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语 -
皂荚荫荫,
能吃能洗。
算是棵顶好的树了。
壹
老家的南面屋后有棵难得的老树,是皂荚树。常常听人信誓旦旦地说,这棵老树是有灵性的。
这话怎么讲呢?
说话人挤眉弄眼地开始跟你讲故事:有一年夏,小四还在上小学,爱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周末午后,趁着没人,小四跑到学校的墙根处,专往窗户处扔砖头。听到玻璃玻碎的声音,窃喜。
再跑到皂荚树下,顺势踢了老树一脚。
当天下午,人就出事了。小四的腿生生折了。家里头听人说,缘是小四踢了这棵 神树后,急急忙忙地来到皂荚树下,摆上案头,烧了香,念叨一通。后来小四走路要绕开南巷这棵树。
我们都吓他:小四,我们去南面那条巷子好不好?
小四吞吞口水:不去不去,龟孙子才去!
贰
皂荚树被认为是吉祥树,老人说能镇宅、辟邪。常常把皂荚树种在房前屋后或者庙宇内。或者作为礼物,相互馈赠。
皂荚树的果实就是皂荚(也叫皂角)。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
皂树高大。叶如槐叶,瘦长而尖。枝间多刺。夏开细黄花。结实有三种:一种小如猪牙;一种长而肥厚,多脂而粘;一种长而瘦薄,枯燥不粘。以多脂者为佳。
多脂者?皂荚多脂能用来做什么呢?
洗刷刷啊。
明清之前,洋碱和洋胰子还未进入百姓生活,皂荚就是最神奇的洗剂,肥厚的皂荚是最合适不过了。把一条长的,厚的皂荚浸入水中,揉碎了就生出很多泡沫,用棕刷把衣服里里外外刷一遍,就很干净,且自带清香。
元代《西厢记》中写张生也用皂荚盥洗:
张生云:夜来老夫人说,着红娘来请我,却怎生不见来?我打扮着等他。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换了两桶也,乌纱帽擦得光挣挣的。怎么不见红娘来也呵?
叁
除了洗刷刷,在顶艰难的时期,皂荚树也是吃食。
皂叶摘下来,合着黑面蒸煮,用来充饥。初夏的蝉儿最爱趴在皂荚树上吸皂汁,在树下生一堆火,和一堆稀泥。烟火熏到的蝉儿一一落地。裹上泥,放到火中烤熟就可以吃。
到了如今,美人们最喜欢的是滇皂角所产的皂角米,美容养颜嘛。
皂角米雪梨甜酒酿
皂角米煮粥,晶莹粘稠。配上银耳莲子,大火煮开后,文火慢熬。熬上2个小时,就差不多了。加一点糖,莲子甜糯,皂角米韧性,银耳软软。好粥要慢慢喝。
肆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百草园内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老家屋后皂荚树的年纪大了,也是一副高大的样子。我爸说,他小的时候,这棵皂荚早在这儿了。
长到如今,这棵皂荚树得两人合抱,粗粗壮壮的,厚厚的表皮翻起褐色的纹路。每年春天,枝干抖擞着向阳,长出浅浅的绿叶。春雨浸湿叶脉,春风夹着水汽。临窗往屋后听,叶子在哗哗作响。等到了盛夏,叶子吸饱了水分,颜色就变成浓重的绿。
仰着头去看,浓密的绿能让眼睛一时沉醉,脖子呈135度的角。
夏日的阳光炙热,可皂荚树下,从来都是阴凉爽快。三姑七婶就在树下唠嗑,讲东家的新媳妇,说西家的小哥儿。
时常午后睡醒,隔窗听到外面的闲聊,眼睛往屋顶上看,脑子慢慢出神。树下是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兀自在床上卷成卷儿,又睡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