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慎珠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战争频繁,疫疠流行,以致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有一种被称作伤寒的流行病,有很强的传染性,死亡率极高,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许多地方连棺材都卖空了。曹操在《蒿里行》诗中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伤寒,全然不同于普通的发热性疾病,医生束手无策,病人不治而亡。特殊的背景,惨痛的现实,造就了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救治无数患者,写就一部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是第一个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专家,第一个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治病方法、博采众长药物用法融为一体,并切实用于临床的医家,被后世尊为“医中之圣”“众方之祖”。
然而意外的是,张仲景的生平,在文献中少有记载,1800年来,人们对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医圣故里等等一系列问题争论不休,竟然成了医学史上瞩目的悬案。
行走南阳,流连在医圣祠与仲景故里,点点滴滴,寻觅扑朔迷离的医圣张仲景。
◎百姓敬仰
小满,满眼的绿,布谷声声,在天地间清亮地啼唱。南阳市区,月季花灿然,花形花色,极其丰富,或覆盖地面,或种植花坛,或攀墙而生,或依附于拱廊、藤架、柱之上,典雅清丽。
一路花香,在市区东关的温凉河畔,一座坐北朝南的祠堂傲立路旁。祠的大门为砖石混合结构,黄色琉璃瓦覆顶,布局严谨,巍峨壮观。门前是一对高大雄伟的子母阙,阙正面镶嵌一对朱雀,大门上方,是郭沫若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大字,门上装饰有300公斤重的铺首衔环。
迎门一个青石照壁,正面是张仲景生平简介,背面是《伤寒杂病论·序》,字体工整,刻工考究。望一眼宽敞的院落,花木繁茂,绿荫蔽日,一条青石板道路幽深而去,路中央,矗立着张仲景高大的青铜塑像,路两旁,分别是华佗、王叔和、李时珍等十大名医的塑像。
走过山门,来到张仲景墓前,它由墓、墓亭、拜殿三个部分组成,墓为方形锥顶仿汉砖石结构,四角各嵌一青石羊头。院植古龙柏一株,凌霄花环绕其上,来此觅花合药者,竟日不绝。祠内的六株金桂,古树虬枝,若是秋日,芬芳满园。张仲景博物馆馆长刘海燕说,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群众纷纷来到墓前,朝拜医圣,祈求健康平安。
1988年,“张仲景墓及祠”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医圣祠创建于何时,早已无从考证,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郝万山,讲述一段传奇。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初夏,兰阳(今开封东)读书人冯应鳌得了重病,忽冷忽热,久治不愈。一天深夜,他恍恍惚惚进入梦境,见一位老人向他走来,穿黄衣,戴黄帽,老人用手摸了一下他的全身,冯应鳌顿时浑身舒畅,便问:您是谁,为什么给我看病?那人说:我是长沙太守张仲景,今天给你看病,是有求于你。在南阳城正东4里路处,有个祠堂,祠堂后面77步,是我的墓,有人要在墓上挖井,请你去那里阻止他们。说完,老人飘然而去。
冯应鳌醒后,出了一身大汗,痊愈了,非常高兴。当年秋天,他果然在南阳城东发现了一个祠堂,祠后77步,有几个人正在打井。他一看,挖出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11个字: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
这块石碑,今天仍然被收藏在医圣祠的东偏殿内,圆额长方,楷书阴刻,边刻双线,勾勒卷草纹,碑额刻有莲花盖。遗憾的是,石碑上没有立碑的时间,也没有立碑人的名字。
1981年,医圣祠在整修中,在发现墓碑处再向下挖,竟发现还埋着一个碑座,碑座的后面,写着“咸和五年”,即公元330年,大约是张仲景离世后的110年左右。有学者认为,墓碑确系晋代无疑。也有学者提出,从清代开始,仲景才被誉称为“医圣”,墓碑是否为晋代所记,仍有待考索。
郝万山说,把神奇的传说变成梦境,刻碑纪念,再写在书里,足见后世对仲景医学成就的赞誉。
农历正月十八,相传是仲景诞辰,每年的这一天,医圣祠人如潮涌,进香的、游园的、看大戏的,好不热闹,医圣的诞辰,沿袭成了一个特殊的民间节日。
张仲景墓
◎经典流传
在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几幅是描绘东汉时期疫疠流行的场景,画面上,有哀嚎的飞鸟,新起的坟墓,哭泣的女人,还有掩鼻而过的路人,令人凄切感伤。
《后汉书》记载,东汉末年,从汉安帝到汉献帝不到100年时间,流行的大疫有10次。魏文帝曹丕在给吴质的一封信中说到,当时著名的“建安七子”中,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四人,都是因传染病而死的。
南阳一带,“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写道,他的家族200多人,从建安初年(公元196年)起,不到十年时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因伤寒而死的有130多人。一次次的生离死别,强烈冲击着张仲景,他要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
张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他因人而异,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很快使伤寒病的治疗出现转机,大量病人得到了及时救治。
通常,中医在诊病时,注重的是机体,即人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状态,是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这一治疗方法,是张仲景在前人的基础上臻于完善的,如今已经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
他阅读大量医学书籍,积累民间秘方、验方和单方,极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水平。他花费近十年时间,将自己的研究所得和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反复修改十余次,完成唯一的一部著作《伤寒杂病论》。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授、国医大师张磊说,《伤寒杂病论》即现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强调,未病之前,完全可以预防,既病之后,应该用药物治疗。同时,他把所有治病的有效医方和药品一一记录,让人明白疾病是一件寻常事。
《伤寒杂病论》是临床医学的优秀之作,张仲景把临床上积累的众多医案分门别类,以一种成熟、系统的理论或者认证方法,将其串联、贯通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它是一部理论化、系统化的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医案、医话。《伤寒杂病论》也在方剂、剂型、妇科、温病、调理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有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在一个中医药方上,某一药物剂量的增减,即能左右方剂的性能,所以用量颇为讲究。书中所载的药剂类型,种类极多,如丸剂、散剂、栓剂等等,都有详细记载和准确的使用方法。
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许二平教授讲解,《伤寒杂病论》被后世推崇备至,其成就远在诸多医书之上,因而与《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等书,合而被奉为中医学的“四大经典”。如果想在临床上疗效明显,想成为名医,就必须读熟、读透《伤寒杂病论》。它既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医的临床指导书;既是理论基础,又是临床总结,所以《伤寒杂病论》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后世医家校勘、注释、发挥《伤寒杂病论》的书籍,汗牛充栋。唐代时,中国传统医学传入日本,日本汉方医学主要是对《伤寒杂病论》的传承。1976年,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使用《伤寒杂病论》中的210个古方生产汉方药,汉方药产业随之得到迅猛发展。
医圣祠鸟瞰
◎尊奉医圣
汉代建安年间,张仲景撰写的16卷《伤寒杂病论》,还没来得及流传,就在兵荒马乱中散乱不全,近乎失传,又历经数代,分合隐现,错综复杂。
最初整理这部书籍的,是西晋王叔和。青年时期的王叔和,与张仲景学生卫汛非常要好,立志钻研医道。王叔和医术高明,32岁即被选为魏国少府的太医令。他“收采仲景旧论,对病真方”,整理《伤寒杂病论》,署名“南阳张机·述”(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与王叔和同时代的医学家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里说:“汉有华佗张仲景”。唐代房玄龄编修《晋书》时,在《皇甫谧传》中记载:“华佗存精于独识,仲景垂妙于定方。”
不幸的是,西晋经过一场永嘉之乱,王氏之书也无处寻觅。唐初名医孙思邈,早年撰写《千金要方》时感慨,江南名医存有仲景秘方,却不外传。他到了晚年,才见到仲景《伤寒杂病论》。
在《伤寒杂病论·序》中,仲景陈述行医的宗旨:“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他告诫同行,且莫“争名逐利”,要“留神医药,精究方术”。这一济世救人之心,成为历代衡量医者品行的标尺。
宋代,国家组织一个校正医书局,校勘刻印《伤寒论》时说,仲景继承的,是大圣人的意志。南宋医学家许叔微认为,不读仲景的书籍,如同儒家不知道孔子的“六经”。清代著名医学家费伯雄赞:“仲景立方之祖,医中之圣,伤寒、金匮诸书,开启屯蒙,学者当奉为金科玉律。”从清代起,人们奉仲景为医圣,修缮祠堂,供奉朝拜。
民间的诸多神奇,与仲景相关。南阳东有桐柏山,西有伏牛山,北有熊耳山,南邻汉水,地处南、北温带交汇之处,盛产的中药材2000多种,为仲景的临床医疗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许二平讲述一则仲景登桐柏山采药的故事。一次,仲景在山上遇到一位老翁请他看病,仲景号脉后问他:您的手腕上为什么有兽脉?此人如实回答,说:我是山洞里的老猿。仲景拿出一丸药给他,老猿吃下,药到病除。
第二天,老猿扛了一块大木头来见仲景,说:这是一块万年的桐木,聊以相报。仲景用它做了两把琴,一把叫古猿,一把叫万年。这两把古琴的来历,被记载在明代琴家虞汝明写的《古琴疏》里。不管传说多么玄妙,后人赞叹的,是仲景医术高明。
医圣祠子母阙
◎太守之谜
宋代校订《伤寒论》时,引用了唐代甘伯宗《明医录》中的一段话,说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仍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由此可知,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家乡在南阳。
近代思想家章太炎也认为仲景为南阳人。不过,东汉时的南阳郡,归荆州刺史管辖,首府在宛城,下辖37县,相当于今天的南阳全境和鲁山县、湖北枣阳县、陕西山阳县,地域辽阔,仲景故里在南阳何处?有人说,或许在今天的邓州市穰东镇、新野县东北,也或许在南阳县黄台岗乡,各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汉代典籍中的仲景其人,若隐若现。《后汉书·何颙传》记载了何颙其人,说他“显名于太学”。一次,他见到曹操,叹息一声说:“汉家将亡,安天下的必定是这个人啊!”曹操为此奖励了他。
巧的是,十三四岁的仲景,拜访过同郡何颙。两人稍做交谈后,何颙望着这个年轻的后生说:“你官运不足,但是思维缜密,一定会成为一位名医。”这件事被记录在《何颙别传》中,文末还有一句“卒如其言”,说明仲景果然成了名医。北宋时期,奉敕修撰、皇帝御览的《太平御览》类书,把《何颙别传》收录其中。
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梁华龙说,若以两人见面的时间来推论,仲景大约生于公元151年,卒于公元219年,享年51岁至68岁,在当时平均寿命比较低的年代,已是高寿了。
有人说,在历史记载中,同时代的华佗有传,而仲景无传,既然没有仲景这个人,那署名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自然是后人伪托。
持反对意见的学者提出,如果是后人伪托,为何不伪托黄帝、神农、扁鹊等人,藉以增加书的分量,反而去伪托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可见否定之说自相矛盾,难以服人。
既然仲景确有其人,《后汉书》《三国志·魏志》等史书都有方技专辑,为什么没给他立传?
梁华龙分析,古代医生地位低下,即使华佗也有“耻以医见业”的记载,仲景只是普通民间医生,和官员没有接触,这一点和华佗不同,史书不可能将其收录。南阳张氏,虽属望族,但到了仲景时期,已经败落,沦为一般庶民,也没有资格为他立传。
仲景“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唐代甘宗伯《名医录》中。肯定仲景做过太守的章太炎认为,他做太守,是见过王粲以后的事情。况且,宋刻本《伤寒论》是给皇帝的奏章,一定进行过大量考证,故而要比其他的史书、传记更为可靠、准确。在有的医书中,直接把“长沙”作为张仲景的代称,“长沙”或“张长沙”,指的也是张仲景。
有的学者则认为,仲景并未做过太守。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医学史专家宋向元,从直接资料来探讨,他提出,东汉末年,战事繁乱,长沙为军事要冲,非精于武功战略者,不能当任太守。王叔和与仲景相去不远,如果他做过太守,王氏不会略而不述。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表达过他反对做官求名利,不太像做过太守的口吻。有的书中记载,仲景师从张伯祖,把医术传授给卫汛、杜度二位,他应当是一位专业医家。而历代种种有关长沙太守的传说,凸显的,大约是官本位的现实和医生地位低下的无奈。
仲景是否做过太守,并无过多的价值。“活千人者,子孙必封”,百姓依然尊他为医圣,医德医术世代相传。
初夏的早晨,温凉河畔的医圣祠,清幽宁静,树影婆娑,早已燃起的一炷香,芬芳缭绕,人们来此参拜、祭祀医圣,与他古今相连,相遇相知。
医学与生命同样神圣。2012年8月,世界著名低碳城市科学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副院长林柯·泰勒来到医圣祠,深为感动,挥笔题词:“健康是上天的恩赐,张仲景把它带到了人间。”
(绘图:王伟宾)
《河南日报》2019年6月28日第13版
- 上一篇:村社监察站盯紧“微腐败”
- 下一篇:漳河之水天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