只是一再追问张敖是否已经出狱。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灌高感慨说:“之所以冒着灭三族的重罪来到长安,又被官吏打得体无完肤,无处可以施刑,最终都不改口,都是为了洗清赵王的冤屈啊!如今赵王被赦免,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纵使皇上能原谅我的罪过,作为一个弑君者,我又有何面目再去服侍赵王?”遂自刎而死。

如果喜欢楚汉历史,喜欢项羽刘邦,怎么能不知张耳陈余是何许人也

被押往长安的张敖与贯高

刘邦听闻贯高死讯,伤感地说:“唯独我得不到这样忠诚的臣子!”又让张耳的旧宾客们与朝廷大臣讨论国政,大臣们全部在他们之下。刘邦从此认为张耳的宾客都是贤人,全部提拔为郡守和诸侯国的国相。

张敖被贬为宣平侯,而张氏后人,虽然有几代因犯罪被削去侯爵,但总是被重新授予侯爵。张家的侯位伴随刘家的皇位,走完了西汉的历史。

张耳陈余,即是忘年之交,又是刎颈之交,走到水火不容的一步实属可惜。两人的才能与名气不相上下,想知道一个君主的才能,就去观察他的臣子。陈余的臣子能影响项羽,让他不得不封其为侯;张耳的臣子影响刘邦,让他见识到了真正的文学之士,不比他手下的草莽英雄差。

刘邦感慨田荣、张耳宾客的贤能,也算是见识到文学之士的高节与忠诚。陈余的死,在于选错了老板,若是他也投入刘邦麾下,想必也能裂土封王。死于韩信剑下,命丧于井陉口,实属可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