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霁云(712年―757年),魏州顿丘(今河南清丰),唐朝玄宗、肃宗时期名将。在“安史之乱”中,协助张巡镇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屡建奇功。后睢阳陷落,南霁云宁死不降,慨然就义。
甘肃天水一带许多庙里供奉二龙大王,有的称之为“二爷”。这个“二爷”既不是管雨的龙王也不是关二爷,而是唐代名将南霁云。许多人不知道南霁云是谁,为何会成为受人尊敬的“二爷”呢?
甘肃天水一带供奉二龙大王
南霁云是河南清丰人,少年时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传说他会七十二路枪法,善骑马射箭,能左右开弓,百步之内箭无虚发。成年后,受真源县令张巡赏识,成为他身边的得力干将。
公元757年秋天,安史之乱的叛军围困睢阳城(今河南商丘)。睢阳是富饶的江淮地区的屏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睢阳太守许远手下只有三千人马,抵挡不住叛军的进攻,就派人向张巡求救。张巡带着南霁云,率三千将士去帮助守城。从此南霁云的命运就和睢阳城连在了一起。
最初,叛军来叫阵时,南霁云总是带人杀出去,和叛军战在一起。南霁云枪法高明,射术精湛,叛军屡战屡败。久而久之,他们也学乖了,再不来叫阵,而是在外围将睢阳城团团围住。南霁云没了对手,只好陪着张巡在城上巡逻。
城中的粮食一天天减少,直至完全枯竭。南霁云只好带着部将吃野菜、树皮,这些都吃得差不多了,就抓城里的老鼠,直至偌大的睢阳城连老鼠也没了,还是没人来救援。
南霁云每日间忧心如焚,他知道这样下去,迟早完蛋。于是建议向附近的唐军求救,并表示愿意亲自突围去请救兵。对于南霁云的忠诚,张巡毫不怀疑,他只是怕区区衰弱之兵守城也许还勉强,要杀出去搬救兵,比登天还难,因此迟迟没有同意。就这样僵持了几天,张巡没有办法,最终还是同意了南霁云的建议。
南霁云帮助张巡死守睢阳
一天晚上,南霁云带了骑兵三十人,突然冲出城门,经过奋勇拼杀,终于冲出重围。叛军派几千人前来追赶,只见南霁云左右开弓,箭无虚发,他射一箭,敌人便倒下一个,吓得叛军纷纷后退。
当时,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屯兵临淮(今江苏盱眙北),御史大夫许叔冀据守谯郡(今安徽亳县),都拥有重兵,可谁也不来救援。南霁云知道他们心怀鬼胎,但还是硬着头皮先找许叔冀求援,许叔冀果然无动于衷。南霁云痛骂一番,转而找贺兰进明。贺兰进明虽然是河南节度使,但度量狭窄,容不得人。他看到张巡死守睢阳城,牵制了叛军的主力,这相当于为朝廷立了大功,因此非常嫉妒。本计划将南霁云拒之门外,可他早就听说过南霁云勇武过人,而且赤胆忠心,是一名难得的将才,因此想把他招致麾下。
贺兰进明特意大排筵宴,款待南霁云。南霁云已经很久没吃过一顿饱饭了,但面对满桌子的大鱼大肉,他筷子都没拿,痛哭着说:“我来的时候,睢阳城的将士们已经整整一个月没吃上一顿饱饭了。我怎么忍心在这儿独享美食呢?我吃不下呀,我只希望你尽快派兵救我们!”
说完拔出佩刀,一刀把自己的一个手指砍了下来,说:“我发誓与睢阳城共存亡,这截手指就是凭证!”座中的人见状,无不感动落泪。唯独贺兰进明一言不发,没有任何表示。南霁云一口饭也没有吃,愤然上马走了。
路上碰到一座佛塔,他想到这帮无耻官僚,只以个人地盘为念,全然不顾国家大局,心中恨意难平,张弓搭箭,一箭中了佛塔。他发誓要是打败了叛军,一定回来收拾贺兰进明。
南霁云回去后不久,内外交困的睢阳就陷落了。南霁云也落入了叛军手里。叛军逼他投降,他痛骂不已,最终被叛军杀害。
南霁云塑像
南霁云和张巡守睢阳长达十个月之久,牵制了叛军的主力,为唐军的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南霁云的赤胆忠心尤为后世推崇,曾有诗赞云:
洒血睢阳谁笑痴?故乡俎豆靡穷期。
李唐社稷今何在?不及将军尚有祠。
此后,许多帝王都赞赏南霁云忠诚。宋太宗敕封南霁云为秦州慧音山昭佑嘉泽二龙神君,清嘉庆帝敕封南霁云为秦州慧音山昭佑绥沣嘉泽二龙大王。秦州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因此当地人会将南霁云作为二龙大王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