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的精神家园:中华经典诗歌常读。
《道德经•二十五章》
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不仅是经典,还是一部诗集。历史上很多人都将其看作是诗。《文心雕龙•情采》说:五千精妙,非采而何?其实在先秦的时代,文史哲是不分家的。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佳作,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心远地自偏”告诉我们,心志高远,自然觉得所处地方僻静,就像我们说的大隐隐于市道理一样。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古人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就是说,语言这东西在表达意义上是有限的,很多洁净精微的道理、哲理,是没有办法通过语言来传达的。所以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李白为数不多的哲理意味深长的作品。前两句意在衬托一种辽阔的寂寞:鸟都高高地飞走了,连云彩也悠闲地飘走,境界很开阔。
后两句重点在一个“厌”字,我们知道,厌是厌烦、厌恶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足、够、满足。这些都是说人的感情,只有人才会厌。“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与敬亭山相看而不厌,这可以说是一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也是千古名句。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这告诉我们,万事万物的生灭不都是绝对的,残夜尽了,太阳从海上生出。旧年过完了,但是春天却早在旧年里就“出生了”,旧年也没有尽,它融入到了春天里。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不仅是夕阳,万事万物都在永恒的变化之中。美好的东西只是一时的风光流转,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所有美好的东西其实都是这样,“只是近黄昏”。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写庐山的。前两句说的是看问题的角度,山峰是孤立的,山岭是连绵的。我们常说“石有四面”,从不同的角度看去,物体就会呈现不同的状态。
而后两句更为精妙。周易上说,“百姓日用而不知”。为什么日用而不知?就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颇有几分思辨的意味。琴声到底在哪里?苏轼用反问否定了琴声在琴上和指头上的说法,这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琴声不在琴上,不在指头上,但是指头碰到琴就能发出声音。
如果我们再深究一下,琴声在耳朵上?非也。因为我们都知道“心不在焉,充耳不闻”。没有“心”,就没有声音。正如你未看此花,此花与你同归于寂。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如果一个人,能够了解到最根本的知识,把握了最根本的道,那么就了解了所有的知识,把握了所有的道理。
什么叫“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拿道家来说,你体悟了最高的“道”,那么就掌握了万事万物,不会受到浮华和歧路的迷惑,人生和宇宙也就通透了。还有如佛家所言,如果你证得如来藏,那么你会发现人世一切都是虚空。这就是“只缘身在最高层”。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用了衬托的手法,前两句写美景,后来笔锋一转,景色这么美,源头在哪?虽然朱熹在这首诗里没有说,我们可以从其他诗作中了解到,是“道”。
源头活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说法。西方有一个“流溢”的说法。就是说,道创造了万物,是万事万物的源头,这种创造是一种流溢,“道”流溢出来的,道创造万物自身不减少。源头活水也是这个意思,就像老子说的动而不屈,虚而不竭。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诗是《三国演义》的卷首诗,写得有气势、有风度。“是非成败转头空”,帝王将相风云际会,若从长远来看,争夺的也只是蜗角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