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与大同还有一段渊源,《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按照惯例,当时王昭君入宫之后,须由画工画像,呈上御览,以备随时宠幸。而当时画师毛延寿贪鄙,昭君家境平淡,无力贿赂,因此,因此被宫廷潜规则,美冠群芳画像却平平无奇,从此将美好青春铸成帝王的祭坛,任时光消磨。
也许世上所有的亏欠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归,《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此后,汉元帝获罪怒斩毛延寿,而王昭君携着琵琶,随着垂老的呼韩邪单于,走在黄沙漫天的出塞路上,这一天来到平城地界,望着天边的大雁,弹起琵琶,一首《出塞曲》,无限感伤,混杂着浓重的乡愁和一丝憧憬,声声催人泪下,而天边大雁,望着惊艳的女子,听着凄婉的琴声,纷纷扑落于平沙之上,遂成“落雁”之名。
当晚一行入住平城东胜店(大同古城大西街46号院),面对皓月当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取出琵琶,边唱边弹,声声泪,字字悲,围观的大同艺人把曲谱记录下来,遂成“耍孩腔”。次日百姓夹道相送,昭君含泪将琵琶赠与韩掌柜,韩掌柜将琵琶挂于店内,请名家书“琵琶老店”挂于门前。现存于大同博物馆的“琵琶老店”匾相传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所书,唐朝宗显通年间节度使段文楚,将此牌号挂在该店门上。
这就是昭君与大同的故事,虽然昭君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在大同,但大同人已把她当做大同女儿,因为她给大同留下了传承二千年的老字号“琵琶老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耍孩腔”,她深明大义,亲和安邦的性格为蒙汉人民所敬仰。正是“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溯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