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看三国连环画,在众多三国人物中,张辽和张鸽我总是分不清楚,或许从那时候起,我就有了把张辽的事迹搞清楚的愿望。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如果按传统“忠义”的观点来看,张辽绝对不是一个“忠义之臣”。他青少年时走马灯似地换过五个主人,也就是说,他至少跳了四次槽,炒了四个老板。但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混战中,他最终选择了一个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人———曹操,并在他统一北方的争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辽年轻时武力过人,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做“从事”,丁原让他带兵进京,从太原赶到河南洛阳。张辽到洛阳后,大将军何进派他赴河北招兵。招兵回来后,何进却在对付宦官的斗争中失败身死,张辽转附董卓;董卓伏诛后,张辽再附吕布;吕布下邳被擒,张辽带兵最后投了曹操。归曹后的张辽此后没有再跳过槽,一鼓作气投入了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
曹袁官渡之战后,残局亟需有人去收拾。袁绍原来属下的人分崩离析,但均未归曹,这些人有袁绍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外甥。袁绍原来没有统一的地方,还需要曹操去征战统一,如东海、乌桓、汉中、巴蜀、东吴等。张辽要打的,就是这一系列的硬仗。
建安六年,受曹操派遣,张辽和夏侯渊去略定鲁国诸县,将昌围在东海。好几个月后,曹军的粮也吃完了,大家商议着要撤兵。但细心的张辽注意到一个细节,在打攻防的这些天里,昌有好几次给张辽使眼色,史书说是“属目视辽”,而箭也射得稀少起来。张辽分析后认定敌方在心理上有一种“依违两可”的态势。于是,张辽先“亲赴虎穴”,再说以恩威利害,昌顺利归降。可见,张辽不但极有胆色,而且为人心细。
接着,张辽参与了对袁谭、袁尚的战争,征战黎阳,攻破邺城,攻下赵国、常山,招降缘山诸寇及黑山孙轻,攻破袁谭,攻破辽东柳毅……在统一战争中居功至伟的张辽,被曹操封为“荡寇将军”。受封后的张辽继续征战,定江夏、破袁尚、斩蹋顿单于,从此使乌桓浸衰,云中、五原直至辽东一线以北进入了鲜卑王庭并立,基本服从中央政权的新时代。
孙权一生最怕的人
建安十三年夏六月,张辽屯兵长社。军队还没有开拔,兵营里有人谋反,“夜惊乱起火,一军皆扰”。这时,张辽制住左右,清醒地下令:谁也不要动。要造反,不可能一营的人都反。必定是少数人想以制造混乱的方式来扰动军队。不反的人都老实呆着别动。张辽率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一会儿,就查到首谋之人处决了。
建安二十年秋七月,曹操自己去征张鲁,统一了汉中地区,蜀汉震动。张辽则与李典、乐进带7000余人屯驻合淝,对东吴采取守势。曹操临去汉中时派护军薛悌给主将张辽送了一个著名的“贼至乃发”的密函。而到八月,“贼”果然来了:孙权亲率10万大军来围合淝。
张辽准确地理解了曹操密件的用意:敌兵十倍于我,肯定不能战,但又不能一味被动地守。密件中教的战术是:乘吴军未扎稳时先冲一阵,胜一阵,打掉对方的锐气,然后再勒兵坚守。
于是勇将张辽和李典募集八百壮士在凌晨发起冲击。张辽大声叫着自己的名字带兵猛冲,他一个人杀了两员敌将,杀死几十名敌兵,一直冲到敌方工事前,又冲到对方主帅孙权的大旗下。这一下,把吴军主帅、将士都吓傻了,“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三国志·魏书本传》)。
更为糟糕的是,被曹军迎头一冲冲掉锐气的吴军,在看清了曹军的实力后也没有能组织起有效的攻势来,甚至还让张辽再冲杀了一个来回,救走了陷在吴军中的曹营敢死队员。吴军的士气几乎彻底瓦解了,吴军围合淝十余日后,孙权狼狈撤兵。
张辽威震逍遥津
吴兵踏上归路,孙权和诸将在逍遥津北岸。张辽望见这个情形,立即驱骑步兵风一般掩杀过去。吴将甘宁、吕蒙等人力战敌,凌统率着亲近扶着孙权出围,然后返回身回入战斗,左右全部战死。估计着孙权脱险了,凌统他们才仓皇回撤。
而孙权骑着马上了津桥后突然发现,前面丈余阔的河面上桥板已经被抽掉了。这时多亏一个叫谷利的牙将还算冷静,让孙权“持鞍缓控”,自己在后面狠狠抽了一鞭子,才让马凌空跳了过去。
这一战,张辽威震江东,名扬天下。江东人传言,此役以后,只要听得“张辽”二字,小儿都不敢夜啼。此后的孙权视张辽为禁忌,就在张辽病重将不久于世的时候,孙权闻之犹畏之如虎。
魏文帝黄初二年,辽还屯雍丘,得疾。是时,孙权对魏称藩后又有反复,魏文帝曹丕遣张辽乘着船,和曹休一起到海陵巡视。听到张辽又到了,“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三国志·魏书本传》)。
逍遥津之战的巨大胜利,让曹操简直是欣喜若狂,张辽也因此得到了“征东将军”等诸多封赏,史称“太祖大壮辽”。“大壮”两字陈寿在《三国志》里就用了两次,分别在《三国志·张辽传》及《徐盛传》,可见其分量之重。而李典和乐进等大将也都得到曹操的大力封赏。
逍遥津之战是张辽人生当中的一次辉煌胜利,也是孙权人生当中一次不堪回首的败绩。从此战,我们也可以看到,要想取得一场战斗的胜利,一位冷静、勇猛、睿智的指挥官的确是非常之重要,而在任何时刻,不管占据多大的优势,轻敌绝对是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