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镇海楼潜藏不可告人之风水玄机
曾祥裕 曾海亮
6月20日,广州天气炎热,我们住在越秀区花园酒店,闲暇时偶翻酒店书柜一册《广州画册》,被越秀山山上镇海楼雄姿所吸引,便起身启程前去探访。
驱车十多分钟便到越秀山公园东门,自由出行,畅通无阻。我们羡慕广州市民拥有城中健身休闲两座山越秀山和白云山。
我们沿着上山林荫路路缓行,满目青翠欲滴,阵阵凉风轻拂,耳畔随处鸟语飞扬,顿感心旷神怡。
我们沿着山路上行,观察龙脉起伏有力,开帐起伏,忽大忽小;穿帐过峡,曲曲如活。
我们行至一金星顶,镇海楼雄姿扑入眼帘。
镇海楼,座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岗上。1380年(明朝洪武十三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把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并在山顶建楼五层,俗称五层楼。因当时珠江水面宽阔,登楼而望,水波荡漾,蔚为壮观,故称“望海楼”。后取其雄镇海疆之意,又称镇海楼。
镇海楼因楼高五层,俗称五层楼。该楼又名“望海楼”,因当时珠海河道甚宽,故将“望江”变为“望海”。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是广州现存最完好、最具气势,也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镇海楼楼高28米,呈长方形,宽31米、深16米。下两层围墙用红石砌筑,以上为青砖墙。底层墙厚3.86米,以上逐层递减。有复檐5层,绿琉璃瓦盖。饰有石湾鳌鱼花脊。这五层高建筑逐步向上收减宽度和深度,令到镇海楼形似塔又似楼。广府人将镇海楼称为「五层楼」,亦因为登楼所看的美景不绝,也被冠以「五岭以南第一楼」和誉为“岭南第一胜览”。
镇海楼自十四世纪後期至今六百多年间曾被多数火毁和人为破坏,其中在明朝嘉靖年间所立的《重修镇海楼碑》可作为证。此後在1928年再度重修镇海楼时,将原来木建筑楼层改为钢筋水泥结构,并引入当地石湾彩釉陶烧作为瓦脊和檐角的鰲鱼装饰。
楼顶正面悬挂“镇海楼”横匾,两旁悬挂一副对联:“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楼内常设《广州历史陈列》展览,展示广州五、六千年来的文化、风俗和城市发展等历程。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
经测,镇海楼坐子兼癸。
它是广州传统中轴线的起点和最高点。
广州镇海楼名曰镇海御敌,实则暗藏明代皇帝镇岭南王者之气的风水玄机。
广州的龙脉是属于昆仑山向下的南龙,这些山脉向南延伸到广州的帽峰山、白云山,此为龙项,至越秀山,则为龙头。越秀山下,即是龙口所在,难怪越秀区是广州乃至广东的行政中心。而越秀区之南,则为珠江,形成“青龙吸水”的阵势。如今珠江北岸长堤之下,埋藏有海珠岛,此乃龙吐之龙珠 。
传说,秦时岭南有“偏霸之气”,为了避免岭南出皇帝,他派人前去凿断了广州白云山与越秀山之间的马鞍岗地脉。至明代,朱元璋恐南粤“霸气”北侵,于是派永嘉侯朱亮祖出镇广东,在越秀山上建镇海楼,以镇龙脉。
由此看来,古人营造镇海楼的动机具有复杂背景的因素,并非那么单纯。
(敬请关注:七月二十九日,赣州举办暑假杨公风水培训,有你有我!由著名三僚风水学者曾祥裕主讲。
学习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次缴费,不搞钓鱼式教学重复收费,入门即弟子,师生长期负责弟子的学习过程。详细内容请关注 www.zxyfs.com 、www.gzygfs.com 。
报名方式:电话19907975916;微信13766307454,QQ175613195 )
- 上一篇:郑板桥的楷书,真的少见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