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城,有这样一条胡同,它建于元代是有不间断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胡同被誉为“北京的胡同之根”。它曾是京城的“娱乐中心”许多著名的文艺作品都在此诞生。它还是一个名家辈出的地方许多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足迹也给这里留下了永恒的文化记忆。它就是砖塔胡同一个充满故事与传奇的地方。
北京最古老的胡同
砖塔胡同位于西四丁字路西,东起西四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是目前风貌保存较好的胡同之一。
据有关人士考证,当时元大都出现过29条胡同,但只有砖塔一条胡同有文字记载。并且从元、明、清、民国,到今天,都有文献可考,这在北京是孤例。
所以才说,砖塔胡同是北京的胡同的“根”。
关于砖塔胡同的悠久历史,我们可以从元人李好古的杂剧《张生煮海》中找到佐证。
在该剧的第一折中张生与龙女定情后,家童凑趣,与龙女的侍女梅香调情。家童云:“我到哪里寻你?”侍女云:“你去那羊市角头砖塔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
砖塔胡同名称的由来
砖塔胡同这一名称,来自于矗立于胡同东口的一座八角七重檐的青灰色“元万松老人塔”。
这座塔是金元之际的高僧万松老人的葬骨塔。
万松老人本姓蔡,名行秀,河南洛阳人,精通佛学,自称“万松野老”,世人敬称其为“万松老人”。元朝定鼎,耶律楚材慕名投身门下,万松老人平时给世祖忽必烈和耶律楚材讲经说法,告诫他们要以儒治国、以佛治心。老人圆寂后,人们为他建了这座朴素别致的砖塔。紧靠砖塔北侧的街巷也随之而得名“砖塔胡同”。
从砖塔的年代也可以佐证,砖塔胡同早在元代就存在了,而且若干年来一直未曾更名,它北京胡同历史的活化石。
曾经的“京城娱乐中心”
在元、明、清三代,砖塔胡同作为戏曲活动的中心,舞榭歌台,是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元代杂剧在京城非常流行,当时把演杂剧的戏院叫做"勾阑"。勾阑内有戏台、戏房、神楼和腰棚,大的勾阑可容纳数千人观戏。这时的砖塔胡同及附近的口袋底胡同、钱串胡同、玉带胡同有戏班、乐户和勾阑不下二三十家,终日锣鼓喧天。
砖塔胡同曾住过不少名人,最早的据说要算是关汉卿,《窦娥冤》就是在这儿完成的。
到了明代,在东城的本司胡同和演乐胡同等处设立了教坊司,专门管理音乐、戏曲等事务。这样,砖塔胡同一带便失去了往日的喧嚣热闹。
到了清朝,砖塔胡同作为神机营所辖右翼汉军排枪队的营地。但不久,这里又恢复了元代"歌吹之林"的面貌,再度成为曲家聚集的地方。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这里的戏班、乐户纷纷逃回家乡,从此砖塔胡同渐渐变成了居民区,归于宁静。
鲁迅、老舍等名家在此留下足迹
复归平淡的砖塔胡同,在上个世纪似与文人特别有缘,近代史上,诸多名人曾在此居住。一九二二年一月至七月间,老舍曾经流连于砖塔胡同,一九三三年他写了一部以小公务员为主人公的小说——《离婚》。
小说里,“热心人”张大哥为同事老李找到一处住房:“房子是在砖塔胡同,离电车站近,离市场近,而胡同里又比兵马司和丰盛胡同清静一些,比大院胡同整齐一些,最宜于住家——指科员们……”
1923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名的一桩公案发生——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8月2日,鲁迅携妻子朱安暂时迁至砖塔胡同61号。
在砖塔胡同居住的九个多月里,鲁迅校勘了《嵇康集》,编定了《中国小说史略》下卷,并连续创作了小说《祝福》及《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等。直到1924年5月25日,他与朱安迁居阜成门内西三条,离开砖塔胡同。
抗战胜利后,1946年2月,张恨水从南京飞抵北平,筹备北平《新民报》。他买下一所有四进院落、三十多间房的大宅,门牌北沟沿甲二十三号,后门即在砖塔胡同西口。
1949年5月,张恨水患脑溢血陡然病倒。经治疗,虽无大碍,但还不能写作。他家人口多,开销大,不得不卖掉北沟沿的大房子,迁到砖塔胡同四十三号一所小四合院居住,后在这里病逝。
除了文学大家,促成《双十协定》的“和平老人”邵力子;时任中央政府办公厅主任的齐燕铭;一代才女顾太清,以及刘少奇先生等也曾长期或暂时居住在砖塔胡同里。
砖塔胡同,见证了历史,同时也见证了北京城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