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野有遗贤
上党大地历史悠久,漳河两岸钟灵毓秀。古往今来,漳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造福着沿岸世世代代的生灵。作为曾经生活在漳河沿岸的长治人,儿时就目睹绵绵不断的漳河流水,戏耍于自然形成的湖泊,那时的乡村拿一个篮筐就能捞起鱼虾,品尝人生第一次没有污染的海鲜。
虽然,村里的小河早已断流,昔日的少儿也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但对给予生命和乐趣的漳河却更加思念,更想了解漳河的源头、流域的人文历史。
漳河,是中国华北地区海河水系的南运河支流。上游由清漳河、浊漳河两河合一而成,均发源于山西长治。
下游作为界河在经过区段划分河北省与河南两省边界,到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合流卫河,称卫漳河、卫运河,进入海河水系的南运河。漳河流经三省四市21县市区,长约412公里,干流长179公里,流域面积为1.82万平方公里。
漳河分为清漳河、浊漳河两大源头。浊漳河属海河水系、漳河上游,分为南源、西源和北源。地处山西东部,位于东经112°29~113°44,北纬35°53~37°24。南源发源于长子县发鸠山,主流长103.9公里,流域面积3521.6平方公里;
西源发源于沁县北部,主流长80.2公里,流域面积1693.4平方公里;北源发源于榆社县北部,主流长116公里,流域面积3684.6平方公里。西、南两源在襄垣县甘村汇合后,向东北流27公里,与北源汇合后称浊漳河。
清漳河有东源和西源二个源头。东源又分北河和南河。北河又名西寨河、张翼河,发源于山西昔阳县沾岭山柳林背。《山海经》上说:"少山,清漳之水出焉。"《水经》说:"清漳水出上党沾县西北之大要谷。"南河又名梁余河,亦称梁榆河,发源于山西和顺县石猴岭园林沟。梁余(梁榆)是春秋时晋余子养邑,秦称阏与邑,卢谌《征艰赋》有"访梁榆之虚郭,吊阏与之旧郡",说的就是这一带地方。赵奢破秦与阏与,也在这里。北河和西河,在和顺县城东汇合成为清漳河东源。
清漳河的西源,古称潦水、潦阳水、西漳水,发源于山西和顺县八赋岭人头山下。明代刘顺昌有咏八赋岭的诗句:"八赋横空路甚赊,攒元千丈半天遮。悬崖鸟雀未由下,峭壁藤萝何处挝。岭底羊肠千万径,关前蜗室两三家。衙斋久矣标堂额,何用梁余餐晚霞。"河出和顺南流入左权县(古为辽县),由西北而东南过左权县境,在粟城乡下交漳村与清漳河东源汇合,为清漳河。并经麻田镇流进黎城县,在黎城东北端出山西省进入河北省涉县。
浊漳河南源又名潞水,位于长子县发鸠山。发鸠山是著名神话故事"精卫填海"中的西山,也是神话人物共工所撞的"不周山"。《山海经·北山经》:"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清代贾谲升有游发鸠山诗:"踏破苍茫一迳出,漫将彩笔润峰纹。乘槎疑入仙源路,读碣空传帝女文。螮影常从潭里见,松涛时向岭头闻。欲携卢杖穷流去,万里漳河一线分。"
浊漳河南源水出长子县,经长治县入郊区、屯留,1959年11月动工兴建总库容4.127亿立方米的漳泽水库,跨郊区与屯留县界,出库后流经潞城县、襄垣县,在襄垣县甘村与浊漳河西源水相汇,称浊漳河南源。
浊漳河西源,又称铜鞮水,发源于山西沁县漳源村附近。漳源村原名六口,宋太宗"下河东"时,开辟太行道曾过此,认为此名对行军不利,改为"交口",后因系浊漳河一源头改今名。清代吴琠有《漳河源头》诗:"漳河源头何处寻?古碑残墅碧云深。一溪瀑翠清如醴,万里飞声势若骎。客路无尘朝帝国,乡山有径到灵岑,携来共羡登临事,谁识当年老子心?"他把浊漳源头从碧云深处流出的情境,写得声色并茂,使人身临其境,如闻其声。河出沁县,入襄垣县,在此建有后湾水库,并在甘村会南源水。
北源亦称武乡水、县河、关河,发源于晋中市榆社县西河乡三县垴。水出榆社县,入武乡县,在两县交界处建有关河水库。后又进入襄垣县,在合河村与南源水汇合,形成浊漳河。
浊漳河干流长90公里,在平顺县下马塔出山西入河北省涉县境,在合漳村与清漳河汇合东流。下游叫漳河、漳卫河、南运河。直接汇入干流的各支流流域面积2708.6平方公里。浊漳河在山西境内流域面积共11608.2平方公里。流域包括长治和晋中2地 (市) 12个县,209 乡,3186村,250 万人口,500万亩耕地。
漳河与清漳河在河北省涉县合漳村汇合,以下便称漳河。漳河东经磁县、临漳、魏县、大名等县,在馆陶县与大名县的交界处并入卫河。漳河在磁县建有岳城水库。漳河流经的县域,只有临漳带有"漳"字。临漳为古邺城,战国时,西门豹引漳水溉邺,"民赖其用",又治淫祀,"投巫于(漳)河中",这些历史故事,一直被人传颂。邺是曹魏都城,曹操曾在此建有"三台","三台列峙而峥嵘者也",临漳河而建的铜雀台最为出名,"铜台高揭,漳水东流"就是最好的佐证。
漳河原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禹贡》中所指的衡漳和降水就是漳河。后来黄河南徙,漳河脱离黄河,加入海河水系,为海河中一大支流。历史上其变迁比较复杂,它的变动最南可达到安阳河,最北可达到滏阳河及其前身衡水,长芦或葫芦河所能迁徙之道,其变动顶点是在出山后邺镇(古邺都)之西,即三台口。
古代漳河下游有两支。自曹操开凿利漕渠后,又出现了为支援运河的南支,漳河就分为3支。自隋、唐以后,漳水渐趋不稳定。明、清两代,为了支援漕运除南支外,运河下游也有引漳河水的,多则3支,少则1支,这样漳河的变迁就更加频繁和复杂。至清康熙47年后,漳河全由今馆陶归运河,才形成了今天漳河漳、卫河合流稳定的面貌。
"行经百度水,只是一漳河。不畏奔腾急,其如转折多。"这是明代诗人谢榛的诗句。上党盆地溪涧众多,流向不一,但绝大多数都汇入浊漳河,穿越多个县区,东下太行,奔河南林州市和河北涉县,在广袤的华北平原徐徐流淌。而漳河这条天脊上的河流,历经所有王朝兴衰,从远古一直流淌到今天,与区域文化,地理与人文相互激荡,最终形成充满地域特色的文明,哺育着源远流长的上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