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笼包
点击右上角【关注】好想和你说头条号,好想和你说,陪你度过每一天~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在道教中,是“天官赐福”的吉祥日,更是中华民俗中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作为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满月之夜,正月十五自古就被赋予了美好、浪漫、圆满的寓意。因为农历正月称为“元月”,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夜”为“宵”,故此,便有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另外,农历正月十五也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所以在历史上,一直就有“年儿小十五大”的说法。
提到正月十五,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老话儿。闹元宵,看花灯,猜灯谜是老百姓庆祝元宵节的传统方式。为什么要看花灯呢?因为古代没有电,有钱人的家里可以多点几支蜡烛,而普通百姓家里只有油灯,点蜡烛那是件奢侈的事情,所以到了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出门去看花灯,成语“张灯结彩”,就打此处来。
逛花灯的时候,为了让老百姓都热热闹闹的参与进来,就要猜灯谜。在古代,有很多专门出谜语的人,被称之为“谜师”。元宵节那天,谜师会出非常多的灯谜,写在纸上,用线穿好挂在人们观灯的街道两旁,人们边赏灯边猜谜,再配上时令吃食,美哉乐哉!
说到吃食,就不得不说说正月十五人人都要吃上一碗的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在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被称为“元宵”,南方称为“汤圆”,生意人则叫它为“元宝”。
南方的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可汤煮、油炸、蒸食,风味各异,有团圆美满之意;北方的元宵,不是包成的,而是以一颗馅料沾水在糯米粉中历经几遍重复翻滚而成,也是可煮可炸,寓意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有载:“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所谓油锤,就类似我们现在的炸元宵。古人还美其名曰为“油画明珠”,可见,人们对美食,对美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亘古未变。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月圆夜,是大地回春的夜晚,皓月高悬,家人团聚,欢娱祈福;亦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开始。在2019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延续着庆贺新春的喜悦,祝愿您繁城美景在眼前,阖家安康共团圆。
欢迎关注【好想和你说】头条号,知名情感传递、解惑平台,拥有百位心理学专家为你解惑~感谢你阅读文章,不妨点个赞、转发、收藏一下呗!
本文为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本平台!
- 上一篇:郑板桥书法作品欣赏
- 下一篇:《正月十五夜》——且看古代的元宵节如何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