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中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大有作为的皇帝不计胜数,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便是其中之一。他在位期间,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诸多第一。如下所言:
一、统一六国
在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秦王嬴政通过不断地兼并土地以及发动战争,陆续灭掉了东方六国,并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为广大人民提供了安稳的生活环境。
不仅如此,秦始皇在统一六国时,并未借机肆意杀害六国的王公大臣,而是理性地对待他们,这也体现了他仁爱的一面。
二、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
嬴政统一六国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专制集权的措施。在中央,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便是中央统治制度的雏形;在地方,秦始皇接受了大臣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公为36郡。郡县制不仅促进了秦朝的稳定,对当今时代也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
除了中国史书以外,几乎全世界的历史书都将他描绘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尤其是四分五裂的欧洲,因为历史上没有统一,尽管在近代以来拥有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国与国之间却不断征伐,酿成了巨大的悲剧。
秦始皇的功绩数不胜数,这里笔者仅列举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例,但是单单从这两例来看,秦始皇的雄韬伟略也可见一斑了。按常理来说,百姓应该对他极为肯定,甚至大加赞扬,但事实上,人们对秦始皇却一再贬斥,甚至认为他是一位不可饶恕的暴君,这种观念在汉代时就已经存在了,并且一直流传至今,这是为何?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从了解秦始皇的来源看。
我们了解一位历史人物,主要依靠的便是历史典籍。不可否认,从历史典籍中我们能得到很多有效的历史信息,但是这也存在一定问题,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历史典籍都或多或少带有编者自己的主观思想,这是无法避免的。
我们了解秦始皇的主要来源便是司马迁的《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然而,基于司马迁汉朝史学家的立场,他一定会服务于汉代的政治统治。汉朝在赢得秦朝天下后,必然需要宣传和夸大前朝的政治过失,来使得汉朝政权正当化,因此司马迁才会对秦始皇持否定的态度。
司马迁甚至在史记中引用了贾仪的《过秦论》: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其对于秦始皇偏激的态度一下跃然纸上。
二、儒生对秦始皇进行虚假宣传。
秦朝讲究的是以法律约束、规范人的行为,因此秦始皇的政治立场根基于法家思想,而这与儒家以德服人的观念是背道而驰的。在此基础上,秦始皇采取了废儒家学说并镇压儒者的政策。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汉朝,采取的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策略,因此,当儒家思想被定为国家正统思想时,曾经站在儒者对立面的秦始皇必然会成为后世儒家的大敌、成为世人批判的对象。
例如,西汉的桓宽在其盐铁论中评价“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东汉崔寔在《政论》里更是把秦朝描写成“劓鼻盈蔂,断足盈车,于是赭衣塞路,有鼻者丑”的恐怖情形。
儒生虽然不能对未来社会发展起太大作用,不过手握史笔,却能一定程度上决定悠悠史书上的文字,决定未来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
三、秦始皇死的过于突然,未能妥善安排后事,一些事情没能交代清楚
始皇帝嬴政享年49岁,在外巡游时突然暴毙,成为巨大的历史遗憾。他死之后,未能够清晰的安排继承人问题,导致了地方以及中央官员对胡亥政权充满疑问,也给了陈胜吴广口实,也因此在发生农民起义时,帝国无法进行有效的军事调动,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几乎历史上所有的开国之君都是明君,唯有秦始皇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死的过于突然,对于他的功绩没能够及时总结。其次,秦始皇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并不是后世一些浅薄的书生能够看懂,只有当我们具有现代视野的时候,才能明白统一文字、语言等等,对于社会进步的重大促进作用。
综合以上两个原因,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秦始皇心存偏见在汉代便有迹可循了。不过,随着现代考古技术的逐渐提高和进步,人们越来越了解历史的真实面目,对秦始皇的很多误解也逐渐解开,人们开始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这历史上第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