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承祯
--------------------------------------------------------------------------------
司马承祯(647~735)为唐代著名道士。字子微,法号道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
人。晋彭城王权之后。其祖晟,仕隋为亲侍大都督,父仁最,曾任唐之襄、滑二州长史。
司马承祯“少好学,薄于为吏,遂为道士。事潘师正,传其符箓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术。
师正特赏异之。谓曰:‘我自陶隐居传正一之法,至汝四叶矣。’”①按陶弘景传王远
知,王传潘师正,潘传司马承祯,适为四代。后游名山,隐于天台山之玉霄峰,自号
“白云子”或“白云道士”。武则天闻其名,召至京都,降手敕以赞美之。及将还,遣
麟台监李峤饯之于洛桥之东。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又奉召入宫,睿宗问以阴阳术数
及治国之事,承祯所答甚合睿宗之意乃赐宝琴及霞纹帔而遣之。公卿赋诗以送者百余人。
卢藏用早隐终南山,后登朝居要官;见承祯将还山,手指终南山曰:“此中大有佳处,
何必天台?”承祯乃云:“以仆所视,乃仕宦之捷径耳。”②开元九年(721),玄宗遣
使迎入京都,亲受法箓,赏赐甚厚。开元十五年,又召至都,玄宗令于王屋山自选形胜,
特筑阳台观以居之。又命玉真公主及光禄卿韦韬至其所居,修金箓斋。
从其所请,敕五岳各置真君祠一所。承祯善篆,自为一体,号“金剪刀书”。玄宗
令以三体写《老子》,刊正文句,定著五千三百八十言,为真本。卒谥贞一先生,玄宗
为之制碑文。弟子七十余人,以李含光、薛季昌最著。
司马承祯汲取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的止观、禅定学说,阐述道教修道成仙理论,
认为“神仙亦人”。人的禀赋本有神仙之素质,只要“修我虚气”,“遂我自然”,与
道相守,即可成仙。在其所著《坐忘论》中,提出了修道的七个“阶次”,即七个步骤,
曰“信敬”,即对修道成仙信仰,深信不疑;曰“断缘”,即断绝俗事尘缘,不与世人
交;曰“收心”,即收心离境,守静去欲;曰“简事”,即安分守己,不求分外之物;
曰“真观”,即善于观察,不为外物所迷;曰“泰定”,即形如槁木,心若死灰,
无感无求,寂泊之至;曰“得道”,即形随道通,与神合一。他从人人都可成仙这一思
想出发,主张修道成仙,应当“易简”。“凡学神仙,先知易简,苟言涉奇诡,适足使
人执迷,无所归本,此非吾学也”。③又把修道成仙的过程分为五道“渐门”;一曰斋
戒(澡身虚心);二曰安处(深居静室);三曰存想(收心复性);四曰坐忘(遗形忘
我):
五曰神解(万法通神)。总称为“神仙之道,五归一门”。并云:“一斋戒谓之信
解,二安处谓之闲解,三存想谓之慧解,四坐忘谓之定解。信、定、闲、慧,四渐门通
神,谓之神解。”④他把五渐门、七阶次概括为“三戒”:“一曰简缘,二曰无欲,三
曰静心”。声称“勤行此三戒而无懈退者,则无心求道而道自来”。认为学道者达到
“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遣”,“彼我两忘,了无所照”的
境界,即成为神仙。其静心无欲的修道理论,对后世道教修炼理论的发展和北宋理学的
形成,皆有一定影响。
著作有《修真秘旨》十二篇,《修真秘旨事目历》《坐忘论》《修真养气诀》《服
气精义论》《采服松叶等法》《洞玄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各一卷,《上清天地宫府图
经》二卷,《天隐子》八篇,《太上升玄经注》以及《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
《上清含象剑鉴图》《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素琴传》《道体论》各一卷。其
中《坐忘论》《天隐子》为其代表作,是研究其思想的主要资料。
注:
① 《旧唐书》第16册5127页,中华书局,1975年
② 参阅《新唐书·卢藏用传》及《大唐新语·逸隐》。谓卢藏用举进士,有意当
世而不得调,乃隐近于京师之终南山,易为时君所征召,寻果被召入仕。所谓“此中大
有佳处”被司马承祯一语道破:“乃仕宦之捷径耳。”故世人称易于入仕之道为“终南
捷径”。
③④ 《道藏》第21册699页,700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
合出版,1988年
-----------
-------
张万福
--------------------------------------------------------------------------------
张万福为唐代著名道士,活动年代约当唐玄宗在位时(712~755)。据道士史崇玄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序》称,张万福在玄宗时以京太清观大德的身分参加编撰《一
切道经音义》。张在其辑录的道教斋仪中多自署“三洞弟子京太清观道士张万福编录”,
或自称“京三洞弟子清都观张万福”。其《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末尾题记称:大唐
先天元年(712)十二月十二日太清观道士张万福谨记。卷下又称:窃见金仙、玉真二公
主以景云二年(711)春正月十八日于大内归真观中,诣三洞大法师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
河内郡开国公上柱国太清观主史尊师受道。据上可知,张万福在睿宗时即为京城道士,
玄宗时曾为太清观大德,并参与编撰《一切道经音义》,此外其籍贯、身世便鲜为人知。
他对道教的贡献,根据现存资料,主要在于编撰科仪经文。计有《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
说》《三洞法服科戒文》《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戒法箓择日历》《洞玄灵宝三师名讳
形状居观方所文》《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等。另外,宋人陈景元《度人
经集注》收有张万福《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经诀音义》的一部分;《道藏目录详注》则
认为《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是张万福所作。张万福既然注重发展道教斋醮科
仪,对灵宝派经典的注意疏解也是可能的。他的斋醮科仪思想主要体现于《传授三洞经
戒法箓略说》《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诫法箓择日历》《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
成仪》《三洞法服科戒文》等之中。
《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分上下二卷,简述道教的经戒,根据信教对象的品位不
同而分别传授。他认为人的禀气有清浊之分,出生后便有贤愚之别,既然人的根性不同,
天尊开演经戒时便因材施教,于是教分三乘,法门也有顿、渐。这样就产生了针对不同
修道对象的种种戒律。他强调指出:这些戒律是修道者首先必须进行的科目,否则不能
得仙,因为只有持戒才能断除情欲,修善止恶,获得仙缘。这种思想为后世道教所继承,
如《云笈七》卷三十八《说戒》便称:
“夫学道不受大智慧道行本愿上品戒,无缘上仙也。”他又按照修道者功力深浅及
正一、三皇、灵宝、上清等不同道派传戒的需要而设置了一系列戒目,以供各种对象选
择。在对三洞经戒作了举例说明后,他指出了传授经戒的程序,这个程序把正一、三皇
列于较低的品位,而以上清的品位为最高,反映了当时上清经法在道教中的主流派地位。
张万福特别主张“修道即修心”,因为心是身神之主,修心可保持形神不离,保身长生。
唐代道教已出现从传统的“炼形”转向“炼神”,着重从内在心性去发掘成仙之道的趋
势,张万福对当时道教经戒的总结正体现了这一趋向。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是张万福对道教坛醮仪式所作的整理。他首
先对醮仪的意义及应注意的事项作了说明,强调修醮的关键是一个“诚”字,不诚则不
灵。同时指出建醮地点、器物供品等都须考究,然后对醮仪的全过程依次作了叙述,从
中可见唐代醮仪的大致状况。另外在《三洞法服科戒文》中,描述了唐代道教的服饰制
度;在《洞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中,记录了唐代道教参师的仪式。
张万福编录整理的斋醮科仪散佚较多,但仅从现存的材料看,也足以说明他是继陆
修静之后、杜光庭之前道教科仪的重要整理者和发展者。他为杜光庭的集道门科仪之大
成准备了一些条件,也为今天研究唐代道教的斋醮科仪提供了珍贵的文献。
------------------
李含光
--------------------------------------------------------------------------------
李含光(682~769)为唐代著名道士。本姓宏,后改姓李氏。广陵江都人(今江苏
扬州)。其生平事迹主要载于颜真卿《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柳识《唐茅
山紫阳观玄静先生碑》等。其父孝感,博学好古,雅修彭聃之道,与天台司马承祯为方
外之交,谥正隐先生。母琊王氏,亦出于信道之家。含光少好读异经,诵习坟典,喜静
处。年十八,志求妙道,师事同邑李先生。神龙(705~707)初,以清行度为道士,居
龙兴观,尤精老、庄、周易之旨趣。开元十七年(729)从司马承祯于王屋山,传受大法。
开元(713~741)中,唐玄宗从茅山得杨羲、许谧众真及陶弘景所写上清诸经真迹,
但缺经文十三纸,令王旻赍玺书信币诣紫阳观请李含光补书。玄宗得知含光得司马承祯
之道,诏居王屋山阳台观以继承其道业。开元末,玄宗召含光问理化天下事,答称:
“《道德》,君王师也。昔汉文行其言,仁寿天下。”又问及金鼎,复答:“《道德》,
公也;轻举,公中私也。时见其私,圣人存教。若求生徇欲,乃似系风耳。”
越年,他求居茅山,纂修经法。玄宗有《命李含光建茅山坛宇敕》,称“炼师李含
光,道高紫府,学总黄庭,赍然来思,式敷至妙。既而属念茅岭,言访真经。近出咸泰,
远游方外。
朕载怀仙境,延伫勤修,将使九有之人,同归玄教,三清之众,俯鉴遵行”,①对
李含光整理“真经”表示赞同。后累征不出。玄宗仍敕曰:“朕每重清真,亲乎有道,
而览兹诚请,义在难违,俾遂乃怀,以就医药。亦既痊损,当早来旋。”②天宝四载
(745),又命中官赍玺书征之:“尊师道德之重,仙真所钦,足以修斋,必有精感。”
含光一到,即延入禁中,每欲谘询,必先斋沐。后含光以茅山灵迹将坠,真经秘箓亦多
散落,请归修葺。于是特诏于杨羲、许谧旧居紫阳观以宅之,并赐绢及法物。
天宝六载(747)含光回到茅山,当年诏书三至,资奉相续,渥泽频繁,及公卿祈请,
往来无虚月。山中原有上清真人许谧、扬羲、陶弘景自写经书,历代传宝,时遭丧乱,
散佚无遗,含光捧诏搜求,悉备其迹而献上。到天宝七载春,玄宗又欲受三洞真经,乃
拜李含光为师,尊为玄静先生,“以昭懿德彰高行”,③并诏刻石于华阳洞宫。同年夏,
又诏以紫阳观侧近两百户,太平、崇玄两观各一百户,并蠲官徭以供香火。
秋七月,含光又被征至京,居道观以养病。天宝九载春,辞归茅山。同年冬,又征
含光于紫阳别院馆之。十载秋,含光恳辞告老,御制序诗以饯之。次年,含光奉诏与门
人韦景昭等于紫阳东面郁冈山别建斋院,立“心诚斋”。
肃宗李亨也多次褒奖李含光。称他“深通道妙,久著名闻”,“久契真要,深通元
微,游逍遥之境,得朝彻之道。”并谓“加意坛场,洁清香火,广上皇之福寿,俾六合
之康宁,静正道门,当在师也”,④以肯定他精修愿力以助李唐的宗教活动。正由于此,
遂使茅山宗盛传于李唐时期。
大历四年(769)冬十一月,李含光卒于茅山紫阳别院。
颜真卿作碑铭曰:“先生识思真淳,业行高古,道穷情性之本,学冠天人之际……
又博览群言,长于著撰。尝以本草之书,精明药物,事关性命,难用因循,著《音义》
两卷。又以老、庄、《周易》为洁净之书,著《学记义略》各三篇,《内学记》二篇,
以续仙家之遗事。皆名实无违,词旨该博。”⑤《新唐书·艺文志》也著录:“李含光
《本草音义》二卷”,“道士李含光《老子庄子周易学记》三卷”。《真系》称含光撰
《仙学传》及《论三玄异同》,又著《真经》并《本草音义》,都备载阙遗,穷颐精义。
上述著作今已佚,仅存《表奏十三通》及《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序》,收入《全唐
文》。
李含光的《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是融汇三洞而又汲取佛教思想的产物,主要
思想是导人趋善去恶,拯救群生,反映了茅山宗对各派宗教思想的汲取与贯通。颜真卿
称含光“能于阴阳术数之道,而不以艺业为能;极于转炼服食之事,而不以寿养为极。
但冥怀素朴,妙味玄津。非夫博大之至人,孰能尽于此”?⑥显然,李含光是位注重玄
学义理的道士,保持了茅山宗宗师的传统作风,被尊为茅山宗十三代宗师。总之,李含
光整理上清经法,注重教理发展,又充当“帝师”,比其师司马承祯更为唐统治者所优
宠,从而在统治集团中进一步扩大了茅山宗的影响。
注:
①②③ 《全唐文》卷三十六
④ 《全唐文》卷四十四
⑤⑥ 《颜鲁公集·茅山玄静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
- 上一篇:苏秦张仪谁更厉害?两个人其实是不相上下的?
- 下一篇:战国纵横家苏秦张仪,谁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