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张养浩,字希孟,出生于元朝元世祖至元7年(公元1270年)。确切的说,张养浩应该算是宋朝末年生人,因为元世祖忽必烈1271年才定国号为“大元”并迁都燕京,元朝正式建立。
张养浩的家族曾十分显赫,他的祖先是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曾祖父曾做过武略将军和章丘燕镇酒监。只不过,随着时光的推移,家道逐渐衰落。到了他父亲这一代时,四处经商,又攒了不少钱财,所以家庭条件又慢慢好了起来。
张养浩的父亲虽是一个商人,却希望自己儿子能够多读书成为一个博学之人,而且家里也有条件给他念书。让父母省心的是,张养浩自小就酷爱读书,根本不用父母督促,自己拿起书本就啃上了,而且一看就是废寝忘食、日夜不辍。
张父张母一看,这不行啊,孩子正长身体呢,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于是到了晚上父母就把张养浩房间里面的灯拿走了,强行让他睡觉。有时候实在馋了,小养浩还会等父母睡着了,偷偷拿灯进来看书,这好学的劲头实在是罕见。(《元史·张养浩传》:“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除了爱读书,张养浩打小品行就特别好。小时候有次外出,路上捡着钱了,这个时候掉钱的人已经走出去好远了,但张养浩还是追上去把钱给了人家。如果放现代,张养浩就是捡到一分钱,绝对会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的好孩子。(《元史·张养浩传》:“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又爱学习品行又好,小时候的张养浩,妥妥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二、展露头角,扫黑除恶稳民心
张养浩17岁的时候,开始外出游学。19岁那年,他路过济南白云楼,感怀盛景,作了一首《白云楼赋》,这首赋文笔奇丽、意境恢宏,被人称赞为“只余一赋千金值,零落齐州白云楼”,一时人们争相传诵。
《白云楼赋》节选:“括万象于宏敞,飞四阿于鸿冥,初疑阳候海底鞭出一老蜃,喷云吐雾,扶舆五色凝结而成形,又疑大鹏九万失羊角,踞兹胜境而不去兮。”
此赋传到了山东按察使焦遂那里,他读后赞叹不已,爱才的他坚持面见张养浩,并推荐他做了东平学正。这个东平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学正就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长,主管当地教育事业。
张养浩上任之后,兢兢业业,把事业干得有声有色。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张养浩听从父亲的建议,前往大都发展。当时的平章政事不忽木看过张养浩的文章后,也是特别欣赏,就保举他做了礼部令吏,后来又推举他进了御史台。青年时期的张养浩,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他很幸运的连续两次碰到了赏识他的伯乐。
1305年,张养浩被任命为堂邑县尹,这个唐邑位置就是现在山东聊城西北,在这里,张养浩扫黑除恶,大快民心。
刚刚走马上任,当地就有人提醒他说,县衙里面不吉利,您还是不要去住了。张养浩可不管这些,大摇大摆的住进去了。(《元史·张养浩传》:“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
之后,张养浩就开始着手调查,当地人为什么会认为官署是个“不吉利”的地方,最后发现是当地一些妖言惑众之徒,天天散播怪力乱神之事,还忽悠当地居民,建了几十座邪祠,并以此搜刮民脂民膏。民众被这种谎言所笼罩,日子过得很苦。
摸清楚这些情况之后,张养浩当即下令,把这些邪祠一一捣毁。但是对搞这些事的人,张养浩给了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些装神弄鬼的人都感激涕零,下定决心要改过自新。(《元史·张养浩传》:“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在当地,有一个恶霸名叫李虎,为非作歹横行乡里,欺压民众,大家都苦不堪言。上一任县尹惧怕李虎,不敢依法捉拿他。张养浩来了之后,立马将其捉拿归案,民众都拍手叫好。一心为民,扫除恶霸,后来张养浩离开这个地方十多年了,当地的人都为他立碑,歌颂他的功德。
三、坚持谏言遭罢官,复出重开科举门
1368年,元武宗即位,张养浩被召回给太子做老师,同时官拜监察御史。在古代,太子老师,是一个非常高的官职,基本上都会参与到国家大的政策方针的制定。
前半生,一路平步青云的张养浩,马上就要迎来他人生中最大的挫折。
至大二年(1309),朝廷议设立尚书省。张养浩上书说不支持设立。尚书省设立之后,张养浩又上书说这是变法乱政,将祸害天下。至大三年(1310),张养浩在监察御史任上。上一封万言书,进献给皇帝,直陈时政“十害”,包括赏赐太多、刑禁太疏、名爵太轻、台纲太弱、土木太盛等。
这封万言书,一下子让元武宗炸毛了,因为张养浩写的这些缺点,武宗朝廷可以说是样样具备。而张养浩字字针砭,丝毫不留情面。
这一下,张养浩被一撸到底,贬为平民,而且还规定永世不得复用。
这一年,张养浩40岁。孔夫子说,四十而不惑。孔子在他40岁的这一年,想明白了自己这辈子应该干什么,自己最适合干什么,从此之后他专心教育,整理六经,培养弟子。在这巨大的变动下,张养浩应该也明白了,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他隐姓埋名走出大都,开始云游四方。
元武宗死后,元仁宗即位,下令重新召回张养浩。张养浩本已决心不再踏入仕途,但元仁宗想要他做的事情,实在是令他拒绝不了,于是就再次入仕了。
自隋朝开创科举之后,一直到宋朝600多年,无数平凡学子,通过科举考试,鲤鱼跃龙门,成为了治国理政的人才。可是元朝建立以后,科举制被废除,广大读书人没有了发挥的空间、上升的渠道,如此很多文人只能流连酒肆,听曲写歌,这也是元曲兴盛的一个背景原因。
元仁宗召张养浩来做的事情,正是要恢复科举制,为广大读书人发挥才能,重开一个广阔的平台。张养浩与元明善、程钜夫等人开始积极推动此事,两年以后,元朝的第一场科举考试就正式举行了。恢复科举,重开了读书人入仕的大门,登科的士子都非常感激张养浩,纷纷登门拜谢,却被张养浩婉拒。
科举之事办妥帖以后,1321年,张养浩父亲病逝,他彻底辞官归隐故乡。
此后的元朝官场,波谲云诡,斗争不断。归隐之后,朝廷还七次下诏,召张养浩入朝为官,都被他婉拒了,所以张养浩又有个“七聘堂主”的雅号。
四、叹兴亡百姓苦,立天地一盏灯
1329年,陕西大旱,史载“饥民相食”。这一年,朝廷又给张养浩发来了任命诏书,召他前去赈灾。但这次,张养浩没有拒绝,而是马上收拾行李,散尽家财,义无反顾的出发了。这个时候,世人才明白,请动他的不是高官厚禄,而是天下苍生。
在去陕西的路上,一路碰到的灾民,张养浩一一赈济,遇到饿死灾民的尸体,就在路边埋葬他们。(《元史·张养浩传》:“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在西行路上,张养浩目睹一幕幕惨烈异常的民间受灾场景,心痛不能自抑的他,苍凉悲壮汇聚笔端,他用沉郁感伤的笔调写出了一系列怀古曲。那首流传千古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就在其中。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曲,比其作者张养浩的知名度更高,千古兴亡多少事,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但受苦的老百姓,还是苦。
到达陕西以后,张养浩宵衣旰食、夙兴夜寐,全身心扑在救灾工作上。灾年粮价奇贵,百姓们拿着宝钞去买粮食,钞票字迹不清或者破损就不能用,只能拿到府库中去调换新钞。而此时一些奸佞之徒徇私舞弊、巧取豪夺,10贯面值的旧钞拿来,只给兑换成5贯的新钞。这样一来,老百姓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发现此事后,张养浩极为愤慨,下令检查府库中那些没有损毁、图纹可以看得清的宝钞,得到1850万贯,全部在背面盖上印记,又刻10贯和5贯的小额钞票发给穷人,命令米商凭钞票上的印记卖给他们,然后到府库兑换银两。这种方法,极大的解决了当时米价贵而且供应不足的问题,救了不少的灾民。(《元史·张养浩传》:“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
由于日夜不停的工作,张养浩积劳成疾,病倒在任上,很快就去世了,享年60岁。陕西当地的老百姓听闻这个噩耗,都悲痛不能自已,主动为其送葬。
《论语》里面有讲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这句话,也很完美的注解了张养浩的一生,年幼好学,少时成名,中年刚正不阿、冒死直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虽寄情天地山水,但心怀天下苍生,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最后病死在救灾任上,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宋朝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继往圣绝学,开万世太平,这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太难做到了,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继承一技、造福一方,都是善莫大焉之事。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朝廷下诏追赠张养浩摅诚宣惠功臣、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滨国公,谥文忠。后人尊称为张文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