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传布较广的传说
一为孝子改节说。明代临海城关秦鸣雷,生弥月失恃,五龄失怙,出嗣于伯父秦文,不多秦文亦亡故,由其伯母(继母)杨夫人含辛茹苦抚育长大。嘉靖二十三年(1544),秦鸣雷27岁中进士,廷试对策,阁臣进呈拟第三,时方明世宗祈雨郊坛,看其名,大喜,亲擢第一,为状元。饮水思源,秦鸣雷对伯母极为恭敬孝敬,每逢节日,老是精心备办佳肴美食供奉。可是伯母信佛,月朔、十五都要戒荤茹素,为了使他的伯母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口福,特将元宵提早一天。
二为戚继光抗倭说。相传有一年正月十四,戚继光带兵进驻临海桃渚城。当晚,库里的粮食已不够用,考虑到桃渚城里的百姓屡次遭倭寇洗劫,为了增援戚家军已经省吃俭用,不能再给他们添加负担。解粮官张里道率领兵士把剩下的粮食磨成粉,兑水熬成糊状,再参加各类蔬菜、肉类、豆成品和调味品,制成味道不错的糟羹。消息传出,桃渚百姓很是打动,为留念此事就把元宵改为正月十四,糟羹也成为元宵的传统食物。
另一说则是在正月十四这一天,戚家军在海边打倒一股倭寇。倭寇逃到黄岩时天色已晚,他们有的躲进橘林,有的藏身民房。戚继光率军赶到,百姓纷纷点灯燃烛,辅佐戚家军搜索残敌。一时辰,城里城外,每间衡宇,每片橘林,随处灯火通明。倭寇无处藏身,全数被消灭。为留念这一事务,百姓把元宵节改到正月十四夜。
明嘉靖年间,倭寇最活泼、最疯狂的时节,主若是每年清明节之后的夏历三至蒲月间,以及重阳节之后的夏历九、十月间。查明史、台州有关方志及戚继光的有关书籍,未创造有记实戚家军于元宵前后在台州抗倭的战事。故笔者认为,因留念抗倭而改节证据不够。究其缘故缘由,可能是民族好汉戚继光平定了为患数百年的倭寇,台州百姓为感恩而产生这些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