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一段汉朝功臣扑朔迷离的历史,讲述张骞在西域的妻儿失踪之谜

一段汉朝功臣扑朔迷离的历史,讲述张骞在西域的妻儿失踪之谜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4-04 08:42:16
阅读:
一段汉朝功臣扑朔迷离的历史,讲述张骞在西域的妻儿失踪之谜

如今,我们对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已不陌生,但有些故事的细节还是值得我们了解的,毕竟张骞对西域有很大的贡献,作为生活在新疆的我们来说,多了解一些历史是大有益处的。

张骞因功封侯,倒也问心无愧。《汉书·张骞传》载:“天子以为然,拜张骞为中郞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钜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旁国。”这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二使西域时的情景。这次是去乌孙国联姻的,也是汉使使西域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后“骞还,拜为大行。岁余,骞卒。”这里张骞回国后被任命为专管接待宾客的大行令,但不幸的是一年多后张骞就去世了。

当时的外交官不像今天有面子,是个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的差使,稍不慎就会被人家下狱、砍头。换了今天的说法,就是那种极度“高危职业”。张骞不愿意一直在“中央机关”当“处长”(郎官),就强烈要求当使节出访西域。“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可见张骞对后来使团的影响,后来的使团都称自己为博望侯,以取得并得到了外国(不仅是西域)人的认可。

所以《汉书》称“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就不言而喻了。而张骞作为一个被匈奴人扣压十载后逃亡的汉使,去到西域,竟然能博得西域各国人的赏识,其人格魅力无与伦比。忠勇、智慧、诚挚、友善、宽厚达人之品万众赏赞。

第一次使西域,张骞被捕在匈奴,没有被杀而活了下来。这里虽然有众多的说法,但其人格上魅力也无不在起作用。军臣单于赐婚于他,明显是想监控他使他归降,可是“留岁余,单于死,国内大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可见这时的胡妻早已同张骞同心同德。“老张啊,你想走就走吧!奴家支持你。”什么力量使他们夫妻同心呢?张骞的人格魅力!对于后来的苏武能十九年坚贞不渝,恪守汉节,张骞的影响也在其中!史书上对张骞那位“胡夫人”没有做详细介绍,估计她也是一位通情达理的女子。否则,她也不会跟着一个敌国外交官风里来雨里去。

一段汉朝功臣扑朔迷离的历史,讲述张骞在西域的妻儿失踪之谜

张骞的成功,当然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多次有惊无险、逢凶化吉。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夏,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回汉后,被封为太中大夫,后便以校尉从军,直至封侯近乎三载。这三年主要是真对匈奴右部作战,武帝用举国之力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自元光二年(前133年)“马邑之谋”之后已经十载。匈奴右贤王部重创,张骞也以“知水草处,军得不乏,乃封为博望侯。是年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也。”不难看出张骞立身朝野靠的是军功,也无结党营私之嫌,亦无朋党交际的时间。但其人格魅力与功绩朝堂艳羡。人家把差使当使命,豁出老命去完成。不把工作当儿戏,领导看了当然高兴,加封也是自然的事。

封侯后,汉书没了张骞的记载,其它的书中也寻不到迹痕。但封侯就应该在封地,根据秦汉吏治,封侯后的侯王必须在封地,没有朝廷的召唤,是不可以随便入京的。虽然汉武帝时封侯较多,吏治已不那么森严,但依张骞的忠君性格,不会一直呆在京城,应该就在封地。

这样一个使西域十三年坚忠不渝中年男子,历经了人生的苍桑,他的性格品行已经得到了定行,所以他在博望封地爱民如子、亲民于一家已经不难定位。当时南阳郡豪富四起,与国家争夺人力、物资等等,也严重地羁绊着武帝的“攘夷”之策,于是武帝也沿用了先王的诛杀政策。这是侯爷张骞在封地时的历史背景。

单于在草原赐婚,出于守汉气节张骞不同意,也不接受胡妻,可是日久胡妻为其品行所感染,处处维护和帮助张骞,使得张骞接纳了胡妻,后生子。据汉书所记“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可见其与胡妻之子未归大汉。关于张骞的子嗣。《汉书·张骞传》尾语:“骞孙猛,字子游,有俊才,元帝为光实禄大夫,使匈奴,给事中,为石显所谮,自杀。”

张骞死时,儿子年幼尚小。也可推测张骞是中年或晚年得的子嗣。也让人不难理解他在前138年使西域之时未有妻室,或者有妻室无子嗣的。他与胡妻归汉,没有带孩子。最大的可能也就是匈奴单于把孩子作为人质收养。

一段汉朝功臣扑朔迷离的历史,讲述张骞在西域的妻儿失踪之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