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书画邮 2019.10.28
(导读:郑板桥的艺术成就,是他一生最光辉最绚烂的部分,他的作品富有思想性、创造性、战斗性,把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较好地统一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板桥风格。他的作品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文学家艺术家的重视。)
郑板桥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卒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终年73岁。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是清代扬州画派的杰出人物。他的诗、书、画被誉为“三绝”,颇具风格,200多年来,一直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和地位。
郑板桥的艺术成就,是他一生最光辉最绚烂的部分,他的作品富有思想性、创造性、战斗性,把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较好地统一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板桥风格。他的作品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文学家艺术家的重视。
郑板桥是一位充满个性的艺术家,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一生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他在文学艺术上的伟大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近年来,文化界、学术界对郑板桥的介绍不断普及,对他的研究不顾深入,电视台播出了反映他生平和趣事的电视剧,出版界推出了《郑板桥全集》、《郑板桥评传》等一大批有价值的著作。郑板桥是江苏人民的骄傲,这位在江苏的土地上成长和成名的艺术家,正作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形象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
郑板桥:我的人生自61岁开始
郑板桥的外祖父汪翊文是个博学多才的乡间隐士,把家里唯一的女儿嫁给了郑板桥的父亲。父亲给儿子取名为“燮”。燮,这个字含有和顺、调和之意。每一位长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做个随和平顺的人,以至有一个一帆风顺的人生。这么一来,郑板桥仿佛注定了要走一条主流之路,从小浸染在“四书五经”里,学习八股文的做法,然后参加科举,入仕……他真的这么做了,做得很辛苦,将大量时间用在温书赶考上,一级一级地往上走。
清 郑板桥 《兰竹图》
题识:文与可、吴仲圭以墨竹擅名天下,未尝以墨兰称也。唯吾家所南先生画兰,信当时,传后世。古白陈氏继之,云南白丁、江左石涛又继之。墨兰之盛,于斯为极。愚何敢妄拟古人,然窃好墨兰墨竹,画后辄题数句自娱。人或以为画过于今人,题更不愧古人,真背芒面热也。板桥居士郑燮画并题
等到清朝都换了三个皇帝了,郑板桥才勉强做上县令。
彼时,郑已人到中年。在赶考的遥远路途上,家庭随之发生了巨变,娇妻病亡,小儿早夭。过去,为了生计,他凭借天生的绘画才能,偶尔也去扬州卖画。当时的扬州可了不得,商贾云集,纷繁热闹。可谁又识得一个叫郑板桥的年轻人呢?他的画少人问津,势在必然。他郁郁地回到家乡兴化,继续沉浸在读书中,把中榜入仕视为最后的人生寄托,一试,二试,三试,尚算不负厚望,劈荆斩棘地做上县令。
清 郑板桥 《兰石竹》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但,就凭他耿介的性格,不肯低头奉迎,也是升不了什么大官的。二十几年,他就一直在县令的位置上徘徊不前。有一段,为了前途计,他也试着妥协个那么一回,千里迢迢地跑去北京,向当朝宰相投石问路。所谓投石问路,是那个时代的一种官场风气,给皇帝身边的重臣写赋,讨得欢心,关键时刻,给你讲几句好话,也许你就会平步青云。
郑變 行草七律诗 141.8cm×71.8cm
至于写赋这种事,在历史上,数司马相如干得最出色,无人可敌。他临死遗书竟也是歌颂当朝皇帝的一篇赋,简直是雄文。司马相如一生的行当就是为上层建筑歌功颂德,以致在主流的历史上,博得文采大名。依我看,他司马相如也就一御用文人而已,即便文采斐然,华章丽辞也用错了地方,实在可惜。
清 郑板桥《石畔竹兰图》
石畔青青竹数竿,旁添瑞草是幽兰。
老夫卅载琼林客,只画春风不画寒。
写赋这种事,你叫郑板桥干,肯定干不好。一个天生耿直喜好针贬时弊的人,他的血性不允许他这么昧着良心以低级趣味的方式往上爬。
郑板桥 《兰竹全性图》
款识:昔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忘其香。夫芝兰在室,室则美矣,,芝兰弗乐也。我愿居深山大壑间,有芝不采,有兰不掇,各全其天,各安其命。乃歌之以诗曰:高山峻壁见芝兰,竹影遮斜几片寒。便以乾坤为巨室,老夫高枕卧其间。兼翁老同学老先生优游林下,当同此乐也。板桥居士郑燮乾隆已卯
后来,在61岁的时候,郑板桥终于想通,辞官归田(另有被革职一说)。他从山东回到江苏兴化老家,造绿园一座,遍植绿竹,广养幽兰,开始书画生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专心做起了职业画家,从此有了灵魂的安枕……
清 郑板桥 《兰竹图》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
大多数人走不出读书为官的俗套,有人一辈子沉浮在这约定俗成的窠臼里郁郁不得志,而不知跳脱出来换一种人生。郑板桥终于在61岁那年清醒过来,不念仕途,解去精神枷锁,回到自己熟悉的领域,使得绘画技艺日渐纯熟,以至日后有了一个著名的郑板桥。
清 郑板桥 《七贤图》
题识:柴庵先生宰潍县,多惠政,至今有吴公七贤祠,七贤而独称吴公,盖重吴也。燮宰是邑谒其祠,葺而新之,在县西五十步不远,故得常至而拜献焉。玉树亲翁索予画,因写七竹以比七贤,亦以见贤者之必有后也。乾隆二十七年,岁在壬午三月既望,板桥弟郑燮拜手。
他这一步走得清醒,也白白把前半生浪掷。人为何到了花甲之年才能想通悟透?使得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终于有了郑板桥的一席之地。其中五怪,皆擅画梅花——因为当时扬州城内盐商云集,富可敌国,人富了以后精神空虚,想必会趋风迎雅,且喜好以梅自况,买一些挂在厅堂明志,所以,梅花图在当时的扬州特别畅销。郑板桥却独辟蹊径,专攻竹、兰、石。他一生都在画这三样东西,不知倦意。
清 郑板桥 《七贤图》
款识:七贤图为山友老长兄正,板桥郑燮。钤印:郑燮之印;潍夷长;病犁阁
他笔下的竹,苍老的、鲜嫩的、雨后的、月下的、经霜的、风吹的……不一而足。“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可见,他对自然造化的用情之深。他一直主张以“造物为师”,在自然中发现奇景。他给堂侄写信,教他画竹诀窍,现在来看那些信,堪比出色的美术评论。
郑變 七言联 121cm×26.5cm 安徽省博物馆藏
我尤爱他的兰花图,一两丛,在偌大的宣纸上吐香,寡瘦幽微,旁边是密密麻麻的小楷,仔细读、认真辨,好比一篇百字小品,言简意赅,其意无穷——美食家从一只鱼头里看见江山,我通过郑板桥的小楷行书,同样可以望见人生,清淡、恬然、自足、祥和,自己成全自己。
清 郑板桥 《石瘦竹兰图》
款识:自笑书生翰墨荒,漫夸石瘦竹兰芳。千花万卉皆神品,还让君家老复堂。本幅板桥自题:自笑书生翰墨荒,漫夸石瘦竹兰。乾隆庚辰首春,板桥郑燮。
不看作画年代,也明白这是老郑的晚年作品。他早年的兰花图,微微用力了些,把一种不与世俗为伍的架势拉得过于满了,像一张弓,不那么松弛,射出的箭有力量,但目标太过明确,反而是不大好的。早年,郑板桥的兰都在悬崖绝壁处,看他的题兰诗写得何等绝然: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清 郑板桥 《竹石图 》
两枝老干无多叶,让尔新篁正展翎 。
铁骨霜皮终有用,他时留取造柯亭。
板桥郑燮写
连浮云的喧闹,都不予理睬;浮云走了,更不挽留。这个时候的郑板桥尚未寻到灵魂的安枕,一直处于突围的状态,心弦绷得紧。等到61岁回到家乡以后,整个人放松下来。一颗心放下来,稍微弹一下,便奔上了更高的台阶。所以,我非常理解他晚年的那些兰花图,终于自悬崖绝壁处回到了他的庭院,好好地养在瓦盆,一样的幽香争芬。
清 郑板桥 《双松兰竹图》
自题:“秀顶双松最老苍,双勾兰竹更芬芳。知君百尺凌高志,并与青山作主张。立先、焕文两长兄,板桥老人郑燮。”
人生就像双臂,一开始总是往外扩张的,慢慢地,等到一切通透,才又想起收回来,拢住自己,最后双手合十,微闭双眼,有了感恩——你该知道佛教里观音行于莲花之上、双手合十的时候,多么安详。
郑板桥 《竹石兰蕙图》
南山献寿高千尺,劲节清风觉更高。
积行人家天所佑,兰荪蕙种自能饶。
郑變 节录怀素自叙诗 180.9cm×107cm 扬州博物馆藏
郑板桥的画好,众所周知,他的书法同样了得。以怀素和黄庭坚为师,他曾以临摩二位的法帖为乐事。从郑板桥的书法里,我同样可以看得见烟云——是兼顾了怀素的狂草逸态,和黄庭坚的气势开张的一种独创的笔法。在中国古代,历来视书画同源。前人的绘画,一般都在书法里汲取灵感。
清 郑板桥 《竹石图》
竹石相交万万年, 两家节介本天然。
请看十月清霜后, 一种苍苍笼碧烟 。
乾隆癸未二月 写似碧岑老世兄
板桥道人郑燮
中国的方块字大多为象形文字,一撇一捺里尽显形态。但到了郑板桥这里,他的书法往往从绘画里寻找灵感,最明显的例子,是他写的“也”字,乍看去,仿佛是他画里的兰,运笔气势如兰一样秀气端庄。
清 郑板桥 《清风疏竹图》
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踈踈,
何必重重叠叠。
乾隆辛未九秋,板桥居士郑燮。
郑板桥虽没留下什么大部头的专业美术理论,但我看他给堂侄有限的几封家信,早已胜过了晦涩艰深的美术评论,甚至简直可当写作教材看。譬如,他教堂侄画竹,先画几竿竹竿,这样大框架打好,然后再慢慢描叶,风起时,叶要有起伏态,霜叶为润,雨叶滞重……艺术大抵是相通的,写作同样如此,先把大的架构搞好,然后再补充细节。他那种对于竹叶四时变化观察的认真仔细难与匹敌。一个只有对竹爱到极点的人,才会舍得花去一生的时光去描绘。
清 郑板桥 《石兰竹》
题识: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歇,便要骂人。三日不画又想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今日晨起无事,扫地焚香,烹茶洗砚,而友人之纸忽至,忻然命笔。作数块石,数枝兰,几叶竹,颇有清脱之趣,其得时得笔之候呼。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雨篁年学老长兄一笑,板桥郑燮。
郑變 五言诗 141cm×71.7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中国的文人雅士,历来喜好梅兰竹菊,且以四君子自喻,作为四君子中的竹,因为有了一个郑板桥,得以在宣纸上风云万千、自喜迭宕、历久醇香——是真的,看郑板桥不同时期的竹图,我仿佛可以闻得见香味来。他极少画菊,其中有一幅竹、兰、菊图,那样的菊,明显稍逊一筹,跟他擅长的竹、兰拥挤在一起,失了风韵之态。郑板桥的墨竹是相当有态的,疏淡有节、苍老横斜、绿荫匝地。
清 郑板桥《竹石幽兰图》
竹石幽兰合一家,乾坤正气此间赊。
任渠霜雪连天冻,苍翠何曾减一些。
中国画讲究的是意境,只寥寥一墨黑,点在纸上,便勾画出情态异姿。在西方设计师眼里,黑白是永恒色、经典色,一旦显现在中国的画家笔端,就能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恬淡永恒的人生意境来。
清 郑板桥《竹石图》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修笔,必先修心。心中有景,笔下方有神。这一墨黑,也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寄托的一种象征。似简洁和顺,却深不见底,并遥遥与“四书五经”相呼应。所谓人生如墨,那个自小被父辈寄予厚望的郑燮,在61岁那年,终于挣脱枷锁,活回到自己,用一滴墨写起自己的人生来。在生前,凭借卓绝的字画,他早已暴得大名。在他死后,依然如此。
清 郑板桥 《竹石图》
“昔人画华封三祝,一峰而已。兹益一峰,是增其寿也。三竹而已,兹益以二而为五,是增其福也。上天申锡,有加无已,盖甚显上令德之君子,有以致此也。乾隆丙子冬写似章翁乡祭酒年老长翁,有是德即有是福,岂不信然!板桥郑燮”,钤白文方印“郑板桥”。
郑變行书七绝诗 167.7cm×44.5cm 扬州博物馆藏
人们为什么总是痴痴念念他的水墨兰竹?那是在一墨黑里,我们人人寄予了自个的心思,孤傲,自香,有节,有义……这是多数人的情怀,被这个叫郑燮的人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出来。
清 郑板桥《风竹石图》
未画以前,胸中无一竹;既画以后,胸中不留一竹。方其画时,如阴阳二气,挺然怒生,抽而为笋为篁,散而为枝,展而为叶,实莫知其然而然!
清 郑板桥 《竹石图》
绕膝龙孙好节柯,居中柱石老嵯峨。
春风夏雨清光满,历到秋冬翠更多。
清 郑板桥 《竹五福》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 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 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均薄细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 咚咚作鼓声,于是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 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清 郑板《墨竹图》
清 郑板桥 《兰竹图》
石畔青青竹数竿,傍添瑞草是幽兰,
老夫卅载琼林客,只画春风不画寒。
板桥郑燮钤印:郑燮、橄榄轩
清 郑板桥 《墨笔竹石图》
“昨日山头烂酸归,路旁密筱乱牵衣。何须定要千寻竹,自有清光满翠微。见翁年学长兄正画,板桥郑燮。”钤“郑燮之印”白文印、“二十年前旧板桥”朱文印。鉴藏印有:“福山邓氏”、“黎堂”等。
郑板桥《竹石图》
石块无多竹叶稀,二公清介最相依。
秋风昨夜窗前到,百岁苍苔老更肥。
清 郑板桥《竹石图》
题识:文与可《墨竹》诗云:“拟将一段鹅溪绡,扫取寒梢万尺长。”梅花道人诗云:“我亦有亭深竹里,也思归去听秋声。”皆诗意清绝,不独以画传也;不独以画传,而画益传。愚既不能诗,又不能画,然亦勉题数句曰:雷停雨止斜阳生,一片新篁旋剪裁。影落碧纱窗子上,便拈毫素写将来。鄙夫之言,有惭前哲。幽翁年老学长兄先生正画。乾隆己卯,板桥居士郑燮拜手。
清 郑板桥《竹半幅》
清 郑板桥 《风竹石图》
“未画以前,胸中无一竹;既画以后,胸中不留一竹。方其画时,如阴阳二气,挺然怒生,抽而为笋为篁,散而为枝,展而为叶,实莫知其然而然!”
清 郑板桥《墨 竹》
宦海劳劳误杀人,故乡千里隔风尘,而今老种家园竹,并有余荫盖四邻,禹功年学兄正,板桥郑燮。
清 郑板桥《竹影阳光》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 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 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均薄细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 咚咚作鼓声,于是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 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清 郑板桥《石竹图》
一块石数竿竹,佳趣少人知,清风在只谷。
清 郑板桥《湘江竹》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清 郑板桥《墨 竹》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东风三月初。
为语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清 郑板桥《墨竹图》
闻群初夏尽交欢,写赠琅环着意看。
但愿虚心同晚节,年年此日报平安。
清 郑板桥《竹石图》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清 郑板桥《石竹图》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清 郑板桥《竹石图》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清 郑板桥《栽 竹》
本因遮日种,欲似为溪移。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萧骚寒雨夜,敲鼓晚风时。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清 郑板桥《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清 郑板桥《竹离亭》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清 郑板桥《兰 竹》
西窗半日雨浪浪,雨过新梢出短墙。尘上不飞人迹断,碧阴添得晚窗凉。
清 郑板桥《曲径幽兰》
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
清 郑板桥《兰香园》
清 郑板桥 《青山幽兰图 》
转过青山又一山,幽兰藏躲路廻环。众香国里谁能到,容我书呆屋半间。
清 郑板桥 《三清图 梅兰竹菊》
兰梅竹菊四名家,但少春风第一花。寄与东君诸子弟,好将文事夺天葩。
清 郑板桥 《幽灵双子兰》
清 郑板桥《君子兰》 素心兰与赤心兰,总把芳心与客看。岂是春风能酿得,曾经霜雪十分寒。
清 郑板桥《君子兰》
種花種蘭蕙,結交結君子。蘭蕙有異香,君子有終始。
清 郑板桥《坡石兰草》
古人云,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不不闻也,闻之久与俱化也。日与士人君子相磨切,岂复有不善之事乎?画芝兰如见君子逊逊室中,屋室俱美。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安先生名光斗,字居北,及后易字居泊,以诸葛武侯“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之教言明其心志也。居泊先生,生于清宣统二年,绵阳市涪城区丰谷井人。丰谷为绵阳富庶之乡,自古文风甚盛,先生童稚发蒙于本乡张光举、梁秉衡门下,深得儒学浸濡。
“涪水滔滔汇流长江,蜀道逶迤贯彻千里。古今左绵因交融巴蜀、要冲水陆之独特优势而成其文化的宏大斑斓之美。两千年来,或胸怀青志的蜀中俊彦、或艳羡锦城乐的中原游子,莫不在此羁旅流连、挥毫泼墨,此地遂成方家汇萃的文墨胜地。而本地书画家安居泊先生,能于群星辉映的绵阳文坛雄踞一席,何其不易!”原绵阳市文联主席陈竖琴介绍,安老先生在辛亥革命后,先后求学于四川省二中、省立绵阳中学。及至弱冠,广阅世事,1935年,安居泊从四川大学国文系毕业后,投笔从戎加入国民革命军29军第四师王铭章部当文书,亦曾衙门为吏,然皆不称其意,唯有书法丹青爱不释手,终成平生功业,洋洋可观。
“先生自幼爱好书法,家贫,乏纸墨之资,父亲嘉许其志,遂于檐前遍种芭蕉代纸,大铁锅泡红土为墨,且写且洗,且洗且写。又选屋后涪江沙滩平旷处,令其练字于沙滩、日夜不辍。”安居泊侄子周平宏介绍说,安老先生潜心修习历代大家,遍临王、颜、欧、黄、赵、柳 、怀、张诸家名贴,苦研碑、贴、石鼓文、金文、金石凡数十种,其书自成一家,笔意纵横而气贯韵美,学者誉其有“奔放、秀逸的风格、在市内众多书法家中独树一帜”。
归隐山野:“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
“自古英才多磨难。居泊先生生于风雨飘摇之清末,长于战乱频繁之民国,少壮之际几多宕荡,堪称一世坎坷。”绵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科介绍说,然而安居泊先生,洁身自好,身处浊世而不入浊流,为此,曾数度毅然放弃利禄回乡归隐;民国后期,虽正值壮年亦再弃新津县某区公所公职;解放后,先生一腔热血投身新中国建设,先后服务于丰谷派出所、文化站,执教绵阳沙湾中学。一九六六年“文革”袭来,乱象甫生,先生一叶知秋,毅然拂袖,再度闲居故园。虽家徒四壁,然先生以代人书写词状、书信维持生计,一日之酬仅可换米二斤、油一两。草绳系腰、棉袄线绽,旁人见而忧之,先生却安然自若,且在家中粉墙挥毫撰联: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
昨日,安居泊外孙女赵冬梅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事:“外爷是个清高的人,他走亲访友,若逢果熟瓜香之季,则将背篼倒背,见者不解,先生笑答:瓜田李下、自避嫌疑。其清高如此!”据介绍,安居泊老先生性狷介,虽一身清贫、其书画却不肯轻易付人。民国年间,梓潼县一大户慕其声名,托人许以重金,仅求扇面一帧,先生鄙其俗气而拒绝。及至晚年,当选市政协委员,加入省、市书法家协会,文名益彰。一时间求字求画者盈门,先生不堪其烦,潦草之作多书而不印,以致持当时墨迹上安府求印鉴者至今不绝。
“有傲骨、怀慈心,为先生又一本色。”绵阳书画界人这样评价安居泊,虽性情孤傲,然则至亲骨肉,其用情也深。家中兄妹十人,先生行大,因境遇艰难,对诸弟妹疏于衬助,故手足之情藏之益深。七妹安清华先他而逝,先生至妹碑前独坐一日一夜、不饮不食。嗣后清华之子周平宏成婚,先生扶病拄杖而至,亲自主持婚礼。 1988年秋,先生自知时日不多,遂自撰碑文,家中所用笔墨悉数包扎,沉于屋后涪江。两年后,先生病逝,时在庚午腊月二十九,次日除夕。
忆安居泊:一代书画大家“墨香犹存”
1990年1月25日,安居泊因病在绵阳市涪城区丰谷镇家中逝世,享年82岁。 “已故近现代着名书画家安居泊先生的书法造诣令人叫绝、我为他厚重的书法功底所折服、虽然磨难但他依然固守他的书法家园、固守他的尺寸天地。”打开网络,搜罗中有网友这样评价说。
“嗟呼!人生有代谢,亦如草木有枯荣。安:先生虽已辞世,然其丹青书法为人所珍,其逸闻韵事为世所传,其德行风神为亲族所仰。值先生仙逝二十五周年之际,由安氏后辈汇萃付梓的《安居泊书画集》隆重刊出,此诚一大盛事。岂止告慰先生,留芳于家族,实为绵州文苑一大幸事!”在《安居泊书画集》前言中,原绵阳市文联党组书记陈竖琴这样写道。
陈竖琴这样评价说:古今书家凡擅画者,画境大抵平添笔墨意趣,先生亦然。其画杂揉八大、石涛及扬州诸家笔意,风格大气与清雅兼具,尤以写意花鸟闻名当时,乃至信手即得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条屏,也因其秀逸氤氲而风靡绵州,为人争相收藏。至于其气势风格迥异的巨轴长卷,先生则颇为自珍,外人难得一见。如画集中所收的传家之作《墨龙》,丈二长卷一笔呵成,墨走龙飞风雷满纸;山水《赤壁》直追古人,其蕴之深、其意之远,诚有几人知之?几人识之?
据载,先生遗墨甚多,除省书画院及民间收藏外,多留遗于名山名刹:山东曲阜孔庙、河南嵩山少林寺,蜀中峨嵋、青城、窦圌、大庙,新都宝光等,部分作品流传海外。
责任编辑:大 安 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