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世间最懂山水之乐者,莫过于张养浩!”|越读越明白

“世间最懂山水之乐者,莫过于张养浩!”|越读越明白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3-30 08:09:29
阅读:

【原创】【首发】文:黎海滨(whlihaibin)

张养浩(1269—1329年),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弊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朝廷多次复召,他坚拒不出。

52岁的张养浩退隐山林之后,畅享山水之乐,还写了多首散曲,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最有名也最值得一读的,就是这首《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注释:

①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的宫调之一。

②雁儿落带得胜令:双调带过曲,由《雁儿落》和《得胜令》两个小令曲牌组成。

“世间最懂山水之乐者,莫过于张养浩!”|越读越明白

—1—

往常时为功名惹是非,如今对山水忘名利;

往常时趁鸡声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犹然睡。

往常时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东篱;

往常时俯仰承极贵,如今逍遥谒故知;

往常时狂痴,险犯着笞杖徒流罪;

如今便宜,课会风花雪月题。

注释:

①笏(hù):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的手板,可用以记事备忘。丹墀(chí):皇帝殿前的台阶。

②如今把菊向东篱:此句是借陶潜《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意,表示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③往常时狂痴:过去头脑痴傻。

④笞(chī):用竹板打。杖:用棍子打。徙:流放。

⑤课:先拟定题目然后按题作文。

张养浩在这首《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中,形象描述了为官时与退隐后两种不同的生活情况。

全曲用对比的笔法,形成强烈反差:在朝时必须卑躬屈膝,秉笏立丹墀,处处仰承权贵意志,如对朝政有所论谏,则可能被判刑。辞官后的生活却悠然轻松,自在飘逸,人如在世外桃源中。

这种比较,完全来自张养浩本人的亲身体验,因而对当时社会现实黑暗的批判格外有力,态度也极为鲜明。

“世间最懂山水之乐者,莫过于张养浩!”|越读越明白

—2—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

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注释:

①晦明:时暗时明。晦,昏暗不明。

②倚仗:即倚杖。云沙:犹言云海。这里指苍茫空旷、云沙相接之处。

③山家:山那边。家,同“价”。

④行踏:来来往往、边走边看的样子。

白云飘来,山上的景致更佳。白云飘去,山上的景致依然美如图画。山因为云的来去忽明忽暗,云随着山势高低忽上忽下。

我倚着手杖站立在高山云海之中,回头就看见了山中的风景:野鹿睡在草丛里,山猿在玩弄着野花。因这变幻迷人的云霞,我爱上了这山峰,它的美无价。我走走看看,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其实也是爱我的呀!

这首《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描绘了一幅云山缥缈的优美图画,生动地表现了自然赋予的奇特景观,流露出张养浩对云山图景的依恋和喜爱之情。

《雁儿落》纯然描摹自然景物,写出了云山景致的变化之势;《得胜令》则写作者陶醉于云山景色之中,完成了一幅绝妙的山中行乐图。全曲极尽云山变幻之妙,极显物我交融之境,语言明丽,风格清新。

“世间最懂山水之乐者,莫过于张养浩!”|越读越明白

—3—

抖擞了元亮尘,分付了苏卿印;

喜西风范蠡舟,任雪满潘安鬓。

乞得自由身,且作太平民;

酒吸华峰月,诗吟泺水春。

而今,识破东华梦;

红裙,休歌南浦云。

三十年一梦惊,财与气消磨尽。

把当年花月心,都变做了今日山林兴。

注释:

①元亮:陶潜(陶渊明),字元亮,曾任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抖擞了元亮尘”,系指作者仿效陶渊明,辞官归隐。

②苏卿:指苏武。苏武字子卿,故称。

③范蠡舟:像范蠡那样退出官场,泛舟西湖。

④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美姿仪,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少以才名闻世,性轻躁,趋世利。

“世间最懂山水之乐者,莫过于张养浩!”|越读越明白

—4—

早是不能行,那更鬓星星。

镜里常嗟叹,人前强打撑。

歌声,积渐的无心听;

多情,你频来待怎生?

自高悬神武冠,身无事心无患。

对风花雪月吟,有笔砚琴书伴。

这一首通俗易懂,不用我费口舌注释、讲解。

“世间最懂山水之乐者,莫过于张养浩!”|越读越明白

—5—

梦境儿也清安,俗势利不相关,

由他傀儡棚头闹,且向昆仑顶上看。

云山,隔断红尘岸;游观,壶中天地宽。

“世间最懂山水之乐者,莫过于张养浩!”|越读越明白

—6—

也不学严子陵七里滩,

也不学姜太公磻溪岸,

也不学贺知章乞监湖,

也不学柳子厚游南涧。

俺住云水屋三间,风月竹千竿。

一任傀儡棚中闹,且向昆仑顶上看。

身安,倒大来无忧患;游观,壶中天地宽。

注释:

①严子陵七里滩:汉代严光(字子陵),鄙弃功名,隐居富阳,经常垂钓于富春山畔七里滩。王莽篡汉后,消灭屠杀汉室宗族。刘秀改名金和,潜藏于严光之家,才幸免于难。刘秀做皇帝以后,曾多次征召严光入朝。严光不慕富贵,仍在七里滩垂钓,甘心过闲淡的隐士生活。

②姜太公磻溪岸:即姜太公钓鱼台,位于陕西省宝鸡县磻溪河畔伐鱼堡南,为当年姜太公垂钓处。白居易在《渭上偶钓》诗中说,姜太公“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至今在钓鱼台右上方,还有姜太公双膝跪坐钓鱼的痕迹,台西还建有太公庙。

③贺知章乞监湖: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他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天宝初,贺知章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年八十六。肃宗赠礼部尚书。

④柳子厚游南涧: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唐宪宗元和七年(812)秋天,被贬官的柳宗元游览永州南郊的袁家渴、石渠、石涧和西北郊的小石城山,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等名作。其中,《石涧记》与五言古诗《南涧中题》,以记游的笔调,写出了诗人被贬放逐后忧伤寂寞、孤独苦闷的自我形象。

人到中年,我闲读张养浩的散曲作品,越读越明白——

“世间最懂山水之乐者,莫过于张养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