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幸运的大大臣之一。
首先就成就与事业而言,放眼于整个清代,他作为汉大臣不仅位高权重,而且深得皇帝的信任。从康熙帝崭露头角受到赏识后,在整个雍正朝,是雍正皇帝最为信任和依靠的心腹大臣,乾隆继承雍正的事业后,虽然逐步着手建立自己的统治班子,一些雍正朝的老臣不断受到挤压和批评,但是张廷玉始终是一个例外,乾隆自始至终对他礼遇有加。
处在政治中枢数十年不倒,整个官宦生涯完全可以用平步青云、步步高升来形容,是清代文臣最为成功地代表之一。
他生于安徽桐城,出身于书香门第,二十九岁中进士还被点为翰林。仅仅四年后,他获得了与康熙皇帝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深厚的学养和稳重的态度给康熙留下来非常深刻的印象,随即“奉旨侍值南书房”,成为皇帝身边的贴身秘书。虽然不是多么高的官职,但是在古代权力体系当中,越是接近权力中枢的人,其实际的地位就越高。很快人们就注意到政界的这颗新星,有的试图拉拢张廷玉到自己的阵营,有的也暗中使坏,拉其下水。尽管进入官场只有短短三四年时间,而且还处在权力旋涡的京城中,但是张廷玉仿佛是一个经历了几十年宦海沉浮的老政客,对于外界的这些动作一概不为所动,只按照皇帝的意思行事。或许正是这一点,才是三代皇帝对张廷玉信任有加的最主要原因。
才能出众,政治立场坚定,又处在皇帝身边,张廷玉的晋升速度完全是火箭级的。二十九岁中进士,到四十五时就成为礼部侍郎,十六年的时间从一个普通学子成为深受皇帝信任的副部级干部。
康熙去世,雍正接替他的事业。新皇帝的上任必然会带来新的权力格局变化,但是张廷玉仍然获得了雍正的“芳心”,认为他“气度端凝,应对明晰”,很快就成为礼部一把手,直接参与国家机要的制定与决策。
雍正皇帝是一位对大臣及其苛刻的皇帝,尤其是对于汉大臣。但是有意思的是,张廷玉对于雍正而言,仿佛是一个一见如故的老朋友,对他非常欣赏。后来几乎大小事情都要和张廷玉来商量,重要谕旨都由张廷玉来起草。影视剧《雍正王朝》反映的相当明显,在孤独的雍正皇帝身边,衡臣更像一个能够懂得他内心的故人,君臣十三年,始终相伴。雍正五年时,张廷玉生病了一段时间,宫中流传出这样一个故事,雍正皇帝对周围侍从的人说自己最近手臂疼痛,周围人非常惊讶问皇帝原因,雍正说大学时张廷玉连日患病,他如同我的手臂一样,这不就是我的手臂在疼吗?尽管此说真假未知,但张廷玉在雍正心目中的地位可见重要。
根据张廷玉的年谱记载,雍正末年,张廷玉回家省亲,这时的雍正因为内政争斗显得精疲力竭,他写信给张廷玉说:“朕即位十一年来,朝廷之上亲近大臣中,只和你一天没有分离过。我和你义固君臣,情同密友,如今相隔月余,未免每每思念。”深得皇帝信任的张廷玉自然仕途晋升十分顺利,从礼部尚书开始,累次升迁他为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后来更是兼管吏户两部,权倾朝野。雍正甚至特别立下遗嘱,让张廷玉和鄂尔泰死后配享太庙,就是即便死了,也要在阴间为伴。雍正对于张廷玉的感情无法用官职来表达了,配享太庙这是一项非常高的政治荣誉,整个清朝,张廷玉是唯一一个享受这一待遇的汉族大臣。
在传统政治当中,“伴君如伴虎”不是闹着玩的,作为皇帝身边位高权重的大臣,其实不一定就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古代的君主最核心的手段就是将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如果一个昏庸普通的皇帝也就罢了,但是张廷玉生活的康雍乾年间,这三位皇帝权谋之术在整个中国古代都是名列前茅,很多大臣在这时期都难得善终。鳌拜、年羹尧以及晚一点的和珅直接被勒令自尽,一些权臣像索尔图被饿死在拘禁的地方,隆科多直接在监狱中死于非命,好一点的像明珠虽然被罢官但好歹善终,鄂尔泰多次受到乾隆的训斥,在皇帝准备对其动手时因病而终。对比这些与张廷玉前后的权臣的结局,可见其多么幸运。
张廷玉在中枢四十余年始终稳如泰山,不仅只是听话老实和幸运那么简单,更是他卓越的才华和老道的权谋之术。
一是才华的确过人,前面提到三十三岁的张廷玉就成为了康熙的贴身秘书,雍正的诏书和谕旨都由他来负责,是因为其他人的确反应慢,每次皇帝口授大意,他立即迅速下笔成为,不仅没有错误还文采满满,几乎很少出现错误。再者,他办事勤勉,无论是在南书房还是军机处,尽心尽力处置处置地方各种细锁的事务,心思缜密,记忆里强,全国地方大吏,部院大臣的出身履历籍贯等都能够丝毫不差的说出来,像是一个活动的档案库。
这些优点只是张廷玉成功之道的硬件设施。他的父亲张英是康熙朝的大学士,心思缜密,同样在高层十年间如鱼得水。张廷玉完美继承了他父亲的政治智慧,年级轻轻的张廷玉老成持重,与他父亲的言传身教分不开。
同时他深刻地清楚皇帝的心理,皇帝最为看重的就是“权”,最防备大臣的就是他的私心。他为官几十年,所坚守的原则就是:“以退为进,以无求为求,以无私来营私”,这样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很多他能够从皇帝的角度出发和判断,从来不露骨主动为自己谋取私利。朝廷上下一致认为他淡泊宁静,宛如半个“圣人”。即便有人与张廷玉作梗,但是从来没有人用贪渎来指控他。越是清廉,皇帝自然不会让他吃亏,动辄赏赐,器物不方便使用,直接赏上万两的银子给他。不为自己的亲属谋私,但是皇帝反而刻意提拔他的亲属。
张廷玉的为官之道和仕途经历,的确是有清一代非常罕见的现象。他的做官智慧不是一般人能够参悟的。
撰稿/素白【读史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