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立嗣的决定权就旁落了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立嗣的决定权就旁落了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27 05:55:12
阅读:

​郑国始自于郑桓公,他是周厉王的幼子,周宣王的同母弟弟。郑桓公在周宣王时期被封于郑。而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使郑国成为进入春秋时期后的第一个强国。但刚进入春秋时,郑国就遇到了第一个君位继承的问题。但这不是一个太新鲜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同样出现在其他诸侯国中。

《左传》云:“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立嗣的决定权就旁落了

东周列国·春秋篇》郑武公剧照

这就是一起典型的“匹嫡”引起的内乱。郑庄公与共叔段虽然是同母兄弟,但是因为郑庄公“寤生”,所以母亲武姜不喜欢他。几次想要郑武公改立幼子,但是都被郑武公驳回了。

郑武公不愿意立共叔段,一者可能不愿意“废长立少”,二者也可能是不愿意随意更立太子,引起不必要的混乱。但是,郑武公虽然不轻易废立,遵行着传统的法则,但是并不能免去祸患,因为所有的朝臣都知道武姜的心意。郑武公如果不能克制武姜偏爱小儿子共叔段,那么郑国也就免不了一场内乱发生。

这样的例子,在春秋时期不枚胜举:卫国州吁“有宠而好兵”,齐国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周王室“子仪有宠于桓王”、“子颓有宠”等等。

由此可见,辛伯的劝诫实可以作为这一连串事件的注脚,他说:“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韩非、管子也都重新提及此事的危害,足见此事在君位继承上的重要性。

在这些因为公子有宠所引发的内乱中,郑庄公是相当幸运的一位。虽然他也因此背上骂名,但是在当时各诸侯国都有“匹嫡”的状况发生时,郑庄公得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稳住自己的政权,实属不易。他不仅平定了内乱,也成为了春秋初期的霸主。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立嗣的决定权就旁落了

《东周列国·春秋篇》郑庄公剧照

郑庄公之后有四子争立一事。郑庄公有太子忽,而太子忽能征善战;鲁桓公六年时,北戎伐齐,太子忽率军来救,大败戎师。早在这之前,齐僖公本欲将女儿嫁给太子忽,太子忽说:“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这一次击败北戎之后,齐僖公旧事重提,但还是被太子忽拒绝了。

祭仲为此劝告太子曰:“必取之,君多内宠。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祭仲的话指出了两个重点:一者,郑庄公并没有记取自身的教训,有宠于其他三子;再者,相较于太子忽,其他的公子都有母家作为依靠。

这些从后来篡位的郑厉公就能知道。郑厉公是宋国雍氏之女,而雍氏有宠于郑庄公。后来郑厉公能够即位,就是靠着宋国的帮忙,这才能赶走郑昭公(太子忽)。郑昭公出奔至卫国,后来因为郑厉公患祭仲专权,想要除掉他,结果并没有成功。

这一次又换成郑厉公出奔了,郑昭公返回郑国。郑昭公虽然复国,但是却被郑卿高渠弥所弑,高渠弥改立了公子亹。隔年齐襄公杀掉公子亹与高渠弥,祭仲改立郑昭公之弟子仪。鲁庄公十四年,子仪遭到国中大臣的背叛,傅瑕杀子仪及他的两个儿子,郑厉公再次复国。郑庄公诸子相继而立一事也就到此结束了。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立嗣的决定权就旁落了

《东周列国·春秋篇》郑庄公剧照

总的来看,除了郑庄公有宠于其他三子埋下祸端之外,还有宋国以武力插手郑厉公之立。宋国之干预,乃此一时,彼一时也。

犹记得,郑庄公屡屡与宋国交战,宋国此时也正好因为宋宣公一事余音绕梁,所以最后宋国人从郑国这里迎回了公子冯,以讨好郑国。郑庄公死后,立场倒是反过来了,换成宋国以武力威逼,让郑厉公即位。

另外郑庄公所任命的两位卿——祭仲和高渠弥,也都在此事件之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而祭仲的言论——太子忽不娶齐女故失去大援,这件事只能说明政治的险恶:要么有位好母亲,要么有位好妻子,多少会有点帮助。回过头来说,所谓“制度”基本无用,政治皆事在人为,制度则早就被抛在“云深不知处”了。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立嗣的决定权就旁落了

《东周列国·春秋篇》晋文公剧照

郑国经过此内乱之后,元气大伤,此时齐国开始称霸。郑厉公死后,郑文公即位。郑文公与郑国其他的父亲大为不同,他有五个儿子——他们要么被郑文公杀掉了,要么就是早卒了,还有被郑文公赶走的。子华、子臧是郑文公与叔父妻私通生下来的,他不满意也是合理的。公子士被楚人杀掉了,俞弥很早就死了,子瑕和子兰则被郑文公赶走了。

公子兰逃到晋国,并且得到晋文公的喜爱。后来晋文公开始霸主事业,郑国也就成为他开刀的对象之一。晋国围郑,郑国无力抵御,只好接受了公子兰回郑国为太子的事实。

这件事情,与当年郑国要求宋国立公子冯,宋国逼迫郑国立郑厉公根本就是如出一辙。由此可见,国家不强,则立嗣的决定权,就会被其他有实力的大国夺走;而君权不彰,则立嗣的决定权就在大夫和贵族的手中。

相关推荐