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诗词书画样样精通,难得一见的艺术全才。除了在艺术上造诣颇深,郑板桥的为官之道也历来为人所传颂。
乾隆年间,已经五十四岁的郑板桥从范县调任潍县。这一年山东大饥,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身为知县,郑板桥的首要任务就是赈灾。
开仓赈灾是第一步,郑板桥还创造性的想出了以工代赈的办法,由政府投资建设公共设施,招募流民赴工,合理的将财政支出惠及到流民,救活了万余人。
目睹老百姓的悲惨生活,郑板桥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很长时间都无法安然入眠。他将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并寄给了自己的上司: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第一句写的是郑板桥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凄凉之感。
第二句是郑板桥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他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
第三句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也体现了郑板桥的为官之道。
第四句既照应了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而父母官也应该时时刻刻将老百姓牵挂在心头。
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体现了他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都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值得我们学习。
- 上一篇:中英文互译句子,美入心里
- 下一篇:郑板桥的竹画和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